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视角下国产动画中的妖怪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8 18:30
近年来随着网络等媒体的兴起,国产动画有了全新的传播方式与源头活水,许多优秀的原创动画作品登上了舞台,其崛起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在这其中,以前并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妖怪类题材反而大放异彩,在各大播放平台点击量高居不下,颇有异军突起之势。这不禁引起了笔者的关注,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查询,笔者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这类动画的关注程度较低,相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本文从这一角度着手,希望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添砖加瓦,贡献绵薄之力。目前在国内处于边缘化的妖怪题材与妖怪文化,实则在我国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基础,并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发扬光大。日本的民俗学家早早的就对其进行了关注与学术研究,以景上圆了为首的一批学者奠定了日本妖怪学的基础。日本的妖怪学研究指明了妖怪的产生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对其进行研究是有着现实意义的。本文以民俗学与动画学、文艺学、艺术学、影视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的研究角度,采用比较分析、文献综合、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妖怪类动画中相关角色的创作,追本溯源从妖怪文化的兴起开始进行研究,再对其逐渐被人类加以利用的方式进行分析,进而上升到妖怪类动画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民俗特...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动画《大闹天宫》与《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恶势力一方,与葫芦兄弟为首的正义置于正反对立的矛武力试图降服葫芦兄弟,武力失败后又展幵一系列的阴是具有人的智慧的,再加上中间穿插着一些活吞鸡鸭的与“妖性”的结合使得蛇精的形象变得鲜活起来,成功的蛇精形象。在正反对立中对于反派妖怪明显的妖魔化的一个特点,蛇精只是中国动画塑造的众多反面妖怪中
这一形象出自于2003年的国产系列动画剧《哪吒传奇》,陷于自身创作民族性的缺失与国外优质动画冲击,处于内忧传奇》作为一种突破性的探索在当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出当时国内动画水平的感觉。当然面对当时日本动漫的大热,的过程中也借鉴了日本动画中的一些优秀元素,其中源自日引入对于这部动画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爱文化”会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于“轻松”、“愉快”的心理需求下,爱”的追求日益外现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小猪熊这一可自于对日本“可爱文化”的吸收。不同于之前绝大部分动画猪熊以浣熊为原形,在其基础上圆润化,营造出了一个有肚皮,憨态可爱的小熊妖的形象。同时在性格的塑造上,征,如贪吃、胆小、懒惰。通过外形的可爱化与性格的滑角色在动画中起到了“逗梗”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日妖怪题材动画比较——以《狐妖小红娘》和《夏目友人帐》为例[J]. 罗潇丽. 北方传媒研究. 2018(02)
[2]中国妖怪文化与韩国鬼怪文化对比[J]. 潘文娇.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12)
[3]鬼神文化对动漫角色塑造的影响[J]. 董春. 艺术科技. 2017(04)
[4]浅析中国妖怪文化艺术形式的转变与发展——从中日妖怪文化之异同谈起[J]. 张人方. 大众文艺. 2016(20)
[5]从动画宠物角色看国产动画片的现状与未来[J]. 刘春艳. 中国电影市场. 2016(10)
[6]国产妖怪类网络动画:多元文化激荡中的选择与迷失[J]. 汤梦箫. 电影艺术. 2015(06)
[7]王熙凤形象中民俗意象原型的营构[J]. 赵云芳. 文艺评论. 2015(02)
[8]民俗意象与张艺谋电影[J]. 张明.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9]动画电影与民间文化——以日本动漫与妖怪文化为例[J]. 马颖寅. 艺术科技. 2014(05)
[10]日本“可爱文化”对中国动画发展道路的启示[J]. 刘勃宏. 东南传播. 2012(09)
博士论文
