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视行业并购高溢价成因的多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09:18
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成长发展的捷径,但是在实际并购活动中,收购方往往出于不同目的和动机,为了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而支付较高的并购溢价。而通常在并购交易中认为过高的溢价支付均会有损公司的价值创造。目前我国并购市场中低效率并购和失败并购不占少数,但是这并未影响到我国影视行业的并购高溢价支付热情。直到2016年下半年,随着并购市场高估值现象的涌现,监管部门也开始加强审核,严厉控制高估值不合理现象。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我国影视行业并购市场高溢价的成因是什么?围绕核心问题,提出几个相关论证问题:除了以往研究并购溢价的协同效应等成因,影视行业并购是否还存在其他的高溢价并购成因呢?这些成因是如何作用于并购溢价率的?不同成因影响下的高溢价并购,会有怎样的并购后果?根据高溢价并购后的后果,这些成因使得高溢价并购现象的存在是否合理?本文有以下研究发现:(1)通过论文案例研究发现,从行业、企业、交易三个维度分析,高溢价并购来自以下方面成因:产业政策的驱动、高附加值的特性、协同效应的动机、估值方法收益法的选择以及业绩承诺的支撑;(2)影视行业企业具有高附加值性的高溢价并购成因,包括"轻资产"运营特征和吸引资本目光...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并购溢价相关理论基础
2.1.1 并购溢价定义
2.1.2 并购溢价相关成因
2.1.3 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2.2 相关研究与文献述评
2.2.1 并购高溢价成因的相关研究
2.2.2 文献评述
3 我国影视行业概况
3.1 影视行业简介
3.2 我国影视行业主要特点
3.3 我国影视行业并购现状
3.4 我国影视行业并购高溢价现状分析
4 案例设计及案例描述
4.1 案例研究设计
4.1.1 案例选择与样本描述
4.1.2 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取
4.2 案例描述
4.2.1 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
4.2.2 乐视网并购花儿影视
4.2.3 万达院线并购慕威时尚
4.2.4 暴风集团并购稻草熊影业
4.3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产业政策的驱动
5.2 高附加值的特性
5.3 协同效应的动机
5.4 估值方法的选择
5.5 业绩承诺的支撑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市公司业绩承诺、公司治理质量与并购溢价[J]. 于成永,于金金. 中国资产评估. 2017(01)
[2]文化企业并购高溢价之谜:结构解析、绩效反应与消化机制[J]. 李彬.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4)
[3]业绩补偿承诺、协同效应与并购收益分配[J]. 吕长江,韩慧博.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4(06)
[4]影视企业及其价值评估应关注的问题[J]. 阮咏华. 中国资产评估. 2014(10)
[5]企业间高管联结与并购溢价决策——基于组织间模仿理论的实证研究[J]. 陈仕华,卢昌崇. 管理世界. 2013(05)
[6]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增值情况研究[J]. 赵善学,施超. 中国资产评估. 2011(08)
[7]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研究[J]. 岳公侠,李挺伟,韩立英. 中国资产评估. 2011(06)
[8]并购重组与影视企业成长[J]. 罗良忠.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1)
[9]自由现金流量、并购溢价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 黄本多,干胜道. 华东经济管理. 2009(04)
[10]并购溢价协同效应分析[J]. 宋光辉,闫大伟. 特区经济. 2007(04)
博士论文
[1]我国上市电影企业价值研究[D]. 李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我国网络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 王自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2]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溢价影响因素研究[D]. 裴慧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3]关于新兴国家银行并购溢价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D]. 刘杰.复旦大学 2011
[4]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决策及绩效影响研究[D]. 吴婵.湖南大学 2010
[5]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溢价问题研究[D]. 颜艳旭.山东经济学院 2010
[6]转型期渐进放松进入管制下的企业并购溢价分析[D]. 汪先俊.浙江财经学院 2009
[7]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非理性的研究[D]. 张慧.青岛大学 2008
[8]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机与并购溢价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 雷玉.厦门大学 2006
[9]并购协同效应与溢价研究[D]. 董权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7267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并购溢价相关理论基础
2.1.1 并购溢价定义
2.1.2 并购溢价相关成因
2.1.3 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2.2 相关研究与文献述评
2.2.1 并购高溢价成因的相关研究
2.2.2 文献评述
3 我国影视行业概况
3.1 影视行业简介
3.2 我国影视行业主要特点
3.3 我国影视行业并购现状
3.4 我国影视行业并购高溢价现状分析
4 案例设计及案例描述
4.1 案例研究设计
4.1.1 案例选择与样本描述
4.1.2 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取
4.2 案例描述
4.2.1 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
4.2.2 乐视网并购花儿影视
4.2.3 万达院线并购慕威时尚
4.2.4 暴风集团并购稻草熊影业
4.3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产业政策的驱动
5.2 高附加值的特性
5.3 协同效应的动机
5.4 估值方法的选择
5.5 业绩承诺的支撑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市公司业绩承诺、公司治理质量与并购溢价[J]. 于成永,于金金. 中国资产评估. 2017(01)
[2]文化企业并购高溢价之谜:结构解析、绩效反应与消化机制[J]. 李彬.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4)
[3]业绩补偿承诺、协同效应与并购收益分配[J]. 吕长江,韩慧博.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4(06)
[4]影视企业及其价值评估应关注的问题[J]. 阮咏华. 中国资产评估. 2014(10)
[5]企业间高管联结与并购溢价决策——基于组织间模仿理论的实证研究[J]. 陈仕华,卢昌崇. 管理世界. 2013(05)
[6]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增值情况研究[J]. 赵善学,施超. 中国资产评估. 2011(08)
[7]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研究[J]. 岳公侠,李挺伟,韩立英. 中国资产评估. 2011(06)
[8]并购重组与影视企业成长[J]. 罗良忠.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1)
[9]自由现金流量、并购溢价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 黄本多,干胜道. 华东经济管理. 2009(04)
[10]并购溢价协同效应分析[J]. 宋光辉,闫大伟. 特区经济. 2007(04)
博士论文
[1]我国上市电影企业价值研究[D]. 李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我国网络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 王自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2]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溢价影响因素研究[D]. 裴慧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3]关于新兴国家银行并购溢价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D]. 刘杰.复旦大学 2011
[4]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决策及绩效影响研究[D]. 吴婵.湖南大学 2010
[5]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溢价问题研究[D]. 颜艳旭.山东经济学院 2010
[6]转型期渐进放松进入管制下的企业并购溢价分析[D]. 汪先俊.浙江财经学院 2009
[7]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非理性的研究[D]. 张慧.青岛大学 2008
[8]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机与并购溢价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 雷玉.厦门大学 2006
[9]并购协同效应与溢价研究[D]. 董权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7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6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