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移转过程的意义实践:战后日本动画片里的中国文化与华人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16:03
本文关键词:文化移转过程的意义实践:战后日本动画片里的中国文化与华人形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日本动画产业是一个成熟的、高度商业化的现代影视工业,凭借日本动画独特的动画语言生产了诸多在国内乃至国外都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面向全球化,日本动画的生产具有世界性的视野,它广泛对他者文化进行文化移转,使得动画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动画片中同样有很多对中国文化进行文化移转的作品,有的取材于中国文化,尤其是古代文化,有的塑造了鲜明的华人形象,这是日本动画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商业营销手法。然而,这种涉华文化移转不仅是一个商品生产过程,更是一个符号化的意义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两国各自的发展、两国间的交往、国际局势有着紧密的互动,被赋予意义的符号化的动画图景表征了日本社会在理解中国时复杂的观念和情感。 本文主要采用符号学的方法,并借助叙事分析方法与内容分析方法来研究1958年至2014年间的70部动画文本。日本动画会对中国文化进行颠覆性的文化移转,使之成为日本自有的文化。日本人对中国文化怀有敬意,但对不民主、落后的中国则采取回避态度,所以日本动画片在1960年代后期至1970年代出现文化移转的空白期。1980年代开始出现辨识度很高的华人角色,这些角色外形贴近亚洲本身,与日本动画的欧美化风格相区别,这体现了当时日本人“彼此东方化”的自我认同框架。21世纪前后,华人形象的角色分量减轻,角色功能负面化增多,并且在若干作品中影射现实的政治元素开始凸显,这是处于中日交往由蜜月期转向摩擦不断的大环境下所产生的结果。
【关键词】:日本动画 文化移转 华人形象 意义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5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
- 一、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6-11
- 二、全球化的眼光:二战后日本动画的发展及对外传播11-16
- 三、日本动画对中国的回避:文化移转的空白期16-20
- 四、从中国文化变成日本文化:日本动画对中国文化的吸纳与改造20-26
- (一) 改编自中国名著类的日本动画片21-22
- (二) 中国风架空类的日本动画片22-24
- (三) 坚守自己文化的日本国民性:从中国文化变成日本文化24-26
- 五、意义的赋予与演化:1980年以后的华人形象26-42
- (一) 彼此东方化的认同框架:总是穿着唐装汉服的华人角色27-32
- (二) 威胁感的提升:主角的减少及竞争者、加害者的增加32-37
- (三) 负面情感的凸显:动画中的政治因素37-42
- 六、结语42-45
- 附录45-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姜滨;;日本动漫文化的流变与发展[J];当代传播;2011年04期
2 李一鸣;银幕谎言:好莱坞电影中妖魔化的华人形象[J];大众电影;1997年07期
3 雷茜;;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和华人形象的嬗变[J];电影文学;2010年10期
4 周宁;;跨文化形象学的“东方化”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陈林侠;;跨文化背景下电影媒介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功能[J];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6 毛里和子;徐显芬;;重建日中关系[J];日本学刊;2013年04期
7 诸葛蔚东;;日本动漫文化与公共外交[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5期
8 李兴亮;陈敏菁;;评奥嘉德新著《媒介再现与全球想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03期
9 李原Y,
本文编号:306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