[1]比较视域下的中日“妖怪”与“妖怪学”研究[D]. 王鑫.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2]探源动画之“魅”[D]. 袁洁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 李涛.四川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怪谈”文化在日本动画中的应用研究[D]. 诸钰祺.东南大学 2017
[2]日本妖怪的文化解读[D]. 王昕晔.苏州大学 2017
[3]舌尖上的象征:当代饮食书写与民俗主义[D]. 孙明璐.山东大学 2016
[4]日本动画中的妖怪形象研究[D]. 昌佳.浙江农林大学 2015
[5]《西游记》中孙悟空法术论析[D]. 吴阳.东北师范大学 2015
[6]影视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民俗文化解析[D]. 白宁.山西师范大学 2013
[7]日本妖怪文化研究[D]. 李文博.青海师范大学 2013
[8]中国传统妖魔化形象与动画反派人物塑造[D]. 常燕然.北京服装学院 2012
[9]可爱文化对本土电视动画创作的启示性探究[D]. 刘德群.西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88734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动画《大闹天宫》与《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恶势力一方,与葫芦兄弟为首的正义置于正反对立的矛武力试图降服葫芦兄弟,武力失败后又展幵一系列的阴是具有人的智慧的,再加上中间穿插着一些活吞鸡鸭的与“妖性”的结合使得蛇精的形象变得鲜活起来,成功的蛇精形象。在正反对立中对于反派妖怪明显的妖魔化的一个特点,蛇精只是中国动画塑造的众多反面妖怪中
这一形象出自于2003年的国产系列动画剧《哪吒传奇》,陷于自身创作民族性的缺失与国外优质动画冲击,处于内忧传奇》作为一种突破性的探索在当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出当时国内动画水平的感觉。当然面对当时日本动漫的大热,的过程中也借鉴了日本动画中的一些优秀元素,其中源自日引入对于这部动画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爱文化”会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于“轻松”、“愉快”的心理需求下,爱”的追求日益外现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小猪熊这一可自于对日本“可爱文化”的吸收。不同于之前绝大部分动画猪熊以浣熊为原形,在其基础上圆润化,营造出了一个有肚皮,憨态可爱的小熊妖的形象。同时在性格的塑造上,征,如贪吃、胆小、懒惰。通过外形的可爱化与性格的滑角色在动画中起到了“逗梗”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日妖怪题材动画比较——以《狐妖小红娘》和《夏目友人帐》为例[J]. 罗潇丽. 北方传媒研究. 2018(02)
[2]中国妖怪文化与韩国鬼怪文化对比[J]. 潘文娇.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12)
[3]鬼神文化对动漫角色塑造的影响[J]. 董春. 艺术科技. 2017(04)
[4]浅析中国妖怪文化艺术形式的转变与发展——从中日妖怪文化之异同谈起[J]. 张人方. 大众文艺. 2016(20)
[5]从动画宠物角色看国产动画片的现状与未来[J]. 刘春艳. 中国电影市场. 2016(10)
[6]国产妖怪类网络动画:多元文化激荡中的选择与迷失[J]. 汤梦箫. 电影艺术. 2015(06)
[7]王熙凤形象中民俗意象原型的营构[J]. 赵云芳. 文艺评论. 2015(02)
[8]民俗意象与张艺谋电影[J]. 张明.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9]动画电影与民间文化——以日本动漫与妖怪文化为例[J]. 马颖寅. 艺术科技. 2014(05)
[10]日本“可爱文化”对中国动画发展道路的启示[J]. 刘勃宏. 东南传播. 2012(09)
博士论文
[1]比较视域下的中日“妖怪”与“妖怪学”研究[D]. 王鑫.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2]探源动画之“魅”[D]. 袁洁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 李涛.四川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怪谈”文化在日本动画中的应用研究[D]. 诸钰祺.东南大学 2017
[2]日本妖怪的文化解读[D]. 王昕晔.苏州大学 2017
[3]舌尖上的象征:当代饮食书写与民俗主义[D]. 孙明璐.山东大学 2016
[4]日本动画中的妖怪形象研究[D]. 昌佳.浙江农林大学 2015
[5]《西游记》中孙悟空法术论析[D]. 吴阳.东北师范大学 2015
[6]影视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民俗文化解析[D]. 白宁.山西师范大学 2013
[7]日本妖怪文化研究[D]. 李文博.青海师范大学 2013
[8]中国传统妖魔化形象与动画反派人物塑造[D]. 常燕然.北京服装学院 2012
[9]可爱文化对本土电视动画创作的启示性探究[D]. 刘德群.西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88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8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