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叙事文体与表意特征的诗意化倾向
发布时间:2021-07-07 13:30
近年来,中国国产电影在叙事层面呈现出多样诗意化的倾向。本文对其中叙事"气口"、情绪叙事、多重指涉等做出分析,并试图从中国电影现实语境和梦境之间的关系中来讨论表意的特征,从而对电影的叙事文本诗化的一种美学特征——梦境诗学做出探讨。
【文章来源】:当代电影.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山河故人》剧照
整个文本是章明在自我观照中完成对男性欲望无奈和嘲讽的套层写作。男主角进入一个看似“闲荡”的旅程中,进入了一个自我审视和观察的“梦境”里,在这个过程中,他时而是局外人,时而是局内人,当出现看似精心设计的情节点的时候,故事突然停止,好似当做梦的人陷入梦境不能自拔的时候,往往在潜意识的趋势下,将自己抽离出来,又变成旁观者,从心理层面上看,其实是叙述者还没有做好对即将发生的“故事”的准备,只能把带有强烈叙事动机的段落搁置(见图2)。在梦境中,总有相似或者相同的人出现,这是一个潜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些相同的人往往代表同一种情绪,这些人物渐渐形成梦境诗学另一个不自觉的意象符码。在多部电影中出现的演员黄觉,似乎已经变成电影中抒发情绪的一个形象符号。文本中,他沉默不语,用洞察一切的目光审视着尘世里发生的一切,他是芸芸众生中那个沉浸者也是那个脱俗的人,摄影机跟随着他的目光,进入了文本的叙事空间,无论在哪个空间(贵州的凯里、四川的重庆),他都自然巧妙地融入了背景中,贴合各种文本——东北暴雪中沉默的盗匪(《雪暴》)、贵州凯里忧郁的男人(《地球》)、神秘暴虐的商人(《南方车站》)、心有城府的警察(《少年的你》)。黄觉不动大怒、满腹阅历的男性形象成为叙事情节中的一个标注,那种不可言说的态势消减了爆裂的气氛,将暴力的气氛做压抑性的注解,他是凌驾于意识上空的一个阐释者,代替了语言,只有情绪的蔓延;他是城市空间里生脱出来的一个游荡者,通过四处游走,连缀起地理空间的忧伤气氛;他是一个法外空间的边缘人,充满了主体的孤独的存在感(见图3)。和他同样起到指涉作用的还有演员曾美慧孜,她的出现在叙事文本中带有欲望符号和旁观者的视角,串联起叙事诗意化关键段落的情绪,在多部电影文本中出现的形象符号,已经开始进入自我指涉和循环往复中,用来代替叙事。
在梦境中,总有相似或者相同的人出现,这是一个潜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些相同的人往往代表同一种情绪,这些人物渐渐形成梦境诗学另一个不自觉的意象符码。在多部电影中出现的演员黄觉,似乎已经变成电影中抒发情绪的一个形象符号。文本中,他沉默不语,用洞察一切的目光审视着尘世里发生的一切,他是芸芸众生中那个沉浸者也是那个脱俗的人,摄影机跟随着他的目光,进入了文本的叙事空间,无论在哪个空间(贵州的凯里、四川的重庆),他都自然巧妙地融入了背景中,贴合各种文本——东北暴雪中沉默的盗匪(《雪暴》)、贵州凯里忧郁的男人(《地球》)、神秘暴虐的商人(《南方车站》)、心有城府的警察(《少年的你》)。黄觉不动大怒、满腹阅历的男性形象成为叙事情节中的一个标注,那种不可言说的态势消减了爆裂的气氛,将暴力的气氛做压抑性的注解,他是凌驾于意识上空的一个阐释者,代替了语言,只有情绪的蔓延;他是城市空间里生脱出来的一个游荡者,通过四处游走,连缀起地理空间的忧伤气氛;他是一个法外空间的边缘人,充满了主体的孤独的存在感(见图3)。和他同样起到指涉作用的还有演员曾美慧孜,她的出现在叙事文本中带有欲望符号和旁观者的视角,串联起叙事诗意化关键段落的情绪,在多部电影文本中出现的形象符号,已经开始进入自我指涉和循环往复中,用来代替叙事。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电影的硬核现实主义及其三种变形[J]. 李洋. 文艺研究. 2017(10)
[2]论“电影的本质是诗性的”[J]. 黄文达. 当代电影. 2005(03)
