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网络历史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陌生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18:13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推动以及国民精神文化审美的提高,具有文化价值功能的影视作品受到传媒行业的注重,我国纪录片由此迎来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构建的全新环境下如何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是目前纪录片从业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以网络视频平台为主要依托的网络自制纪录片,为了满足求新求异的互联网用户需求,需要在创作上进行不断突破,探索纪录片的创新道路。陌生化作为一种与创新紧密关联的理论,在此能够为网络纪录片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帮助与实践指导。2018年《历史那些事》在哔哩哔哩视频平台独家播出,凭借着陌生化的应用,以实验性的全新尝试,拉开了与旧有历史纪录片的审美印象距离,贴近了其目标受众心理,从而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基于陌生化理论,结合个案分析与对比分析法,对《历史那些事》陌生化实现过程的四个方面:基础、方法、效果、意义,以及陌生化的审美功能和现实影响进行探讨。经过研究发现《历史那些事》以我国新世纪后讲述古近代史内容的历史纪录片为陌生化对象(基础);运用疏离、突转、置换的陌生化手法(方法),从而在题材切入上更为细微趣味化,形成个人性特点、生活化向度的陌生化呈现,在情景再现上与“梗”融合...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网络历史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陌生化研究


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用户画像年龄分布②

影像,苏东坡,画面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40的不断切换与强烈对比,从而带来视听感官上突转的惊奇体验。以《苏东坡》为例,历史纪录片的画面根据内容往往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以表演再现为主的历史情景(图2.3);第二,以专业人士为主的讲解场景(图2.4);第三,以资料图片为主的虚拟场景(图2.5)。虽然表现内容的着重点和功能各有偏重,但是这几种画面风格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彼此之间的切换交接在观看过程中并不会有令人突兀的感觉。图2.3苏东坡中情景再现画面图2.4苏东坡中专业讲解画面图2.5苏东坡中资料图片画面在《历史那些事》中,虽没有采用专业人士讲解的画面,但是通过各种其他表现方式丰富了影像。以第一集《在下东坡是个吃货》为例,在短短一集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画面风格,除却典型的历史情景再现(图2.6)与资料图片展示(图2.7)的画面,还包括了漫画(图2.8)、美食节目(图2.9)、自然纪录片(图2.10)、MV(图2.11)等多种风格的画面,虽然都围绕着苏东坡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述与再现,但是这些画面与典型的情景再现、资料图片展示画面有着强烈的对比,彼此间亦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而且在转换时非常突然,在短暂的时间内多次调动感官,给人以应接不暇之感。此外在整部作品中还囊括了包括各种综艺(图2.12)以及特色的电影(图2.13)画面,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历史那些事》整体影像的表现风格,实现了整个观看过程中一次次视觉体验上的突转。伴随着画面的突转,《历史那些事》中音乐的使用同样不拘于一种风格,传统历史纪录片中音乐运用的功能较为单一,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抒发情感铺垫氛围,

影像,苏东坡,画面,中资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40的不断切换与强烈对比,从而带来视听感官上突转的惊奇体验。以《苏东坡》为例,历史纪录片的画面根据内容往往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以表演再现为主的历史情景(图2.3);第二,以专业人士为主的讲解场景(图2.4);第三,以资料图片为主的虚拟场景(图2.5)。虽然表现内容的着重点和功能各有偏重,但是这几种画面风格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彼此之间的切换交接在观看过程中并不会有令人突兀的感觉。图2.3苏东坡中情景再现画面图2.4苏东坡中专业讲解画面图2.5苏东坡中资料图片画面在《历史那些事》中,虽没有采用专业人士讲解的画面,但是通过各种其他表现方式丰富了影像。以第一集《在下东坡是个吃货》为例,在短短一集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画面风格,除却典型的历史情景再现(图2.6)与资料图片展示(图2.7)的画面,还包括了漫画(图2.8)、美食节目(图2.9)、自然纪录片(图2.10)、MV(图2.11)等多种风格的画面,虽然都围绕着苏东坡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述与再现,但是这些画面与典型的情景再现、资料图片展示画面有着强烈的对比,彼此间亦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而且在转换时非常突然,在短暂的时间内多次调动感官,给人以应接不暇之感。此外在整部作品中还囊括了包括各种综艺(图2.12)以及特色的电影(图2.13)画面,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历史那些事》整体影像的表现风格,实现了整个观看过程中一次次视觉体验上的突转。伴随着画面的突转,《历史那些事》中音乐的使用同样不拘于一种风格,传统历史纪录片中音乐运用的功能较为单一,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抒发情感铺垫氛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产业发展与审美趋向分析[J]. 陈慧.  新媒体研究. 2018(18)
[2]价值·意义·手法——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当代阐释[J]. 张有平.  当代电视. 2018(04)
[3]网络自制纪录片的美学特征[J]. 骆志伟.  青年记者. 2018(05)
[4]“互联网+”时代纪录片的重塑与拓展[J]. 李修彤.  电影文学. 2018(01)
[5]当纪录片遇上互联网——浅析我国网络自制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纪君.  当代电视. 2017(08)
[6]论好莱坞真人童话电影的“陌生化”叙事策略[J]. 杨怡静,李翔.  当代电影. 2017(08)
[7]陌生化理论与电视娱乐节目创意研究[J]. 邬靖洲.  现代交际. 2016(19)
[8]探析当代纪录片娱乐化现象[J]. 孙景乐.  新闻研究导刊. 2016(03)
[9]陌生化理论的更新与发展探析[J]. 张婷.  榆林学院学报. 2016(01)
[10]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嬗变及前瞻[J]. 赵舟敏.  当代电视. 2016(01)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D]. 赵艳明.复旦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抖音短视频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 赵世超.河北大学 2019
[2]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理论研究[D]. 刘思阳.青海师范大学 2018
[3]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1979-2016)的叙事研究[D]. 皮永伶.山东艺术学院 2017
[4]我国视频网站自制纪录片的发展研究[D]. 圣娇娇.华南理工大学 2017
[5]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的传播生态研究[D]. 刘起.山东大学 2017
[6]陌生化理论研究[D]. 李海月.青海师范大学 2017
[7]历史纪录片对凝聚中国梦共识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传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
[8]中国纪录片娱乐性凸显的历史探究及反思[D]. 李菡.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9]网络自制类旅行纪录片风格研究[D]. 郄晓婉.黑龙江大学 2016
[10]陌生化理论视野下生态类纪录片创作研究[D]. 高兴建.曲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13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13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c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