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道教思想探微
发布时间:2021-07-27 00:39
产生于中华文化土壤的现象级哪吒题材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借助先进的影像技术,通过对道教思想的形象化呈现、对神仙道士的影像化表达、对道教仙境的审美化再现,《哪吒之魔童降世》将形上抽象的道教思想创意性地运用到形下具象的影视作品中。《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道教思想主要表现在我命由我、符箓咒语、道教仙境三个方面。编导将道教文化元素和奇幻玄妙的影像融为一体,这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意性运用和创造性转化的典范。
【文章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39(0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命由我不由天
二、“换命符”“天劫咒”等符箓咒语
三、“山河社稷图”等道教仙境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天人合一”思想探微[J]. 袁方明. 宜宾学院学报. 2020(07)
[2]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中国哲思意蕴[J]. 刘文君. 大众文艺. 2020(03)
[3]再论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思想的现代性意义[J]. 盖建民. 宗教学研究. 2009(04)
[4]洞天福地:道教理想的人居环境及其科学价值[J]. 李远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12)
[5]咒语的本源、演变、基本特征以及与祷词、神谕的区别[J]. 黄涛. 宗教学研究. 2006(03)
[6]中国古代的“仙境”观念、“游历仙境”小说和道教伦理[J]. 苟波. 江西社会科学. 2004(09)
[7]古代中国 道教的修炼、仪式和方法[J]. 葛兆光.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2(02)
[8]道教与明清神魔小说[J]. 莫其逊. 学术论坛. 1993(04)
[9]道教符箓与咒语的初步探讨[J]. 李远国. 中国道教. 1991(03)
本文编号:3304703
【文章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39(0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命由我不由天
二、“换命符”“天劫咒”等符箓咒语
三、“山河社稷图”等道教仙境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天人合一”思想探微[J]. 袁方明. 宜宾学院学报. 2020(07)
[2]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中国哲思意蕴[J]. 刘文君. 大众文艺. 2020(03)
[3]再论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思想的现代性意义[J]. 盖建民. 宗教学研究. 2009(04)
[4]洞天福地:道教理想的人居环境及其科学价值[J]. 李远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12)
[5]咒语的本源、演变、基本特征以及与祷词、神谕的区别[J]. 黄涛. 宗教学研究. 2006(03)
[6]中国古代的“仙境”观念、“游历仙境”小说和道教伦理[J]. 苟波. 江西社会科学. 2004(09)
[7]古代中国 道教的修炼、仪式和方法[J]. 葛兆光.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2(02)
[8]道教与明清神魔小说[J]. 莫其逊. 学术论坛. 1993(04)
[9]道教符箓与咒语的初步探讨[J]. 李远国. 中国道教. 1991(03)
本文编号:3304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30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