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与超越——大流动背景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日常生活的双向书写
发布时间:2021-11-19 21:56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与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中国逐渐进入大规模的"流动社会"。大流动背景下,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日常生活内外视角的双向书写中,城市和乡村成为其影像表达的一体两面,并且随着内外视角之间的转化,形成单向性焦虑的生成与消解,双向性流动中传统的断裂与延续以及镜像的他者与自我的多重叙事层次,不同的书写主体都力图从日常生活本身出发寻求对其超越的可能。
【文章来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塔洛》剧照
这种“软性处理”方式,一方面表现在基于流动所带来的碎片式生活经历以及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上,因为流动与双向融合所带来的情感裂痕和个人困境,在双向书写中表现为试图在不可逆的整体断裂的情况之下,依赖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智慧来化解焦虑,弥补情感裂痕,以实现对当下日常生活困境的超越。《幸运的星》中借用摩梭人“天上的燕鹅也要在地上做窝”的民族谚语,给在城市里开阔了眼界但最终又回到泸沽湖的摩梭姑娘都玛,一个民族文化心理上的解释;《屋顶上的马奶节》通过在城市举办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马奶节,来缓和额才吉和娜仁托娅紧张的夫妻关系,在这一传统节日的筹备和举行过程中,代表需要被批判和反思的城市生活状态的琪琪格被排除在外,额才吉最终逐渐重拾传统文化认同,回归家庭;《米花之味》则是在傣族服饰的重新缝制,舞蹈的温习排练等传统生活仪式的举行中,完成对母亲叶喃和女儿喃湘露之间的创伤抚慰与情感裂痕弥合(图2)。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以城市为主的生活空间的重新结构上,因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流动中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游牧者”试图在城市生活空间中重建一个与传统紧密相关,带有“乡村”文化特征的生活空间,以应对这一“两难境地”,在具体的影像呈现上,主要是建构具有少数民族文化典型特征的日常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马冬梅,李吉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7)
[2]游牧者:流动时代个体的生活叙事——基于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思想[J]. 郭璐. 理论界. 2018(11)
[3]静观与悉听——影片《老狗》美学刍议[J]. 郑大里. 西藏艺术研究. 2018(03)
[4]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J]. 段成荣,刘涛,吕利丹.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9)
[5]生与死,简与繁 访《清水里的刀子》导演王学博[J]. 王学博,叶航,周天一.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7(03)
[6]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J]. 曹锦清,刘炳辉. 东南学术. 2016(06)
[7]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J]. 段成荣,肖锐,王伊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6)
[8]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主位”电影创作研究[J]. 朱靖江. 民族艺术研究. 2015(06)
[9]生命历程与日常生活:大流动时代的乡村家庭与个人[J]. 周永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10]“后新时期”与日常生活的结构性位置[J]. 乔焕江. 文艺理论研究. 2013(06)
本文编号:3505946
【文章来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塔洛》剧照
这种“软性处理”方式,一方面表现在基于流动所带来的碎片式生活经历以及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上,因为流动与双向融合所带来的情感裂痕和个人困境,在双向书写中表现为试图在不可逆的整体断裂的情况之下,依赖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智慧来化解焦虑,弥补情感裂痕,以实现对当下日常生活困境的超越。《幸运的星》中借用摩梭人“天上的燕鹅也要在地上做窝”的民族谚语,给在城市里开阔了眼界但最终又回到泸沽湖的摩梭姑娘都玛,一个民族文化心理上的解释;《屋顶上的马奶节》通过在城市举办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马奶节,来缓和额才吉和娜仁托娅紧张的夫妻关系,在这一传统节日的筹备和举行过程中,代表需要被批判和反思的城市生活状态的琪琪格被排除在外,额才吉最终逐渐重拾传统文化认同,回归家庭;《米花之味》则是在傣族服饰的重新缝制,舞蹈的温习排练等传统生活仪式的举行中,完成对母亲叶喃和女儿喃湘露之间的创伤抚慰与情感裂痕弥合(图2)。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以城市为主的生活空间的重新结构上,因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流动中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游牧者”试图在城市生活空间中重建一个与传统紧密相关,带有“乡村”文化特征的生活空间,以应对这一“两难境地”,在具体的影像呈现上,主要是建构具有少数民族文化典型特征的日常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马冬梅,李吉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7)
[2]游牧者:流动时代个体的生活叙事——基于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思想[J]. 郭璐. 理论界. 2018(11)
[3]静观与悉听——影片《老狗》美学刍议[J]. 郑大里. 西藏艺术研究. 2018(03)
[4]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J]. 段成荣,刘涛,吕利丹.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9)
[5]生与死,简与繁 访《清水里的刀子》导演王学博[J]. 王学博,叶航,周天一.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7(03)
[6]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J]. 曹锦清,刘炳辉. 东南学术. 2016(06)
[7]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J]. 段成荣,肖锐,王伊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6)
[8]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主位”电影创作研究[J]. 朱靖江. 民族艺术研究. 2015(06)
[9]生命历程与日常生活:大流动时代的乡村家庭与个人[J]. 周永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10]“后新时期”与日常生活的结构性位置[J]. 乔焕江. 文艺理论研究. 2013(06)
本文编号:3505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50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