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女排精神、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想象:以纪录片《拼搏——中国女排夺魁记》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6 13:32
  《拼搏——中国女排夺魁记》是有关新时期中国女排第一次在世界杯上取得冠军的彩色纪录片。当时举国欢庆,视中国女排夺冠为我国体育"冲破亚洲,走向世界"的第一枪,并由此提出了延续至今的"女排精神"。在这部纪录片中,以中国女排前往日本参加比赛为线索,着重表现了中国女排不畏强队,勇敢拼搏的精神。因此,《拼搏——中国女排夺魁记》一方面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时局下实现了"三大球"敲开世界大门的夙愿,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另一方面,它也因此激活了"女排精神",既回击了"东亚病夫"的论调,又在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方面给国人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精神指引的路径,还成为支撑"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文章来源】:电影新作. 2020,(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女排精神、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想象:以纪录片《拼搏——中国女排夺魁记》为例


电影《拼搏》海报

海报,电影,女排


图2.电影《夺冠》海报二是在《拼搏》里出现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象征符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体系中的自强不息、凝心聚力等观念。事实上,它的“象征符号”是这一届参赛的中国女排群体,或者说是代表这一群体的某一能够继续代表其整体的“个体”,如郎平。2016年,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队复活了逐渐被人淡忘的“女排精神”,并让其成了当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象征符号,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之一。尤其是,陈可辛的电影《夺冠》(2020)再一次聚焦《拼搏》里所呈现的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冠的故事,无疑是向人们展示“女排精神”,蕴含着中国的力量与精神,是民族团结的写照,同时它也继续激励着这个自强的民族,鼓舞着这个民族的人民继续拼搏。毋庸置疑,“中国女排”作为一种“象征符号”,“见证了一种跨历史和跨地域的集体记忆——民族团结,它象征着中国社会的一种基本认同”14。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所言:“38年前,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时,举国上下心潮澎湃,亿万观众热泪盈眶。中国女排“五连冠”,万人空巷看女排。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平凡孕育着伟大。你们天天坚持训练,咬牙克服伤病,默默承受挫折,特别在低谷时仍有一批人默默工作、不计回报。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批人,才有了中国女排今天的成绩。”15

海报,电影,女排


与此同时,《拼搏》展现了中国女排获得冠军后领取奖杯及奏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场景。升国旗、奏国歌,在比赛的现场不仅代表了这一国家获得冠军的事实,而且它强调了一个国家的精神与凝聚力,树立了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在《拼搏》的结尾部分,欢庆中国女排队获得世界冠军的喜悦画面相组接:当中国女排队以两分优势战胜日本女排队时,影片以全景镜头的方式呈现了中国女排姑娘们欢喜雀跃地走到舞台中央,然后抱在一起的画面。与此同时,编导以特写与近景相组合的方式表现出了手里拿着中国国旗摇动的中年男子大声呐喊的激动画面……在这些展示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的镜头里,中国女排作为一个能够代表中国的符号被推到了前端,展现了其团结一致与努力拼搏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在大全景下中国女排队员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处,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与郎平从时任国际排联主席里波的手里接过冠军奖杯等,以及戴着奖章的中国女排整齐划一地站着且响起国歌的画面,而全景转为特写的中国国旗在国歌的渲染下慢慢地升空,从而构成了集体荣誉、祖国认同的传播场域。在这种国家意识的表达中,既以战胜全世界强队的姿态洗刷了“东亚病夫”的耻辱,还唤起了中华儿女的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作为一个“女排精神”与国家认同的表达,《拼搏》还在颁奖结束后采用了充满了战斗精神的民族音乐来展示中国女排比赛时的不同姿态:摄影机镜头由全景转特写下,顽强的中国女排姑娘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跳起来用力地扣球与拦网等,以此表征中国女排训练时的努力与勤奋。这两首插曲,一首表达国家荣誉,一首表达个体拼搏,它们所呈现的意义不尽相同。前者是带有胜利意义,而后者更多的是追寻胜利的过程,它提示人们要想为国家获得荣誉就必须努力拼搏。实际上,这是个体认同国家的一种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竞技体育与民族国家的共建:“女排精神”产生和传播的历史[J]. 李佳宝.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8(03)
[2]如何寻找“我们的东西”?——韩国大片建构民族认同的四个维度[J]. 洪宏.  文艺研究. 2017(09)
[3]集体记忆的重构与现代性的反思——以《南京大屠杀》《金陵十三钗》和《南京安魂曲》为例[J]. 洪治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10)
[4]庆典:集体记忆和社会认同[J]. 薛亚利.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5]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 贺金瑞,燕继荣.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6]重构国家、重新引导国家权力[J]. 鲍伯·杰索普,何子英.  求是学刊. 2007(04)



本文编号:3364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364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8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