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四十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6 18:14
电影作为能够描摹社会现状、发扬民族精神以及传递艺术价值的重要媒介,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形式与文化内容。内地在发展电影事业的进程中,也在不断尝试着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联系。自1979年文化部成立内地第一家管理中外合作拍摄事务的专门机构——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后,我国的电影产业便陆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关联,并积极地投入到创作类型化、内容多样化、视野多元化的时代格局之中。其中,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同样应和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曾经徘徊、几度探索的状态中走向了如今的合流之势,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谋求了极具典型性的制片方式,勾勒出契合自身发展的创作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方合力下,两地创作者协力创作出众多兼具艺术性与思辨性的影片,使华语电影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文从政策、类型和产业三个方面细致地阐述了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四十年间的发展历程及变化。绪论主要分为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四个部分。在对两地合拍片的概念和范围进行框定后,笔者梳理了相关的研究文献并厘清了具体的研究脉络与意义,以便于在后文中展开论述。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了1979年至1989年的两地合拍片。尽管...
【文章来源】: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79 年至1989 年:破冰重组·流于表层
第一节 交融对话与政策推动
第二节 题材的重构与类型化建构
第三节 产业的初建与港方的主控
第二章 1990 年至2003 年:同抗危机·深层合作
第一节 体制改革与政策减压
第二节 类型嬗变与文化对撞
第三节 共临危机与资本追逐
第三章 2003 年至2010 年:产业并铸·北上趋同
第一节 结构调整与政策扶持
第二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华语电影新形态
第三节 大片的运作与产业模式的重建
第四章 2010 年至2019 年:溯本“港味”·共拓主流
第一节 政策引导与产业升级
第二节 类型垦拓与结构拼盘
第三节 价值对接与“三性统一”
第五章 瞩目未来:突破瓶颈·合作共赢
第一节 创作困境与现实问题
第二节 解题之道与展望共赢
第三节 发展潮流与合作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电影政策文件汇编
附录二 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列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华语圈到全球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内地与境外电影合拍的流变及影响[J]. 赵卫防. 当代电影. 2018(09)
[2]《少林寺》: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影传播奇观[J]. 田中初,陈钢. 当代电影. 2018(07)
[3]40年来中国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合拍流变[J]. 赵卫防. 艺术教育. 2018(11)
[4]中国新主流电影大片:阐释与建构[J]. 陈旭光. 艺术百家. 2017(05)
[5]“北上”香港影人于当下合拍片中的美学转型[J]. 赵卫防. 华中学术. 2017(02)
[6]2016年中国电影年度回眸[J]. 宋法刚,丁明. 现代视听. 2017(01)
[7]界定·流变·策略——关于新主流大片的研讨[J]. 张卫,陈旭光,赵卫防,梁振华,皇甫宜川,张俊隆. 当代电影. 2017(01)
[8]论中国电影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J]. 陈旭光. 艺术评论. 2015(11)
[9]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 尹鸿,冯飞雪. 电影艺术. 2015(02)
[10]华语电影概念探微[J]. 鲁晓鹏. 电影新作. 2014(05)
硕士论文
[1]电影政策视角下的海峡两岸电影产业交流与合作[D]. 张世伟.厦门大学 2018
[2]中国电影合拍政策及其对产业的影响研究(1979—2015)[D]. 胥雨晨.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中国合拍电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丁姿.湖南大学 2014
[4]合谋者之家[D]. 曾健德.北京大学 2013
[5]香港电影“北上”策略选择[D]. 贾学妮.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6]近十年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研究[D]. 王金伟.山东大学 2013
[7]北上的影像[D]. 贾森.西南大学 2012
[8]2000年以来华语电影的国际传播和影响[D]. 李俊.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9]香港内地合拍片的商业美学嬗变(1979-2009)[D]. 肖立娜.河北大学 2010
[10]新中国电影政策研究[D]. 涂敏.广东海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90163
【文章来源】: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79 年至1989 年:破冰重组·流于表层
第一节 交融对话与政策推动
第二节 题材的重构与类型化建构
第三节 产业的初建与港方的主控
第二章 1990 年至2003 年:同抗危机·深层合作
第一节 体制改革与政策减压
第二节 类型嬗变与文化对撞
第三节 共临危机与资本追逐
第三章 2003 年至2010 年:产业并铸·北上趋同
第一节 结构调整与政策扶持
第二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华语电影新形态
第三节 大片的运作与产业模式的重建
第四章 2010 年至2019 年:溯本“港味”·共拓主流
第一节 政策引导与产业升级
第二节 类型垦拓与结构拼盘
第三节 价值对接与“三性统一”
第五章 瞩目未来:突破瓶颈·合作共赢
第一节 创作困境与现实问题
第二节 解题之道与展望共赢
第三节 发展潮流与合作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电影政策文件汇编
附录二 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列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华语圈到全球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内地与境外电影合拍的流变及影响[J]. 赵卫防. 当代电影. 2018(09)
[2]《少林寺》: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影传播奇观[J]. 田中初,陈钢. 当代电影. 2018(07)
[3]40年来中国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合拍流变[J]. 赵卫防. 艺术教育. 2018(11)
[4]中国新主流电影大片:阐释与建构[J]. 陈旭光. 艺术百家. 2017(05)
[5]“北上”香港影人于当下合拍片中的美学转型[J]. 赵卫防. 华中学术. 2017(02)
[6]2016年中国电影年度回眸[J]. 宋法刚,丁明. 现代视听. 2017(01)
[7]界定·流变·策略——关于新主流大片的研讨[J]. 张卫,陈旭光,赵卫防,梁振华,皇甫宜川,张俊隆. 当代电影. 2017(01)
[8]论中国电影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J]. 陈旭光. 艺术评论. 2015(11)
[9]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 尹鸿,冯飞雪. 电影艺术. 2015(02)
[10]华语电影概念探微[J]. 鲁晓鹏. 电影新作. 2014(05)
硕士论文
[1]电影政策视角下的海峡两岸电影产业交流与合作[D]. 张世伟.厦门大学 2018
[2]中国电影合拍政策及其对产业的影响研究(1979—2015)[D]. 胥雨晨.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中国合拍电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丁姿.湖南大学 2014
[4]合谋者之家[D]. 曾健德.北京大学 2013
[5]香港电影“北上”策略选择[D]. 贾学妮.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6]近十年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研究[D]. 王金伟.山东大学 2013
[7]北上的影像[D]. 贾森.西南大学 2012
[8]2000年以来华语电影的国际传播和影响[D]. 李俊.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9]香港内地合拍片的商业美学嬗变(1979-2009)[D]. 肖立娜.河北大学 2010
[10]新中国电影政策研究[D]. 涂敏.广东海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90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9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