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迷途的羔羊》与《生路》——20世纪30年代中苏流浪儿童电影比较

发布时间:2021-07-11 14:09
  《生路》是首部在我国公映的苏联电影,其中改造流浪儿童的社会主义事业启发了蔡楚生的同题材影片《迷途的羔羊》。二者均取材于社会现实,也都在家庭与社会的双线模式下展开叙事,并思考社会变革的可行之路,但所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生路》中作为政治新人的流浪儿在《迷途的羔羊》中则作为道德喻体而出场,折射出同一时代的中苏双方不同的儿童观、社会主体观。 

【文章来源】:艺苑. 2020,(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从《生路》到《迷途的羔羊》:作为社会文本的电影
二、《迷途的羔羊》:社会道德隐喻与家庭叙事
三、《生路》:批判家庭叙事与构建集体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制片生态与电影形态解读——兼析《迷途的羔羊》(1936)[J]. 袁庆丰.  电影评介. 2017(21)



本文编号:3278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278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5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