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影视作品的商业美学
本文关键词:冯小刚影视作品的商业美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社会,电影已经逐步进入商业营销领域。电影可以利用自身的拍摄特点选择合适的营销模式,从而使电影作品获得良好的口碑。作为电影导演的带头人之一,“冯小刚”这三个字似乎已经成为电影获得高票房收入的保证。我们在欣赏冯小刚电影的黑色幽默以及对时政的针砭时也会考虑到这样一个现象:冯小刚的电影绝不会是单纯的“雅”艺术,冯小刚的电影也会时刻显露出一些“接地气”的说法,而大众就喜欢这种小人物的悲喜风格和平凡叙事,而这恰恰也是冯小刚电影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冯氏电影中情节方面的广告化以及其线下的宣传也使其影片的商业痕迹凝重。因此,本文旨在揭露冯小刚影视作品蕴含的商业美学性,找出冯小刚电影在电影营销方式上的创新和推广,为今后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建议。本文主要对中国著名的导演冯小刚电影作品的商业美学问题进行研究,同时阐述冯小刚电影作品的营销策略及其对今后中国电影的发展启示。本文大概分为六章,首先在绪论中阐述冯小刚电影作品的商业美学研究的选题目的;文章撰写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及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阐述电影商业美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第三章从冯小刚其人出发,阐述冯小刚影视作品的创作及其影视作品中蕴含的商业美学特点。第四章着重分析冯小刚影视作品的商业营销美学,包括广告植入、明星策略、品牌营销等。第五章分析冯小刚影视作品的商业美学对当下电影界的启示,包括大众文化下的市场化创作、整合传播与植入。
【关键词】:冯小刚 电影 商业性 艺术性 美学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一、研究背景10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一)研究目的10-11
- (二)研究意义11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1-14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14-15
- (一)研究内容14
- (二)研究方法14-15
- (三)论文的创新点15
- 注释15-17
- 第二章 电影商业美学相关理论研究17-23
- 一、电影商业美学概述17-19
- (一)电影商业美学概念17-18
- (二)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的发展现状18-19
- 二、电影商业美学的相关理论19-22
- (一)大众文化与“意见领袖”理论19-20
- (二)病毒式营销理论20-21
- (三)植入式广告理论21-22
- 注释22-23
- 第三章 冯小刚影视作品的创作及其商业美学特点23-31
- 一、冯小刚影视作品的创作23-26
- (一)冯小刚影视作品创作概述23-24
- (二)冯小刚影视作品创作发展历程24
- (三)“贺岁三部曲”名声初震24-25
- (四)喜剧类型多样化探求25
- (五)小人物为主旋律25-26
- 二、冯小刚影视作品的商业美学特点26-30
- (一)小人物悲喜——大众广泛共鸣26-27
- (二)面向市场的电影制作——满足观众观影需求27-29
- (三)戏谑和幽默——大众情绪释放29-30
- 注释30-31
- 第四章 冯小刚影视作品的商业美学具体表现31-37
- 一、叙事策略31-32
- (一)喜剧单线叙事31-32
- (二)俗世的自然温情32
- 二、广告植入32-34
- (一)台词、道具植入33-34
- (二)商业化旅游情景植入34
- 三、明星策略34-36
- (一)“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演员34-35
- (二)“星光”配角35-36
- 注释36-37
- 第五章 冯小刚影视作品的商业美学对当下电影界的启示37-41
- 一、大众文化下的市场化创作37-38
- (一)满足大众的观影需求37-38
- (二)市场化创作观念38
- 二、整合传播与植入38-40
- (一)植入式广告和电影剧情的结合38-39
- (二)整合传播推动电影营销39-40
- 注释40-41
- 第六章 结论41-43
- 注释42-43
- 参考文献43-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46-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彭;年年岁岁“笑”相似——评冯小刚的三部贺岁片[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李昱;《一声叹息》,把悲哀留给导演[J];当代电视;2000年17期
3 黛青;朋友,你还有能力相爱吗?[J];当代电视;2000年17期
4 魏薇;市民意识与成人游戏——冯小刚新电影的叙事及接受分析[J];当代文坛;2001年06期
5 陈鹂;游戏·生存──冯小刚贺岁片的喜剧特色及文化特征[J];电影艺术;2001年01期
6 徐正军;冯小刚贺岁片浅探[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陆彭;试论冯小刚贺岁片的幽默风格[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冯小刚贺岁片《手机》开拍[J];数字通信;2003年09期
9 杨晓林;《手机》:冯小刚式的真诚与残酷[J];当代文坛;2004年05期
10 侯顺;;冯小刚贺岁片的市场化策略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司若;;谁在说话?——浅析资本在冯小刚贺岁片中能动作用[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张莹;倪承英;;冯小刚贺岁片产生背景及传播策略[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建栋;;为表演职业去努力奋斗[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玺璋;泰勒的悲剧与冯小刚的喜剧[N];北京日报;2002年
2 孟祥宁;冯小刚:电影必须有观众[N];中国艺术报;2005年
3 陈飞虹;冯小刚的梦工厂[N];吉林日报;2005年
4 韩浩月;冯小刚的《夜宴》为谁而摆?[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陈汉辞 苏益;“绑定”冯小刚:一家中国电影公司的“大腕”梦[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张玲 余楠 王安 宋南;票房之王冯小刚:成就商业与经典双重胜利?[N];商务时报;2009年
7 魏_扯
本文编号:309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9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