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已然成为一种热潮,人们在欣赏这些改编成功或者知名度较高的影视作品时,小说原著及其作者也开始备受瞩目。其中,作家兼编剧出身的旅美女作家严歌苓,便是很具代表性的人物,同时在海外华人作家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严歌苓的小说是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最多的,而由她的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不仅有着高口碑和高收视率,更引起了一股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热潮,甚至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对严歌苓文学作品研究热的现象,毕竟因个人的大量作品而引起改编的现象并不多见。本文就以严歌苓小说在影视改编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这种改编热给原作带来的损益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一些反思。严歌苓是个典型的执着于女性书写的作家,她很擅长描写女人,笔下的每一个女性形象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传奇故事,她们不完美却极其真实,在男性强权的社会桎梏下释放自己独特的性情和人格魅力,她们有着包容、博爱、柔和的精神世界,并以弱者的姿态对自我和他人进行救赎。但在大部分严歌苓的影视剧改编作品中,影视剧作为了突出主角的真善美和故事的冲突性,有意将女性形象塑造得过于完美,或是弱化小说中形象的某些缺陷,难免导致人物设置的失真与原著思想深度的背离。此外,在将原著与改编作品比较分析时应该首先看到,原著与影视剧之间的差异产生与创作者的不同解读不无关系。作为华裔作家,严歌苓始终有着移民身份的焦虑,当移民最煎熬的初期过去,严歌苓对跨文化语境下的移民生存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并全部体现在她的作品中。她渴望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寻找一种平衡,化解不同文化和种族之间的隔膜,以得到身份的确认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影视改编作品出于对市场、国情等多方面的考量难免有不同的解读与表达倾向,也因而使荧屏表达与原著内涵有一定差异。严歌苓的小说充满影视化元素,从人物出场到具体情节设置都有着强烈的镜头感。文本中丰富的“视听语言”运用也表现了作者的荧屏思维,既增加了故事对读者的吸引力,也减小了影视改编的难度。但是与此同时也不难看出原著文本在屏幕中也丧失了其特有的魅力和艺术深度,这也就是本雅明所说过的“灵韵”的丧失。影视剧改编带来的市场和受众关注度,以及对于作者及其文学作品知名度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何保持原著的精髓还是一个值得编剧和导演思考的事情。文学与影视应该进行积极的借鉴,但是影视媒介并非文学的延伸,因而面对当下改编热现象,文学创作还是应该以“人”为思考和探索的根本,而不是将文本过度的市场化和影视化。
【关键词】:严歌苓 影视改编 女性形象 跨文化思考 文学特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712.074;J90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1章 严歌苓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综述9-11
- 第2章 女性形象的文学创作与影视改编11-35
- 2.1 不完美的女性形象11-15
- 2.2 “地母”形象的影视再现15-23
- 2.3 女性形象的反抗与救赎23-33
- 2.4 创作者的不同解读导致改编差异33-35
- 第3章 影视改编对移民题材的解读35-39
- 3.1 移民身份的挣扎与焦虑35-36
- 3.2 跨文化视野下的种族自我确认与表达36-39
- 第4章 文本魅力与荧屏呈现的对比分析39-49
- 4.1 文字“灵韵”在机械复制艺术中的消散39-41
- 4.2 文本的影视思维表达41-45
- 4.3 对文本叙事形态的影视转化45-49
- 第5章 关于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的反思49-54
- 5.1 文学与影视的频繁互动49-50
- 5.2 影视媒介不是文学的延伸50-54
- 第6章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60
- 作者简介60-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林;严歌苓作品中的悲悯与荒诞[J];小说评论;2003年01期
2 朱青;外内对比的性格结构——严歌苓小说人物造型谈[J];当代文坛;2004年02期
3 朱青;;陌生化的效果——评严歌苓的《爱犬颗勒》[J];名作欣赏;2006年06期
4 郭洪雷;时世平;;别样的“身体修辞”——对严歌苓《金陵十三钗》的修辞解读[J];当代文坛;2007年05期
5 李经纯;;初识严歌苓[J];文学教育(上);2007年12期
6 徐凤娟;;怎一个“情”字了得——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的情感书写[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9年01期
7 王文璨;;柔韧的赞歌——浅析严歌苓的《小姨多鹤》中女性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8 管方;;严歌苓:逼自己最后一回[J];小康;2010年03期
9 邓玉英;;悲剧与抗争——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2期
10 严歌苓;李宗al;;严歌苓谈人生与写作[J];华文文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槟;;移民的况味——严歌苓小说中的美国抒写[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白烨;;难以遮蔽的人性光辉——读严歌苓长篇新作《第九个寡妇》[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2)[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孙旭辉;严歌苓:我在美国经历了一次大洗牌[N];文学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杨雅莲;严歌苓:人生比小说更精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杨雅莲;严歌苓:用英文写作发现幽默潜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金涛;严歌苓:在历史中追问 在创作中燃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京雪;严歌苓:“动人的人都是有缺陷的”[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本报记者 丁杨;严歌苓:以“家族史”写作折射知识分子命运[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韩莉;严歌苓:翻手苍凉覆手繁华[N];河北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杨雅莲;严歌苓:命中注定要写《陆犯焉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君娜;严歌苓:我有一个同情的耳朵[N];解放日报;2013年
10 胡皓;看新华先锋如何打造严歌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邢楠;严歌苓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栋辉;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燕;跨文化视野下的严歌苓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丽;严歌苓小说的伦理叙事[D];山西大学;2007年
2 李n
本文编号:307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