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红色纪录片创作中无人机航拍应用策略研究 ——以毕业设计《看见新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7 09:05
  红色纪录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历史特殊性产物,其并不属于纪录片某一类型的范畴,而是关于红色革命历史这一类题材纪录片的一个集合体,它既有纪录片的共性特征,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红色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对于展现我国特殊的历史与国情而言,是十分必要的。红色纪录片的创作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民众了解红色革命历史的重要途径,更是启迪民众,呼唤民众爱国热情的重要方式。对于红色纪录片的理论研究,学术界经常召开相关会议,探讨红色纪录片的发展问题,在业界,许多电视台和影视公司会定期制作和播出高质量的红色纪录片。红色纪录片的创作发展与影视科技紧密相连,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给红色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活力。无人航拍机的技术不断突破,轻型化、便捷性、稳定性、超高清等优势日益凸显出来,无人航拍机搭载平台的成熟也基本能够解决飞行中画面的稳定性问题,GPS定位在无人航拍机中的应用更是让拍摄者从“迷茫”中走出来,带给红色纪录片创作者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无人机航拍在红色纪录片中被运用的同时,也存在运用程度不足和运用技巧不精等问题,如今,如何更好地在红色纪录片中运用无人机航拍就成了一个亟待解...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红色纪录片创作中无人机航拍应用策略研究 ——以毕业设计《看见新县》为例


不同景别下的无人机航拍杜鹃花镜头,从左至右,景别不断增大

视角,干部,大别山,学院


┚低肥保?颐遣唤雠纳懔烁╊?低罚??且也拍摄了很多倾斜视角的画面,这些倾斜视角的画面让画面中的群山和建筑物更加有造型感,也更加有活力,并不像俯拍镜头下建筑物的“呆板”。在拍摄大别山干部学院时,我们也拍摄了很多水平镜头,这种镜头很符合人们的观看习惯,也便于受众理解和接受画面信息,更加具有亲近感。突破航拍俯瞰论,合理使用其他视角,并不是让拍摄者放弃使用俯瞰视角的航拍画面,俯瞰视角依然具有展现宏阔景观的效果,无论采用哪种拍摄视角,都需要创作者事先综合考虑,并且具有后期剪辑意识。(a)(b)(c)图3-2不同视角下的大别山干部学院,从左至右依次为:鸟瞰视角、平视视角、倾斜视角3.适时低空拍摄,缩短传受双方心理距离无人机航拍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灵活运动,能够在不同的高度下拍摄画面,纪录片创作者们利用高空拍摄的画面给人一种神往和新奇的感受,让观众获得了新鲜感,起到了吸引观众观看的目的。无论是纪录片《看见台湾》还是纪录片《航拍西藏》《航拍中国》《航拍城市24小时》等等,其中都大量使用了高空拍摄的大全景画面,尤其是在《看见台湾》中的航拍画面的运用上,几乎全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呈现,画面十分的宏阔壮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缺少高低空的灵活变化。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央视新闻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航拍:武汉疫情阻击战的24小时》中则大为不同,在这部纪录片中同样全部使用了无人机航拍画面,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片中出现了大量的低空飞行和室内飞行的画面,其中有低空水平拍摄在疫情下打扫街道卫生的环卫工人,也有高速路口防疫人员正在给车辆驾驶人员测量体温的近距离低空拍摄画面,还有超市内部

新县,主席,纪录片,声音


展示。在鄂豫皖苏区革命英雄纪念馆外,我们同样对于在广场和小山上向游客展览的军事飞机和迫击炮车等物件进行了低空飞行拍摄,尤其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在拍摄时对其进行了低空和高空的结合拍摄,能够让观众近距离的观看到这么珍贵的历史物件。一部红色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在运用无人机航拍作为拍摄手段的情况下,创作者就应该考虑到无人机航拍的“高低姿态”,哪些地方需要高空俯拍,哪些地方需要低空拍摄,这也是影响纪录片成片质量好坏的因素,需要创作者提前考虑周全,在创作之前做好计划。(a)(b)图3-3习近平主席考察过的新县田铺大湾,从左至右依次为:低空航拍、高空航拍(三)声音运用人们对于声音的认识随着纪录片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声音的呈现形式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声音的种类也各不相同,在纪录片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认为画面的拍摄和制作比较复杂,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声音的创作要远比画面的创作要复杂得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航拍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J]. 王吉庆.  新闻传播. 2019(02)
[2]浅论无人机航拍的镜头语言和美学价值[J]. 董婷婷.  新闻世界. 2018(12)
[3]无人机航拍摄影带来的全新视角及优势分析[J]. 张茂.  中国报业. 2018(21)
[4]谨防无人机摄影的误区[J]. 刘军.  青年记者. 2018(21)
[5]探析航拍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J]. 李建皓.  传媒论坛. 2018(14)
[6]从《航拍中国》看航拍纪录片的拍摄技巧[J]. 汪鹤挺.  西部广播电视. 2018(13)
[7]航拍纪录片的多维度视角创新及思考——以《航拍中国》的四大维度为例[J]. 杨艳.  青年记者. 2018(15)
[8]无人机航拍与纪录片的影像创意探讨[J]. 陈海.  西部广播电视. 2018(10)
[9]创新VR手段 弘扬红色文化——以VR纪录片《红色记忆》为例[J]. 刘何雁.  现代视听. 2018(05)
[10]论无人机航拍在电视节目中的灵活运用[J]. 吕国君.  电视指南. 2018(09)

硕士论文
[1]红色纪录片的创作特色与传播策略研究[D]. 张萌.河南大学 2018
[2]无人机航拍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研究[D]. 刘旭霞.广西大学 2018
[3]无人机航拍的镜头语言在城市宣传片中的运用探索[D]. 李可旻.广州大学 2018
[4]试论无人机航拍画面的形式美感[D]. 陈玉臻.浙江大学 2018
[5]无人机航拍影像的创作方法研究[D]. 吴刚.南京艺术学院 2018
[6]电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叙事研究[D]. 刘洵君.湖南大学 2018
[7]浅析航拍机的历史与在摄影中的应用[D]. 朱若霖.上海师范大学 2017
[8]地域符号、红色语境与文化意涵[D]. 王力成.浙江师范大学 2016
[9]探析抗战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技巧[D]. 王彤宇.河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61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61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0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