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万籁鸣的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07:03

  本文关键词:万籁鸣的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以时间为轴,综述万籁鸣的动画电影的发展轨迹,再以鉴赏的角度对他的动画电影进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其动画电影艺术的蜕变,从风格的雏形到风格成熟的历程。 第一章,主要针对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与概括,,从而寻找到了对万籁鸣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并提炼了研究的创新点和重点,来以此实现本篇论文的研究价值。 第二章,主要研究万籁鸣对动画艺术的探索(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万籁鸣经过他早期艺术活动的摸索,从中领会到了动画电影艺术的制作流程。万籁鸣最初是以模仿欧美动画电影的模式,创作了一系列产品推广和幽默娱乐为主旨的动画短片。而随后在抗日战争爆发时期,万籁鸣紧跟时代的步伐,相继创作了一系列以抗日革命为题材的动画电影。尤其是黑白长片动画电影《铁扇公主》的诞生,开启了本土动画电影利用中国民族元素的风潮,使得世界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更加多元化,从而挽救了中国动画市场被欧美动画电影居于主导的僵局。随着国家解放战争时期的到来,国内的时局动乱迫使万籁鸣远赴香港继续追求本土动画电影的事业。而在此期间,虽然本土动画电影的事业仍得不到发展,但却让万籁鸣涉及到了真人电影中电影美术的领域,使得他掌握了更多电影艺术手法的实践经验,这也为日后本土动画电影事业的回归做了铺垫。 第三章,主要研究万籁鸣对中国本土动画电影艺术的推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时的文艺政策使艺术生机得以蓬勃发展,促成了动画电影机构与人员的快速集结,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本土动画电影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基础。万籁鸣作为导演除了创作一系列彩色短片动画电影以外,还创作一部大型长片彩色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由于这是一部艺术造诣极高的动画电影,所以本文以《大闹天宫》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主题与叙事在动画艺术中的表现手法;其二,在静态画面中的艺术表现手法,最后,动画影视语言的构成因素。通过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万籁鸣在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升华。 第四章,着重以推广万籁鸣的艺术思想在当代本土动画电影的交流与传播。通过提取万籁鸣在其动画电影作品中所灌溉养分,从中发现了他构建本土动画电影的内在模式,这有助于中国当代动画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艺术交流与推广。
【关键词】:万籁鸣 动画电影 艺术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5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9-10
  • 1.2 研究的现状10-11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1-13
  • 1.3.1 研究方法11
  • 1.3.2 研究思路11-13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重点13-14
  • 第二章 万籁鸣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探索与积淀14-32
  • 2.1 万籁鸣艺术道路的初探14-21
  • 2.1.1 万籁鸣的成长艺术环境14-17
  • 2.1.1.1 新时代的文化交融14-15
  • 2.1.1.2 中西之汇——上海艺术氛围对万籁鸣早期艺术思想的滋养15-17
  • 2.1.2 万籁鸣早期艺术活动的摸索17-21
  • 2.1.2.1 “动画梦之摇篮”的商务印书馆17-19
  • 2.1.2.2 以产品推广和幽默娱乐为主旨的早期动画短片19-21
  • 2.2 万籁鸣的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初起21-32
  • 2.2.1 霓虹之耀——“抗日救亡”系列动画21-29
  • 2.2.1.1 “抗日救亡”系列动画短片21-23
  • 2.2.1.2 四十年代的雏形之作——黑白长片动画电影《铁扇公主》23-29
  • 2.2.2 苦旅新机——万籁鸣在真人电影领域的拓展29-32
  • 第三章 万籁鸣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成熟与升华32-59
  • 3.0 文艺政策的调整与艺术生机的焕发32-33
  • 3.1 五十年代中国短片动画电影的高潮迭起33-34
  • 3.2 六十年代的巅峰之作——彩色长片动画电影《大闹天宫》34-59
  • 3.2.1 《大闹天宫》——主题的选定和叙事的方式34-36
  • 3.2.2 《大闹天宫》——静态画面语言之美36-55
  • 3.2.2.1 动画电影对民间艺术的借鉴与吸收37-45
  • 3.2.2.1.1 动画电影造型对民间艺术精髓的提炼38-43
  • 3.2.2.1.2 动画角色动作设计对舞台表演艺术的借鉴43-45
  • 3.2.2.2 动画电影语言对国画意境的追求与共融45-55
  • 3.2.2.2.1 动画电影的场景设计与国画构图若合一契46-48
  • 3.2.2.2.2 动画色彩与青绿山水用色的相辅相成48-52
  • 3.2.2.2.3 动画的线条意味与国画用笔韵味的异曲同工52-55
  • 3.2.3 《大闹天宫》——影视语言的构成因素55-59
  • 3.2.3.1 电影表现技术的采用——蒙太奇艺术手法55-57
  • 3.2.3.2 电影视听氛围的营造——声音的烘托57-59
  • 第四章 万籁鸣艺术思想对当代动画电影的影响与传播59-66
  • 4.1 70、80 年代至今的本土动画电影对万籁鸣的艺术思想的汲取59-63
  • 4.1.1 70、80 年代至今的本土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59-60
  • 4.1.2 万籁鸣艺术思想对当代本土动画电影的影响60-63
  • 4.2 当代本土动画电影在世界文化产业中的传播63-66
  • 4.2.1 万籁鸣的动画电影在世界文艺圈的交流63-64
  • 4.2.2 动画产业面向市场的推广——衍生产品链的商业价值64-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9-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元章;;重塑民族动画形象的艺术价值[J];包装工程;2010年16期

2 金天逸;中国动画学派的发轫成型和成熟[J];电影艺术;2004年01期

3 李飞雪;;试论中国动画的民族性[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08期


  本文关键词:万籁鸣的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38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9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