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我国“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00:12
  作为关注社会边缘人群生存困境与生存状态的影片,我国“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通过对个体命运的关怀和对现实人生的表述,在迷失于“商业、政治、娱乐”三重话语的国产电影中脱颖而出。“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的出现反映了我国电影创作者对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现象的关注和批判,体现了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对社会大众的责任承担。本着“打拐寻亲”的首要主题传达,“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的出现,既是对社会各界重视“人口拐卖犯罪”的呼吁,也是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定的推进。“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是在我国传统封建文化的浸染和矛盾复杂的人性关照下孕育而成的——影片中塑造的被拐“男孩”形象和“妇女形象”与我国“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息息相关,由此可以窥见电影创作者对我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残余诱使“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发生的批判;而电影中塑造的“寻亲者”形象则是一个情感矛盾集中的人物群体——既带着对“拐卖者”的恨意,又在新的情感环境中主动选择原谅“拐卖者”,甚至与其产生剪不断的情感纠葛。在多维复杂的人性关照下,这类人群的形象显得尤为真实、鲜活。带着公益性质的“打拐”题材电影无论是对文化品格的塑造还是对社会责任的...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的界定与创作动因
    第一节 “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的界定
        一、“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的概念
        二、“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的分类
    第二节 “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的创作动因
        一、社会民众的关注
        二、电影市场的需求
第二章 我国“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遭遇悲剧的“被拐卖者”形象
        一、“重男轻女”背景主导下被拐卖的“男孩”
        二、“传宗接代”思想影响下被物化的“妇女”
    第二节 复杂矛盾的“寻亲者”形象
        一、求助与助人形象共存的“寻亲者”
        二、愤恨与怜悯情感博弈的“寻亲者”
        三、寻家与离家行为矛盾的“寻亲者”
第三章 我国“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中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的主题意蕴
        一、“家”的破碎与重构
        二、“爱”的坚守与寻找
    第二节 “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中的价值倾向
        一、公益性:扛起大银幕打拐的旗帜
        二、边缘性:刻画小人物生存的困窘
        三、现实性:正视社会发展下的问题
第四章 我国“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的不足与展望
    第一节 “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中的不足
        一、改编过度造成事实偏颇
        二、情感泛滥消解犯罪色彩
    第二节 “拐卖妇女儿童”题材电影的展望
        一、新闻与电影的联姻
        二、艺术与商业的平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241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241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0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