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中美合拍片的文化折扣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05:44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让全球电影投资者兴奋,以好莱坞为首的国际电影巨头早已对中国市场磨刀霍霍,试图以合拍的方式分得中国市场的一杯羹。而中美合拍片数十年,其在传播效果、规模发展以及市场评价方面并未收到良好的效益,投资人难以获得良好回报,中美合拍片面临文化与商业上的双重危机。这与中美合拍片在中美两地遭遇的文化折扣有关。鉴于此,本文希望通过总结中美合拍片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分析其遭遇文化折扣的原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规避策略,这对解决中国在合拍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国际文化差异问题有现实意义。通过查阅各大票房数据库及权威电影评分网站发现,中美合拍片存在以下文化折扣现象:中美合拍片票房及口碑均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中国形象失真的问题,中西方观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反抗性”观影。本文从三个角度对中美合拍片文化折扣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文本传播者的角度看,中美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中方主体性话语权的缺失是造成文化折扣的原因;从文本自身的角度考虑,中美合拍片电影类型单一、中国元素流于表面、对白语言无法保持地道“中国味”均可造成文化折扣;从文本接收者的角度思考,受众的选择偏好及刻板印象均会导致对中美合拍片的误读,文化折扣由此而来。针对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规避文化折扣的策略。一是要寻找中美文化契合点,学会“用对方的语言讲故事”。二是中方要积极掌握文化主动权,清理根深蒂固的美国意识形态,将中国特色真正融入影片。三是学习好莱坞完善电影产业链,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三方面来逐步缩小与美国电影的差距,最终实现合拍过程的公平对话。最后,中美合拍片还需紧随时代的脚步,培养“互联网思维”,关注“网生代”的观影需求。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92.6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3.1 中美合拍片
        1.3.2 文化折扣
    1.4 中美合拍片历程
        1.4.1 中美电影合拍萌芽时期(1997—2000)
        1.4.2 中美电影合拍发展时期(2001—2011)
        1.4.3 中美电影合拍转型时期(2012—)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美合拍片文化折扣表现
    2.1 中美合拍片票房和口碑均不容乐观
    2.2 西方文化想象中失真的中国形象
        2.2.1 中国作为“他者”的角色扮演
        2.2.2 中国形象塑造过于脸谱化
        2.2.3 民俗奇观的浅层化表现
    2.3 中西方观众的“反抗性”观影
        2.3.1 中美合拍片遭中国观众抵触
        2.3.2 中美合拍片遭北美观众恶评
第3章 中美合拍片的文化折扣成因
    3.1 中美文化背景的差异性
        3.1.1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难以调和
        3.1.2 高语境和低语境的差异造成误读
        3.1.3 中美两国思维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3.2 中方主体性话语权的缺失
        3.2.1 中方制作能力不足导致附属地位
        3.2.2 中方文化不自信导致主体性缺失
        3.2.3 中方资本难以掌握合拍片话语权
    3.3 电影类型与特征失偏
        3.3.1 电影类型单一
        3.3.2 中国元素流于表面
        3.3.3 语言无法保持地道“中国味”
    3.4 受众的选择偏好及刻板印象
        3.4.1 中国观众不再热衷美式商业大片
        3.4.2 中美两国观众审美水准不一
        3.4.3 刻板印象造成误读
第4章 中美合拍片的文化折扣规避策略
    4.1 寻找中美文化契合点
    4.2 中方积极争取文化主动权
        4.2.1 规范影片文化价值体系
        4.2.2 清理美国意识形态挖掘中国特色
    4.3 学习好莱坞完善电影产业链
        4.3.1 增强电影产业链上游
        4.3.2 拓展电影产业链中游
        4.3.3 延伸电影产业链下游
    4.4 发挥“互联网思维”关注“网生代”观影需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林侠;;北美市场与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折扣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高凯;;张艺谋电影“走出去”策略论[J];东南传播;2015年06期

3 潘雨;;中美合拍片:文化与商业风险及应对策略[J];当代电影;2015年01期

4 程静薇;马玉霞;;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文化折扣:基于2009~2013年的票房数据[J];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5 徐晓露;;中外合拍片的文化叙事困境及对策[J];今传媒;2013年09期

6 袁文丽;;“他者”视阈中的中国镜像——中美合拍片的叙述方式及文化困境[J];电影评介;2013年12期

7 刘丽;;探究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外合拍片矛盾——与阿伯克龙比对话[J];金田;2013年02期

8 张恂;边静;;十年合拍:在差异中碰撞发展[J];当代电影;2013年02期

9 陆敏;;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叙事策略与效果分析——以李安电影《喜宴》为例[J];新闻界;2012年21期

10 杨柳;胡黎红;;中外合拍片文化“合拍”策略探讨[J];当代电影;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江彩;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菁;和而不同——论WTO背景下中外合拍电影的跨界生存[D];暨南大学;2010年

3 薛华;中美电影贸易中的文化折扣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4 周文萍;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与中国形象[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嘉琦;中韩合拍片的文化折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魏葭;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阳;好莱坞中国情节原型的原生及嬗变[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4 王清;当下中外合拍电影的文化融合策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国栋;引进好莱坞:90年代好莱坞大片在中国[D];上海大学;2016年

6 黄婷婷;中外合拍电影国内市场营销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7 蒋丹彤;中美合拍片中的中国文化呈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张云;中美电影产业比较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9 陆烨波;合拍片时代下好莱坞“中国特供片”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王素娅;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文化折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88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88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e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