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延安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叙事研究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背景
2.对研究对象的理论界定
3.文献综述
4.研究意义
第一章 宏大叙事:革命历史正剧与红色话语
1.1 革命“经典化”的艺术使命
1.1.1 情节特征:紧贴党史、突出重点、勾勒轮廓
1.1.2 人物形象:“延安精神”光照下的人物图谱与生命意识的悬置
1.1.3 文本的“经典性”
1.2 革命历史正剧的视听样式
1.2.1 形式:场面化的镜语和音乐
1.2.2 风格:精准而强烈的情绪渲染
1.2.3 元素:符号化的延安地域文化
1.3 历史正剧的审美接受
1.3.1 电视剧的艺术特性与革命历史正剧的艺术追求
1.3.2 历史正剧的审美突围
第二章 浪漫主义叙事:革命与爱情
2.1 消费主义、大众文化语境下的革命书写
2.1.1 情节特征:革命情侣、喜剧人物、悲剧结构
2.1.2 人物形象:青春偶像与热血青年
2.1.3 信仰与爱情:两种意义的实现
2.2 浪漫叙事下的革命历史剧审美接受分析
2.2.1 消费主义作用下的暴力唯美化
2.2.2 中国电视剧当下观看群体分析
2.2.3 大众无意识与文化消费
2.3 虚构的艺术:大众媒介背景下如何在严肃的框架内讲述浪漫
第三章 侠士义匪传奇叙事:土匪形象的置换
3.1 民国时期的西北匪患与革命斗争
3.2 陕派电视剧类型框架内的经典叙事
3.2.1 侠士义匪与传奇叙事:民族审美心理
3.2.2 侠义精神与匪性的内涵置换
3.2.3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类型拓展的可能性
3.3 《盘龙卧虎高山顶》的叙事分析
3.3.1 类型视野下传奇剧的叙事套路
3.3.2 丰富立体的底层人物书写
3.3.3 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对电视剧质感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延安话语的当前镜像——延安及相关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张宝林;;从《最后一个匈奴》到《盘龙卧虎高山顶》——谈“文学陕军”首部“触电”作品的改编问题[J];小说评论;2014年05期
3 陈芳;;彰显现实主义革命历史正剧的独特神韵——电视剧《保卫延安》研讨会综述[J];中国电视;2009年09期
4 王元平;;关爱生命 祈盼和平——电视剧《保卫延安》创作有感[J];中国电视;2009年09期
5 仲呈祥;张金尧;;虚实有度 自成高格——评电视剧《保卫延安》[J];当代电视;2009年07期
6 万盛华;;缅怀先烈 启迪后人——电视剧《保卫延安》导演阐述[J];当代电视;2009年07期
7 刘嘉军;;责任在肩 不负重托——电视剧《保卫延安》编剧感言[J];当代电视;2009年07期
8 吉平;王锋;;中国地域流派电视剧发展现状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张阿利;王璐;;中国电视30年文化生态演进反思[J];中国电视;2008年12期
10 张阿利;;陕派地域文化电视剧的发展流变(上)[J];唐都学刊;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文伟;民国时期西北土匪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萌;电视剧《保卫延安》的艺术创作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王宗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土匪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85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85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