徐克武侠电影的美学特征与侠义精神
【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90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从徐克武侠电影的美学特征角度研究
(二)从徐克武侠电影的侠义精神与文化内涵角度研究
(三)从徐克武侠电影的风格特点、奇幻色彩等角度研究
(四)从徐克武侠电影影视特效的角度研究
(五)从多元化的角度对徐克武侠电影进行研究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徐克电影创作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成长因素的影响
(一)幼年时的兴趣萌芽
(二)中学时的初步尝试
(三)留学时的努力坚持
(四)回港初期的电视选择
二、香港电影的本土环境和世界电影思潮的影响
注释
第三章 徐克武侠电影的创作历程
一、徐克武侠电影的探索
二、徐克武侠电影的飞跃
三、徐克武侠电影的沉淀
四、徐克武侠电影的复兴
注释
第四章 侠义世界的美学呈现
一、徐克武侠电影角色设置的审美特征
(一)对经典角色的大胆颠覆
(二)对女性角色的生动塑造
(三)对主要角色的细致描绘
二、徐克武侠电影声音的审美特征
(一)个性多样的人物语言
(二)丰富激荡的影视音乐
三、徐克武侠电影奇观场景的审美呈现
(一)特效营造的武侠世界
(二)技击表演的武侠场面
四、徐克电影的叙事美学特征
(一)多线索并进的叙事方式
(二)叙事角度多样化
注释
第五章 徐克武侠电影的侠义精神与文化价值
一、徐克电影中侠义精神的体现
二、徐克对传统武侠精神的继承
三、徐克对新武侠电影的创新与开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妍秋;;“侠隐于市”——论30、40年代之交武侠电影的短暂复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2 刘涛;;中国武侠电影的三个发展阶段[J];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01期
3 丁省伟;范铜钢;;改革开放四十年武侠电影审美的时代跨越[J];电影文学;2019年03期
4 周钰棡;;当代武侠电影的跨媒介生存与发展[J];当代电影;2019年02期
5 王昊阳;林璐璐;;武侠电影的受众分析、文化审视与创作思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9年01期
6 苏露露;苏峰;;武侠电影研究文献综述[J];新闻传播;2019年07期
7 翟文厦;杨黎明;;武侠电影分类与思考[J];中华武术(研究);2017年11期
8 秦耀华;;浅析音乐在我国武侠电影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年33期
9 胡婕;;当前中国武侠电影创作中的作者化现象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12期
10 邓佳佳;;新世纪武侠电影中比兴艺术的初探[J];当代电视;201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倪骏;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与审美研究[D];中央戏剧学院;2005年
2 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4 高飞;论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宏宇;徐克武侠电影的美学特征与侠义精神[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龙静怡;21世纪中国武侠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孟祥;21世纪以来中国武侠电影的反类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4 李小晗;香港武侠片式微的文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周宝财;大陆武侠电影中的道义呈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6 麦嘉钰;以儒道二元性看武侠电影[D];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7 毛明静;时代语境中的新武侠电影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8年
8 庞思雅;港台武侠电影经典叙事空间研究[D];上海大学;2018年
9 杨帆;徐浩峰武侠电影作者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10 杨梅;武侠电影中的诗意表达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6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6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