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起电影意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08:25
被学术界称为“五代半导演”的霍建起以鲜明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影坛中独树一帜,他的独特性尤其体现在对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意境美”的推崇与追求上。投入创作前,独特的成长背景与生活经历、丰厚的美术功底与电影经验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切认同使霍建起在继承一至四代导演意境品格的基础上,将五六代导演的创作经验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创作实践中,霍建起又通过有内蕴的物质构成、有意味的镜语表现、散文化的叙事言说三维合力完成了对电影意境的立体创构。物质构成中“景”“人”“事”物”相辅相成;镜语表现中镜头、色彩、声音水乳交融;叙事言说中第一人称视点与现实回忆交替叙事相得益彰,共同建构起霍建起电影既具个人风采又显民族特色的美学品格。从美学品格的呈现上来透视,霍建起的电影意境总是呈现出“优美阴柔”贯穿始终、“有我”“无我”双行并重的姿态。站在电影审美与发展的角度上审视,霍建起的电影意境又显然存在着美学品格单一与思辨色彩缺席等症结。但这并不能遮盖其重大现世价值的展现。霍建起在电影中对意境的融入为民族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启示:在全球化趋势日益蔓延、消费文化日渐当道的现代社会,中国电影若想谋求长...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与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意境概念的历时考索
0.2.2 电影意境的理论溯源
0.2.3 霍建起电影意境研究综述
0.3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0.3.1 创新点
0.3.2 研究方法
1 生活、艺术、文化:意境追求的探源
1.1 意境追求在历代导演中的流变
1.1.1 前四代的一脉相承
1.1.2 第五代的全新嬗变
1.1.3 第六代的断裂疏离
1.1.4 霍建起的重新黏合
1.2 霍建起电影的意境追求成因
1.2.1 独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
1.2.2 深厚的美术基础和电影经验
1.2.3 深切的传统继承和文化认同
2 物质、镜语、叙事:意境的立体创构
2.1 有内蕴的物质构成
2.1.1 古朴自然之景
2.1.2 淳朴素雅之人
2.1.3 平淡感人之事
2.1.4 意蕴饱满之物
2.2 有意味的镜语表现
2.2.1 冷静从容的镜头
2.2.2 丰富隽永的色彩
2.2.3 浪漫抒情的人声
2.2.4 弥淳悠远的音乐
2.2.5 自然空灵的音响
2.3 散文化的叙事言说
2.3.1 第一人称视点叙述:情感召唤
2.3.2 现实回忆交叉叙事:哲思渗透
3 阴柔优美、有我无我:意境品格的归结
3.1 贯穿始终的“阴柔优美”
3.1.1 小巧幽深壮其轻柔之质
3.1.2 虚无寂远造其静美之韵
3.2 双行并重的“有我无我”
3.2.1 “以我观物”表现真挚情感
3.2.2 “以物观物”再现真切自然
4 局限省思、现世启示:意境的理性审视
4.1 “美与善”中的困局
4.1.1 唯美影像背后美学品格的单一
4.1.2 温情主题之下思辨色彩的缺席
4.2 “民族化”中的启迪
4.2.1 独特性的宣扬:寻求民族话语的重建
4.2.2 普适性的建构:呼唤诗意审美的复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霍建起电影中的生命意识探析[J]. 秦洁. 电影文学. 2016(10)
[2]平民人文视角:浅析霍建起电影创作风格[J]. 田华. 电影文学. 2016(01)
[3]电影《暖》的诗意美学风格思考[J]. 张隽. 电影文学. 2015(23)
[4]意义产生于善与悲悯——霍建起导演访谈录[J]. 霍建起,田卉群. 当代电影. 2014(12)
[5]缱绻缠绵的人文传统——霍建起电影的文化与美学[J]. 张斌宁. 当代电影. 2014(12)
[6]论电影《那人 那山 那狗》的意境美学[J]. 唐源. 大众文艺. 2014(17)
[7]电影《萧红》人物性格分析[J]. 赵晓玲. 大众文艺. 2013(23)
[8]《萧红》:别样唯美的传记片[J]. 张燕. 当代电影. 2013(04)
[9]意境与影像:电影《暖》解析[J]. 白丽娜. 电影文学. 2013(03)
[10]不一样的“空气”——试论《秋之白华》的风格特征[J]. 田卉群. 电影艺术. 2011(04)
博士论文
[1]叙事学视域下的中国电影意境研究[D]. 刘思.上海戏剧学院 2015
[2]意境的现代阐释[D]. 王海铝.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二十年,温暖如初[D]. 戴若英.贵州师范大学 2017
[2]霍建起电影的美学特征探究[D]. 路尚臻.长安大学 2016
