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纪录片对集体记忆的影像建构研究 ——兼谈毕业作品《记忆的微光》
发布时间:2021-12-17 14:20
新史学的转向让人们开始将目光从“史实”投向“史识”,这是将历史置身于更复杂的大环境下进行研究,不再将其禁锢于冰冷的数据当中。口述历史作为史料搜集的新方式之一,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开始走入大众视野的。随着视听手段的不断丰富,口述历史与影像的结合成为了一种必然,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口述人讲述内容得以原汁原味地呈现。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诞生让观众不只是关注历史事件本身,而且更关注历史事件为当事人留下了怎样的记忆和影响,这些经过岁月积淀或许“失真”的记忆也该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口述历史纪录片中呈现的个体记忆是集体记忆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记忆的保存经过了物传、口传、文传、音传和像传这几个阶段,记忆的代代相传是自我认知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影像化作品已经成为了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当个体记忆经由媒介传播上升为集体记忆时,就会对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从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创作角度出发,以当下口述历史纪录片和毕业作品《记忆的微光》为研究对象,探讨口述历史纪录片讲述内容对集体记忆的影像化建构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口述历史”、“集体记...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1.中西方口述历史发展的研究梳理
2.关于口述历史纪录片的文献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口述历史纪录片与集体记忆概述
(一)口述历史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二)集体记忆的概念界定
(三)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二、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创作特征
(一)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1.以“内视角”为主的叙事视角
2.以“平行结构”为主的叙事结构
(二)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视听表达
1.以“纪实画面”为主的视觉呈现
2.以“口述”为主的听觉表现
(三)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原生态性、文献性、人文性
三、口述历史纪录片对集体记忆的介入
(一)记忆的微光:记忆——遗忘
(二)个体记忆作为集体记忆的“眺望点”
(三)集体记忆的再现与建构
四、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表达困境
(一)口述者的记忆偏差影响历史真实
(二)影像时空塑造的局限
(三)主观性对呈现影像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毕业作品《记忆的微光》策划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述历史在人文历史纪录片中的作用[J]. 刘丹阳. 传媒. 2019(15)
[2]口述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的叙事技巧[J]. 刘明. 北方传媒研究. 2019(02)
[3]纪录片的口述表达与集体记忆的受众认同[J]. 陈文育,张晓婷. 电影文学. 2019(05)
[4]全媒体视域下中国口述体纪录片的发展探析[J]. 周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04)
[5]电视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特征探析[J]. 徐驰. 青年记者. 2018(23)
[6]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历史价值——以《“失落的历史”——南侨机工(1939)》为例[J]. 赵卉心. 文化产业. 2018(06)
[7]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J]. 谢珍,岳筱宁. 数字传媒研究. 2018(02)
[8]历史在文本转译过程中的消解与重构——基于口述历史纪录片采访文本和剪辑脚本的对比研究[J]. 王家乾. 艺术评论. 2018(01)
[9]记忆的微光的社会学分析——兼评阿莱达·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 刘亚秋. 社会发展研究. 2017(04)
[10]浅析纪录片在高校口述历史教育中的实践与路径选择[J]. 余传友.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硕士论文
[1]口述体纪录片的影像表达路径[D]. 刘九洲.贵州民族大学 2019
[2]NHK士兵证言系列口述历史纪录片叙事研究[D]. 赵子薇.河北大学 2019
[3]山西口述历史纪录片发展研究[D]. 张亚煜.山西大学 2017
[4]抗战题材纪录片的历史记忆再现与国族认同研究[D]. 谢维杨.云南师范大学 2017
[5]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口述历史纪录片研究[D]. 赵璟一.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论口述史纪录片构建的历史真实与政治诉求[D]. 赵蕊.东北师范大学 2014
[7]口述历史纪录片《大鲁艺》的叙事研究[D]. 谢易桐.西北大学 2013
[8]影像记忆:口述历史的介入[D]. 唐崇维.华中师范大学 2013
[9]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研究[D]. 吴甜.陕西师范大学 2013
[10]从文字文献到影像口述[D]. 朱伟.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0300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1.中西方口述历史发展的研究梳理
2.关于口述历史纪录片的文献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口述历史纪录片与集体记忆概述
(一)口述历史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二)集体记忆的概念界定
(三)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二、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创作特征
(一)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1.以“内视角”为主的叙事视角
2.以“平行结构”为主的叙事结构
(二)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视听表达
1.以“纪实画面”为主的视觉呈现
2.以“口述”为主的听觉表现
(三)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原生态性、文献性、人文性
三、口述历史纪录片对集体记忆的介入
(一)记忆的微光:记忆——遗忘
(二)个体记忆作为集体记忆的“眺望点”
(三)集体记忆的再现与建构
四、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表达困境
(一)口述者的记忆偏差影响历史真实
(二)影像时空塑造的局限
(三)主观性对呈现影像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毕业作品《记忆的微光》策划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述历史在人文历史纪录片中的作用[J]. 刘丹阳. 传媒. 2019(15)
[2]口述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的叙事技巧[J]. 刘明. 北方传媒研究. 2019(02)
[3]纪录片的口述表达与集体记忆的受众认同[J]. 陈文育,张晓婷. 电影文学. 2019(05)
[4]全媒体视域下中国口述体纪录片的发展探析[J]. 周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04)
[5]电视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特征探析[J]. 徐驰. 青年记者. 2018(23)
[6]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历史价值——以《“失落的历史”——南侨机工(1939)》为例[J]. 赵卉心. 文化产业. 2018(06)
[7]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J]. 谢珍,岳筱宁. 数字传媒研究. 2018(02)
[8]历史在文本转译过程中的消解与重构——基于口述历史纪录片采访文本和剪辑脚本的对比研究[J]. 王家乾. 艺术评论. 2018(01)
[9]记忆的微光的社会学分析——兼评阿莱达·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 刘亚秋. 社会发展研究. 2017(04)
[10]浅析纪录片在高校口述历史教育中的实践与路径选择[J]. 余传友.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硕士论文
[1]口述体纪录片的影像表达路径[D]. 刘九洲.贵州民族大学 2019
[2]NHK士兵证言系列口述历史纪录片叙事研究[D]. 赵子薇.河北大学 2019
[3]山西口述历史纪录片发展研究[D]. 张亚煜.山西大学 2017
[4]抗战题材纪录片的历史记忆再现与国族认同研究[D]. 谢维杨.云南师范大学 2017
[5]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口述历史纪录片研究[D]. 赵璟一.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论口述史纪录片构建的历史真实与政治诉求[D]. 赵蕊.东北师范大学 2014
[7]口述历史纪录片《大鲁艺》的叙事研究[D]. 谢易桐.西北大学 2013
[8]影像记忆:口述历史的介入[D]. 唐崇维.华中师范大学 2013
[9]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研究[D]. 吴甜.陕西师范大学 2013
[10]从文字文献到影像口述[D]. 朱伟.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0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54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