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孩子王》的影像寓言

发布时间:2021-10-19 02:48
  《孩子王》是典型的具有东方审美旨趣的影片,题材内容以文化反思为主体,影像风格含蓄克制又富有诗意。陈凯歌有意将其处理为具有隐喻性质的影像寓言,表达对历史文化这一宏大命题的哲学思考,同时诉说同代人的自我意识。从内容上,知青老杆短暂的教书生涯是影片一个完整的能指,所对应的是语义复杂的历史文化的所指,而风格化的视听语言背后,激发了画面、声音的表意潜能,开辟了影片的寓言空间。 

【文章来源】:视听. 2020,(1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历史经验的表述
    (一)历史暴力的书写
    (二)历史循环哲理
二、文化反思与批判
    (一)批判压抑的文化氛围
    (二)反思传统文化的权威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城《孩子王》的影像叙述[J]. 傅明根.  电影文学. 2010(01)
[2]第五代与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J]. 张颐武.  当代电影. 2005(03)
[3]少年的诗篇——陈凯歌电影论[J]. 陈墨.  创作评谭. 1998(02)
[4]他叫陈凯歌[J]. 谢园.  当代电影. 1993(01)
[5]《孩子王》戛纳答问[J]. 李彤.  当代电影. 1988(06)
[6]从前有块红土地[J]. 郑洞天.  当代电影. 1988(01)
[7]《孩子王》纷说——充满了文化哲学的意味[J]. 吴予敏.  电影艺术. 1988(02)
[8]陈凯歌谈《孩子王》[J]. 陈晓光.  电影评介. 1987(11)



本文编号:3444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44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