[3]柔美之境中的温情人生[D]. 孙晗丹.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霍建起电影影像的情感表达[D]. 王丽娟.陕西师范大学 2013
[5]中国当代“诗电影”审美价值选择[D]. 范玲.西南大学 2013
[6]霍建起电影研究[D]. 刘磊.山西大学 2012
[7]中国现代美学中“意象”、“意境”概念的演变[D]. 杨晨.四川师范大学 2009
[8]霍建起诗意电影论[D]. 刘云.河北师范大学 2009
[9]中国电影意境研究[D]. 杨文秀.兰州大学 2008
[10]“意境”美学在中国内地电影中的营造与嬗变[D]. 陶然.贵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50727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与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意境概念的历时考索
0.2.2 电影意境的理论溯源
0.2.3 霍建起电影意境研究综述
0.3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0.3.1 创新点
0.3.2 研究方法
1 生活、艺术、文化:意境追求的探源
1.1 意境追求在历代导演中的流变
1.1.1 前四代的一脉相承
1.1.2 第五代的全新嬗变
1.1.3 第六代的断裂疏离
1.1.4 霍建起的重新黏合
1.2 霍建起电影的意境追求成因
1.2.1 独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
1.2.2 深厚的美术基础和电影经验
1.2.3 深切的传统继承和文化认同
2 物质、镜语、叙事:意境的立体创构
2.1 有内蕴的物质构成
2.1.1 古朴自然之景
2.1.2 淳朴素雅之人
2.1.3 平淡感人之事
2.1.4 意蕴饱满之物
2.2 有意味的镜语表现
2.2.1 冷静从容的镜头
2.2.2 丰富隽永的色彩
2.2.3 浪漫抒情的人声
2.2.4 弥淳悠远的音乐
2.2.5 自然空灵的音响
2.3 散文化的叙事言说
2.3.1 第一人称视点叙述:情感召唤
2.3.2 现实回忆交叉叙事:哲思渗透
3 阴柔优美、有我无我:意境品格的归结
3.1 贯穿始终的“阴柔优美”
3.1.1 小巧幽深壮其轻柔之质
3.1.2 虚无寂远造其静美之韵
3.2 双行并重的“有我无我”
3.2.1 “以我观物”表现真挚情感
3.2.2 “以物观物”再现真切自然
4 局限省思、现世启示:意境的理性审视
4.1 “美与善”中的困局
4.1.1 唯美影像背后美学品格的单一
4.1.2 温情主题之下思辨色彩的缺席
4.2 “民族化”中的启迪
4.2.1 独特性的宣扬:寻求民族话语的重建
4.2.2 普适性的建构:呼唤诗意审美的复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霍建起电影中的生命意识探析[J]. 秦洁. 电影文学. 2016(10)
[2]平民人文视角:浅析霍建起电影创作风格[J]. 田华. 电影文学. 2016(01)
[3]电影《暖》的诗意美学风格思考[J]. 张隽. 电影文学. 2015(23)
[4]意义产生于善与悲悯——霍建起导演访谈录[J]. 霍建起,田卉群. 当代电影. 2014(12)
[5]缱绻缠绵的人文传统——霍建起电影的文化与美学[J]. 张斌宁. 当代电影. 2014(12)
[6]论电影《那人 那山 那狗》的意境美学[J]. 唐源. 大众文艺. 2014(17)
[7]电影《萧红》人物性格分析[J]. 赵晓玲. 大众文艺. 2013(23)
[8]《萧红》:别样唯美的传记片[J]. 张燕. 当代电影. 2013(04)
[9]意境与影像:电影《暖》解析[J]. 白丽娜. 电影文学. 2013(03)
[10]不一样的“空气”——试论《秋之白华》的风格特征[J]. 田卉群. 电影艺术. 2011(04)
博士论文
[1]叙事学视域下的中国电影意境研究[D]. 刘思.上海戏剧学院 2015
[2]意境的现代阐释[D]. 王海铝.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二十年,温暖如初[D]. 戴若英.贵州师范大学 2017
[2]霍建起电影的美学特征探究[D]. 路尚臻.长安大学 2016
[3]柔美之境中的温情人生[D]. 孙晗丹.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霍建起电影影像的情感表达[D]. 王丽娟.陕西师范大学 2013
[5]中国当代“诗电影”审美价值选择[D]. 范玲.西南大学 2013
[6]霍建起电影研究[D]. 刘磊.山西大学 2012
[7]中国现代美学中“意象”、“意境”概念的演变[D]. 杨晨.四川师范大学 2009
[8]霍建起诗意电影论[D]. 刘云.河北师范大学 2009
[9]中国电影意境研究[D]. 杨文秀.兰州大学 2008
[10]“意境”美学在中国内地电影中的营造与嬗变[D]. 陶然.贵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50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5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