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海外传播

发布时间:2017-04-28 11:03

  本文关键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回顾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长河,它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早期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放映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深味的历史现象,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影像的消费,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输出。本文以早期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的报纸、杂志、书籍的翻阅查证,试图还原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放映与受众的初级轮廓。论文以电影史发展为脉络,对早期中国电影内容生产及海外传播进行简明梳理与文化分析,力图构建一幅早期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图谱,通过早期海外传播的建构反顾,观照对当下中国电影走出去问题,进而提出产业化思考上的浅见。因此,系统的回顾早期中国电影的传播,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内容、传播渠道、海外受众进行分析,解读早期海外推广的历史发展历程以及市场空间,以史为鉴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是笔者大量翻阅史料、撰写本文的初衷。
【关键词】:早期中国电影 海外传播 历史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9.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3
  • 一 历史拾遗与他者再现9-10
  • 二 史料与方法:立足实证分析与理论的深化10-11
  • 三 研究价值:整体史观下的研究空缺与史学价值11-13
  • 第一章 2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与初期的海外“运售”及放映13-28
  • 第一节 欧美电影的输入与国产电影的选择13-18
  • 一 欧美电影在中国的放映与影响14-16
  • 二 引进片中“辱华影片”激起的民族情感16-18
  • 第二节 远渡重洋的中国电影18-23
  • 一 海外推广第一站——南洋18-21
  • 二 在欧美市场的艰难前行21-23
  • 第三节 国外两大市场受众的同与异23-28
  • 第二章 30年代:中国电影政治与商业交融中的传播与运作28-47
  • 第一节 国家参与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28-35
  • 一 官方机构的成立以及相关政策的确立28-30
  • 二 政企合作——国民政府推送中国电影参加国际影展与比赛30-31
  • 三 政府主导——官方自制影片的政治文化输出31-35
  • 第二节 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的商业努力35-44
  • 一 南洋市场作为中国电影海外发展的重要支撑35-38
  • 二 欧美市场的东方迷恋与东方情调化改写38-41
  • 三 中国电影东渡扶桑41-44
  • 第三节 国际友人与电影的海外传播44-47
  • 一 约里斯·伊文思与《四万万人民》44-46
  • 二 罗曼·卡尔曼及其《中国在战斗》46-47
  • 第三章 编码与解码:早期影像传播与海外市场空间及维度47-62
  • 第一节 编码:作为影像传播主体的内容呈现47-54
  • 一 中国文化的身份书写47-50
  • 二 国家形象与民族精神的视听传达50-52
  • 三 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电影的跨文化改编52-54
  • 第二节 社会传播:影像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呈现54-57
  • 一 个人与公司的商业推广54-56
  • 二 以国家为主体的政治文化渠道56-57
  • 第三节 解码:海外市场空间的受众差异57-62
  • 一 南洋市场——文化认同下的身份“解码”58-59
  • 二 欧美市场——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解码”分析59-62
  • 结语 早期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意义与产业化思考62-64
  • 参考文献64-68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68-69
  • 致谢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珠;迎接挑战 中国电影要靠智慧[J];电影艺术;2000年02期

2 王志敏;21世纪中国电影展望[J];电影评介;2001年01期

3 郑培为;90年代中国电影新导演及其作品[J];当代电影;2001年01期

4 周星;2000年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上)[J];电影创作;2001年01期

5 ;入世后中国电影会发生什么变化 电影业内人士答问[J];电影艺术;2001年06期

6 李东;从市场看中国电影[J];电影艺术;2004年04期

7 周斌;;珍惜优良传统,大胆拓展创新——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J];电影新作;2005年06期

8 赵斌;沉思历史 展望未来 第八届上海电影节“中国电影百年论坛”学术纪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吴迪;审查与监督:十七年中国电影[J];电影艺术;2005年06期

10 倪骏 ,张超;三种心态,三种形象——中国电影中的美国人形象[J];世界知识;2005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川;;家的重建:中国电影的一种叙事策略研究[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振华;;改革开放使中国电影焕发异彩[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屈建平;;超越初级 与强手匹敌——漫谈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的机遇和挑战[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陈旭光;;“全球化”/“民族化”的二律背反与中国电影的选择策略[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马丁·吉泽尔曼;;探析中国电影在德国成功的因素——中国明星在国外形象的个案研究[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6 王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批判[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7 周星;;全球化空间中的中国电影生存发展和独立品格[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8 黄式宪;;从全球化视野看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崛起[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苗伟;王桂芝;;从“东方主义”角度分析西方对中国电影的选择性接受[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贾冀川;;“五四”精神与八十年代中国电影[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鸿;乍暖还寒:中国电影渴望升级[N];文汇报;2006年

2 韩三平;继续锻造中国电影产业化链条[N];中国电影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小宁;60亿后,中国电影何去何从?[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实习记者 贺宏丽;大学生是中国电影的未来[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本报社长代总编 王迎庆;在党的旗帜下繁荣发展中国电影[N];中国电影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舫;“文化折扣”阻碍中国电影远行[N];人民日报;2012年

7 袁媛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好莱坞大片来袭,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赵葆华;坚守中国电影民族文化身份[N];文艺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博;用数字存留中国电影的沧海桑田[N];中国艺术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张婷;《一次别离》:一次中国电影自省的机会[N];中国艺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飞;论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蒋俊;论中国电影精神之独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D];复旦大学;2005年

4 马潇;世纪之交中国电影趋势[D];苏州大学;2007年

5 王艳云;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6 石川;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7 李超;现代进程中的空间呈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小健;重论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唐佳琳;新兴电影运动:30年代中国电影的现代性追求[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10 孟君;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作者表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虹;新时期中国电影里的“疯子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徐庆兰;身体文化视域下中国电影中的性别不公现象研究(1978-2015)[D];西南大学;2015年

3 王金辉;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农民工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顾家诚;欧洲三大电影节中国获奖电影叙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路;我国明星跨界转型导演现象研究(2010-2015)[D];兰州大学;2016年

6 王报芬;当前中国电影档期营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7 陆叶青;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海外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8 孟杰;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高汇涓;危机与机会:中国电影融资的私募之路[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凌玮;文学改编与中国电影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32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1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