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人物纪录片叙事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13:30
人物纪录片是一门记录现实生活的影像艺术,它以人物为表现主体,侧重于对人的表现,通过人物故事给观众传达人文精神和价值。回顾人物纪录片的发展,我们发现不同时期的人物纪录片都会出现不同的叙事特征,并且这些叙事特征也会产生影响深远的人物纪录片作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以及不断地对纪实影片的吸收和借鉴,人物纪录片跟随时代的步伐呈现出大众、多元的发展趋势。在题材上更加广泛;在叙事理念上,实现了各种理念相包容;在叙事方法上,更为灵活、自由,不断变化更新,融入了新的纪实手法和新思想,实现了记录与艺术叙事的完美结合,从而使人物纪录片衍生出新的叙事特征,促进人物纪录片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笔者将结合新世纪以来的人物纪录片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调研法,查阅相关书籍,并结合图书馆、数据库和相关资料,运用分析和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加工,找出本文关于人物纪录片叙事特征研究所需要的要素。运用实验研究法,把新世纪以来的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特征,应用到毕业作品中,在实际的操作实验中体会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特点,使之成为支撑论文观点的重要因素,进而完成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特征的研究。本论文分为六...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物纪录片概述
第一节 人物纪录片的界定及叙事
一、人物纪录片的界定
二、人物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形态
第二节 人物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一、大众化的亲民特质
二、民族化视角凸显中国符号
三、日常化的诗意与美感
四、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景观
第二章 人物纪录片叙事元素
第一节 视角直达主题
第二节 现场的存在是叙事结构的基础
第三节 情节元素营造戏剧性
第四节 写实与写意镜头辩证存在
第三章 新世纪人物纪录片叙事特征
第一节 “寓教于美”的多元化表现
一、以真传情的人物口述
二、用“陌生化”雕琢生活
三、“情绪线”作为叙事主线
第二节 “个体关照”的主题呈现
一、独特的人物符号展现
二、“以小见大”的微观叙事
三、平民化视角成为热点
第三节 “艺术真实”的故事化倾向
一、多类型的叙事结构
二、视听语言的叙事与表意
三、情节技巧的戏剧化处理
第四节 “电影画风”的审美借鉴
一、适度的情景再现
二、“电影画风”的艺术借鉴
第四章 毕业作品《随玉而安》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通过时间强化叙事的故事性
一、倒叙式叙事时间推进故事发展
二、叙事时长呈现叙事主题
第二节 多层次展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一、单线结构构成人物“骨骼”
二、故事化叙事勾勒人物“线条”
三、特写镜头注入人物“血液”
第三节 通过影像叙事升华作品主题
一、蒙太奇组接突出叙事心理
二、长镜头运用构建真实感
三、画面元素构建叙事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叙事策略[J]. 窦璐璐. 现代视听. 2016(09)
[2]2015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 张同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5)
[3]浅析纪录片的叙事——以《归途列车》为例[J]. 张小玉. 新闻研究导刊. 2016(07)
[4]纪录片,最真实的戏剧——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与故事性[J]. 张驰,张慨. 艺术科技. 2015(01)
[5]碎片化叙事在纪录片创作领域的兴起——《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时节》的文本分析[J]. 沙向明.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4(04)
[6]浅析中国纪录片大众化的表现特征[J]. 朱嘉琪,洪杨.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03)
[7]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策略解读[J]. 陈一雷.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8]纪录片“真实再现”的艺术手法探析[J]. 赵骅. 媒体时代. 2013(09)
[9]新时代人文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J]. 任盼. 西部广播电视. 2013(09)
[10]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J]. 刘硕.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6)
硕士论文
[1]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分析[D]. 冯佳璐.四川师范大学 2016
[2]纪录片《牟雕》的创作思考[D]. 张舒宇.辽宁大学 2016
[3]人物纪录片的创作研究[D]. 徐瑶.浙江传媒学院 2015
[4]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D]. 何莹莹.山东师范大学 2015
[5]叙事艺术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研究[D]. 沈芳逸.山东师范大学 2015
[6]消费文化时代下人文纪录片创作研究[D]. 李春朋.山东师范大学 2015
[7]论国内纪录片创作中的数字技术应用[D]. 邓高锋.湖南大学 2014
[8]新纪录·新平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转向[D]. 张嫘.吉林大学 2014
[9]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D]. 王雪晴.辽宁大学 2013
[10]纪录片题材选择研究[D]. 王鹏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61701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物纪录片概述
第一节 人物纪录片的界定及叙事
一、人物纪录片的界定
二、人物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形态
第二节 人物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一、大众化的亲民特质
二、民族化视角凸显中国符号
三、日常化的诗意与美感
四、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景观
第二章 人物纪录片叙事元素
第一节 视角直达主题
第二节 现场的存在是叙事结构的基础
第三节 情节元素营造戏剧性
第四节 写实与写意镜头辩证存在
第三章 新世纪人物纪录片叙事特征
第一节 “寓教于美”的多元化表现
一、以真传情的人物口述
二、用“陌生化”雕琢生活
三、“情绪线”作为叙事主线
第二节 “个体关照”的主题呈现
一、独特的人物符号展现
二、“以小见大”的微观叙事
三、平民化视角成为热点
第三节 “艺术真实”的故事化倾向
一、多类型的叙事结构
二、视听语言的叙事与表意
三、情节技巧的戏剧化处理
第四节 “电影画风”的审美借鉴
一、适度的情景再现
二、“电影画风”的艺术借鉴
第四章 毕业作品《随玉而安》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通过时间强化叙事的故事性
一、倒叙式叙事时间推进故事发展
二、叙事时长呈现叙事主题
第二节 多层次展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一、单线结构构成人物“骨骼”
二、故事化叙事勾勒人物“线条”
三、特写镜头注入人物“血液”
第三节 通过影像叙事升华作品主题
一、蒙太奇组接突出叙事心理
二、长镜头运用构建真实感
三、画面元素构建叙事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叙事策略[J]. 窦璐璐. 现代视听. 2016(09)
[2]2015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 张同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5)
[3]浅析纪录片的叙事——以《归途列车》为例[J]. 张小玉. 新闻研究导刊. 2016(07)
[4]纪录片,最真实的戏剧——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与故事性[J]. 张驰,张慨. 艺术科技. 2015(01)
[5]碎片化叙事在纪录片创作领域的兴起——《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时节》的文本分析[J]. 沙向明.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4(04)
[6]浅析中国纪录片大众化的表现特征[J]. 朱嘉琪,洪杨.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03)
[7]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策略解读[J]. 陈一雷.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8]纪录片“真实再现”的艺术手法探析[J]. 赵骅. 媒体时代. 2013(09)
[9]新时代人文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J]. 任盼. 西部广播电视. 2013(09)
[10]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J]. 刘硕.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6)
硕士论文
[1]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分析[D]. 冯佳璐.四川师范大学 2016
[2]纪录片《牟雕》的创作思考[D]. 张舒宇.辽宁大学 2016
[3]人物纪录片的创作研究[D]. 徐瑶.浙江传媒学院 2015
[4]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D]. 何莹莹.山东师范大学 2015
[5]叙事艺术在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研究[D]. 沈芳逸.山东师范大学 2015
[6]消费文化时代下人文纪录片创作研究[D]. 李春朋.山东师范大学 2015
[7]论国内纪录片创作中的数字技术应用[D]. 邓高锋.湖南大学 2014
[8]新纪录·新平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转向[D]. 张嫘.吉林大学 2014
[9]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D]. 王雪晴.辽宁大学 2013
[10]纪录片题材选择研究[D]. 王鹏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61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6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