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帅电影的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21:14
本文关键词:王小帅电影的叙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生代导演开始在影坛崭露头角,他们的出现使得中国电影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王小帅作为第六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电影既有新生代电影导演在表现主题与叙事载体方面的共性,又带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在越来越商业化的创作环境中,王小帅仍有所坚持,他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生命和时代的独特认知。 本文以王小帅多年来的电影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电影叙事学为理论依据,从叙事主题、叙事语言、叙事策略来分析王小帅电影的叙事学。文章在绪论部分指出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大多研究者专注于研究王小帅的个人经历与作品内容,因此对王小帅电影的叙事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电影是一门集叙事与视听完美结合的艺术,一个好的叙事主题才能引起观影者的共鸣。王小帅电影的主题大都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他善于通过影片去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作品中的人物大多为社会底层的边缘人物,所以他的电影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本文将王小帅电影的主题归类为四种:先锋艺术家的焦虑与孤独、城市边缘人物的困境与失望、青春成长的迷茫与残酷、伦理道德的缺失与寻找。 电影语言涉及到视觉与听觉两大要素,画面的呈现不仅是影片技巧的应用,更是一种艺术魅力的创造,王小帅电影中的艺术魅力主要是通过独特的视听语言来展现的。他电影中的声音有对话、音乐、音响与字幕等。对话细腻的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音乐的运用渲染了影片氛围,音响效果突出了人物生存环境,字幕则更为直观地交代了影片的社会背景环境。王小帅的电影风格是纪实性的,他重复强调长镜头对历史时空的还原与再现,他的电影中有大量长镜头的使用,,如运动长镜头、变焦长镜头、固定长镜头、景深长镜头等。除了长镜头,王小帅还积极探索蒙太奇,如平行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复现蒙太奇等等。 叙事本身就是讲故事,一个好的叙事作品通常考验的是导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它以最好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就涉及到电影的叙事策略。电影的叙事策略包括讲述视角、人物行动、细节展现、时间空间与结构设计等等,本文就以这些视点展开叙述王小帅电影的叙事策略。 纵观王小帅的电影作品,通过对其电影叙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影的商业潮流中,王小帅依然坚持自己最初的态度,他的电影毫不矫饰,以真挚的叙事风格在日益商业化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关键词】:王小帅导演 叙事主题 叙事语言 叙事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1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2
- 1.1 选题背景10
- 1.2 王小帅电影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2 王小帅电影的叙事主题12-24
- 2.1 先锋艺术家的焦虑与迷失12-16
- 2.1.1 《冬春的日子》:疏离的世界13
- 2.1.2 《极度寒冷》:孤独的承受13-15
- 2.1.3 《梦幻田园》:焦虑的梦境15-16
- 2.2 城市边缘人物的艰难生活16-19
- 2.2.1 《扁担姑娘》:河畔的流浪者16-17
- 2.2.2 《十七岁的单车》:成长不能承受之痛17-18
- 2.2.3 《二弟》:漂泊的命运18-19
- 2.3 青春成长的迷茫与残酷19-21
- 2.3.1 《青红》:无力的反抗19-20
- 2.3.2 《我 11》:成人世界的窥探20-21
- 2.4 伦理道德的缺失与寻找21-24
- 2.4.1 《左右》:情与理的徘徊21-22
- 2.4.2 《日照重庆》:沉重的救赎22-24
- 3 王小帅电影的叙事语言24-38
- 3.1 影片声音24-30
- 3.1.1 人声24-27
- 3.1.2 音乐27-28
- 3.1.3 音响28-30
- 3.1.4 字幕30
- 3.2 影片镜头30-35
- 3.2.1 长镜头的语意表达30-33
- 3.2.2 蒙太奇的镜头组接33-35
- 3.3 影片色彩35-38
- 3.3.1 沉重的冷色基调35-36
- 3.3.2 鲜明的色彩对比36-38
- 4 王小帅电影的叙事策略38-50
- 4.1 视角38-40
- 4.1.1 人称叙事视角38-39
- 4.1.2 非人称叙事视角39-40
- 4.2 人物40-41
- 4.3 细节41-42
- 4.4 时间42-43
- 4.4.1 放映时间42-43
- 4.4.2 虚构时间43
- 4.4.3 观众体验时间43
- 4.5 空间43-46
- 4.5.1 街道与房屋44
- 4.5.2 河流与车44-46
- 4.6 结构46-50
- 4.6.1 因果式线性结构46-47
- 4.6.2 回环式套层结构47
- 4.6.3 交织式对比结构47-50
- 余论50-52
- 致谢52-54
- 参考文献54-56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震;放大镜下的黑白人生──《冬春的日子》随想[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2 俞洁;;漂流的青春——关于《青红》[J];当代电影;2006年02期
3 刘瑞红;江霄;;浅论王小帅导演的电影风格[J];电影文学;2012年06期
4 王小帅 ,李韧;无语地反抗 王小帅谈《青红》[J];电影艺术;2005年05期
5 王小帅;刘小磊;;“左右”相合以为爱 王小帅访谈[J];电影艺术;2008年03期
6 万丽娅;;论王小帅电影的空间意识[J];电影文学;2013年23期
7 杜娟;周志强;;论王小帅电影镜头语言风格之转变(上)[J];电影评介;2013年10期
8 王运卿;“第六代”电影导演的研究综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聂伟;;当代都市电影与民间欲望漂流:王小帅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程青松;王小帅的电影之旅[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王小帅电影的叙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