[3]诗的电影[J]. 皮·保·帕索里尼,桑重,姜洪涛. 世界电影. 1984(01)
本文编号:3269720
【文章来源】:当代电影.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山河故人》剧照
整个文本是章明在自我观照中完成对男性欲望无奈和嘲讽的套层写作。男主角进入一个看似“闲荡”的旅程中,进入了一个自我审视和观察的“梦境”里,在这个过程中,他时而是局外人,时而是局内人,当出现看似精心设计的情节点的时候,故事突然停止,好似当做梦的人陷入梦境不能自拔的时候,往往在潜意识的趋势下,将自己抽离出来,又变成旁观者,从心理层面上看,其实是叙述者还没有做好对即将发生的“故事”的准备,只能把带有强烈叙事动机的段落搁置(见图2)。在梦境中,总有相似或者相同的人出现,这是一个潜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些相同的人往往代表同一种情绪,这些人物渐渐形成梦境诗学另一个不自觉的意象符码。在多部电影中出现的演员黄觉,似乎已经变成电影中抒发情绪的一个形象符号。文本中,他沉默不语,用洞察一切的目光审视着尘世里发生的一切,他是芸芸众生中那个沉浸者也是那个脱俗的人,摄影机跟随着他的目光,进入了文本的叙事空间,无论在哪个空间(贵州的凯里、四川的重庆),他都自然巧妙地融入了背景中,贴合各种文本——东北暴雪中沉默的盗匪(《雪暴》)、贵州凯里忧郁的男人(《地球》)、神秘暴虐的商人(《南方车站》)、心有城府的警察(《少年的你》)。黄觉不动大怒、满腹阅历的男性形象成为叙事情节中的一个标注,那种不可言说的态势消减了爆裂的气氛,将暴力的气氛做压抑性的注解,他是凌驾于意识上空的一个阐释者,代替了语言,只有情绪的蔓延;他是城市空间里生脱出来的一个游荡者,通过四处游走,连缀起地理空间的忧伤气氛;他是一个法外空间的边缘人,充满了主体的孤独的存在感(见图3)。和他同样起到指涉作用的还有演员曾美慧孜,她的出现在叙事文本中带有欲望符号和旁观者的视角,串联起叙事诗意化关键段落的情绪,在多部电影文本中出现的形象符号,已经开始进入自我指涉和循环往复中,用来代替叙事。
在梦境中,总有相似或者相同的人出现,这是一个潜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些相同的人往往代表同一种情绪,这些人物渐渐形成梦境诗学另一个不自觉的意象符码。在多部电影中出现的演员黄觉,似乎已经变成电影中抒发情绪的一个形象符号。文本中,他沉默不语,用洞察一切的目光审视着尘世里发生的一切,他是芸芸众生中那个沉浸者也是那个脱俗的人,摄影机跟随着他的目光,进入了文本的叙事空间,无论在哪个空间(贵州的凯里、四川的重庆),他都自然巧妙地融入了背景中,贴合各种文本——东北暴雪中沉默的盗匪(《雪暴》)、贵州凯里忧郁的男人(《地球》)、神秘暴虐的商人(《南方车站》)、心有城府的警察(《少年的你》)。黄觉不动大怒、满腹阅历的男性形象成为叙事情节中的一个标注,那种不可言说的态势消减了爆裂的气氛,将暴力的气氛做压抑性的注解,他是凌驾于意识上空的一个阐释者,代替了语言,只有情绪的蔓延;他是城市空间里生脱出来的一个游荡者,通过四处游走,连缀起地理空间的忧伤气氛;他是一个法外空间的边缘人,充满了主体的孤独的存在感(见图3)。和他同样起到指涉作用的还有演员曾美慧孜,她的出现在叙事文本中带有欲望符号和旁观者的视角,串联起叙事诗意化关键段落的情绪,在多部电影文本中出现的形象符号,已经开始进入自我指涉和循环往复中,用来代替叙事。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电影的硬核现实主义及其三种变形[J]. 李洋. 文艺研究. 2017(10)
[2]论“电影的本质是诗性的”[J]. 黄文达. 当代电影. 2005(03)
[3]诗的电影[J]. 皮·保·帕索里尼,桑重,姜洪涛. 世界电影. 1984(01)
本文编号:3269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269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