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验性纪录片作者对“记录真实”的主观表达
【学位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9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研究综述
前言
第一章 “记录真实”在摄影机中的主观漫延
第一节 真实生活的客观记录
第二节 纪录片影像的主观表达
第二章 主观表达的方式方法
第一节 《塞纳河畔》的“非线性记录”
第二节 《悲兮魔兽》——叙述与表意的结合
第三节 《没有人的文明》——主题化影像重组
第三章 主观真实的表达-以《三个舞蹈者》为例
第一节 对日常生活的目的性截取
第二节 记录元素的人为干预
第三节 非叙事影像的主题性整合
第四节 游离于主题之中的声音处理
结语 我与《三个舞蹈者》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著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四达;;维尔托夫电影与新媒体语言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年01期
2 余凌一岚;;论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J];艺术品鉴;2017年04期
3 瑋;;Д·维尔托夫[J];世界电影;1955年07期
4 罗曉風;;维尔托夫创作札记选[J];电影艺术译丛;1957年10期
5 黎煜;电影眼睛——狄加·维尔托夫(1896-1954)[J];俄罗斯文艺;2005年01期
6 郑悦;;带摄像机的人——纪录像片大师吉加·维尔托夫简介[J];科教文汇;2004年01期
7 刘红梅;;回到未来——吉加·维尔托夫的先锋电影理论与实践[J];当代电影;2018年11期
8 吉加·维尔托夫;李念语;;我们:一个宣言的变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9 安·迈克尔森,章杉;疯狂博士与克莱尔先生[J];世界电影;1994年04期
10 霍洪涛;;《记忆的蓝边》:丹妮丝·列维尔托夫感悟伤痛[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董豪;论实验性纪录片作者对“记录真实”的主观表达[D];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
2 吴琳琳;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给予《茶倌》的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潘瑞楠;让影像记录透出诗意[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邵露虹;从人类学纪录片到“真实电影”[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汪洋;理想主义者的世界真相[D];南京大学;2012年
6 巴胜超;“虚构”真实——纪录片创作真实观念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凤;伊文思纪录片创作理念与实践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88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8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