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技巧与文化传承 ——以毕业作品《醉美小窖》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5 04:35
  如今,各种娱乐产品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空间,而集合了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传统文化却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显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传承和保护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传媒行业责无旁贷。其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等的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资料显示,“非遗类”纪录片暂且没有官方定义,但在中央电视台、卫视频道以及网络独立创作平台中都能看到“非遗类”纪录片的身影。本文通过分析文献、影像资料提出“非遗类”纪录片的相关概念,包括定义、特征分类等,探索其创作技巧与传承作用;并以笔者的毕业作品纪录片《醉美小窖》为例,进行一步分析,获得实践启示。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关于选择“非遗类”纪录片为切入点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对“非遗类”纪录片的概念、分类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针对“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技巧,从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结合毕业作品印证理论。第四部分通过资料整合,对“非遗类”纪录片的文化传承作用进行分类解析,分为三个方面:保存、传承、教育。第五部分是论文的总结部分,对研究过程和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非遗类”纪录片概述
    2.1 “非遗类”纪录片的概念
    2.2 非遗类”纪录片的分类
3 “非遗类”纪录片创作技巧
    3.1 选题明确:立意决定成败
        3.1.1 切入点准确得当
        3.1.2 把握通用“传承”主题
    3.2 悬念设置:巧用故事化方式
    3.3 把握细节:提高作品真实度
        3.3.1 增加真实性、突出主体
        3.3.2 情节发展的“助力器”
    3.4 巧用解说:契合画面解释说明
    3.5 后期制作:风格统一画龙点睛
4 “非遗类”纪录片的保护传承作用
    4.1 保存功能
    4.2 传承功能
    4.3 教育功能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J]. 朱创伟.  歌海. 2015(03)
[2]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探究[J]. 陶赋雯.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8)
[3]影像记忆与文化表达——传播学视角下的非遗题材电影解读[J]. 王巨山.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06)
[4]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非遗”纪录片的建构[J]. 王家乾,苏大为.  电视研究. 2013(04)
[5]“非遗”题材纪录影片的叙事策略[J]. 陈敏南.  当代电影. 2012(05)
[6]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J]. 刘锡诚.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7]论影像记录在“非遗”抢救中的优势和价值[J]. 肖芒.  齐鲁学刊. 2010(06)
[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研究综述[J]. 张捧.  新闻世界. 2010(S2)
[9]从影像“故事化”叙事看纪录片风格的创新[J]. 徐明.  东南传播. 2010(08)
[10]从《昆曲六百年》看文化纪录片创作的“多元语法”构成[J]. 谷雨,张阳.  新闻传播. 2009(08)

硕士论文
[1]微信平台非遗类纪录片创作探究[D]. 赵衍逵.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浅谈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影像记忆与文化表达[D]. 徐丹华.浙江传媒学院 2015
[3]独立纪录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D]. 张志.安徽大学 2015
[4]“非遗类”电视专题片研究[D]. 周瑾.天津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19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19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b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