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耳导演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13:32
作为一名青年导演,程耳执着于对人生、人性、命运等宏大主题的深刻思考,在为数不多的电影作品中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叙事风格:沉郁的影像风格,繁富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形而上的主题挖掘,统合在作者电影个性表达的母体之中,无一不展示出他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程耳始终在一个错综的故事外壳下关注特殊处境中的人物的内心,试图展示人性普遍具有的情与理的不同侧面。可贵的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姿态是程耳电影独具一格的内在气质,对人生命题的执着思考与挖掘使他的电影具有与同时代导演不同的气质。在电影越来越受到票房压力的市场环境中,程耳的电影创作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上取得了相对适度的平衡,这是难能可贵的。同时,程耳的创作在叙事的流畅性和个人表达上仍然存在进一步开拓的空间。
【文章来源】: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程耳电影创作
1.1 程耳创作简介
1.2 创作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影像风格读解
2.1 长镜头的多样运用
2.1.1 沉稳的镜头运动
2.1.2 镜头视角的先锋尝试
2.2 沉郁克制的叙事节奏
2.2.1 情节推进的“情绪化”诉求
2.2.2 情节安排的繁与简
2.3 光影、色彩与构图的意蕴
第三章 非线性叙事结构解析
3.1 程耳电影的结构特征
3.2 非线性叙事结构分析
3.2.1 结构的“碎片化”特征
3.2.2 结构的“章节式”特征
3.3 结构背后的个人书写
3.3.1 非线性结构的“陌生化”审美
3.3.2 非线性结构的意义衍生
3.4 非线性结构的平衡与失衡
第四章 形而上主题的深刻挖掘
4.1 时空交错中的人物“宿命”
4.1.1 人物“宿命”的设计
4.1.2 “宿命”情绪的营造
4.2 命运偶然性的探讨
4.2.1 偶然性意义的阐释
4.2.2 偶然性的作用方式
4.3 人性的多维度挖掘
4.3.1 情感与理智的纠葛
4.3.2 人性背后的时代与民族
4.4 作者电影的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固定镜头在程耳电影中的表现力[J]. 余克东,姜滨.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9)
[2]从叙事技巧简析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史诗气质[J]. 吴迪. 四川戏剧. 2017(09)
[3]当代电影银幕话语权利的反转——程耳电影中女性对男性的救赎[J]. 黄凯琳. 艺苑. 2017(04)
[4]“类型中的作者”:消费主义语境下的艺术表达策略——以曹保平、刁亦男、程耳的近期创作为例[J]. 穆俊. 电影评介. 2017(15)
[5]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消逝的浪漫时光[J]. 周娟. 四川戏剧. 2017(06)
[6]从《罗曼蒂克消亡史》看程耳的叙事风格[J]. 王玉玲. 当代电视. 2017(06)
[7]格雷马斯符号矩阵下的《罗曼蒂克消亡史》[J]. 白红丽,高力. 电影评介. 2017(10)
[8]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罗曼蒂克消亡史》[J]. 王瑞冰.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04)
[9]《罗曼蒂克消亡史》:在虚构的消亡中进行美学建构[J]. 程波. 电影新作. 2017(02)
[10]《罗曼蒂克消亡史》:复杂叙事、时代画卷与类型对话——程耳访谈[J]. 程耳,郝建. 电影艺术. 2017(02)
硕士论文
[1]程耳电影主题研究[D]. 文丽君.贵州师范大学 2018
[2]程耳电影作品叙事研究[D]. 岳慧敏.塔里木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70441
【文章来源】: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程耳电影创作
1.1 程耳创作简介
1.2 创作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影像风格读解
2.1 长镜头的多样运用
2.1.1 沉稳的镜头运动
2.1.2 镜头视角的先锋尝试
2.2 沉郁克制的叙事节奏
2.2.1 情节推进的“情绪化”诉求
2.2.2 情节安排的繁与简
2.3 光影、色彩与构图的意蕴
第三章 非线性叙事结构解析
3.1 程耳电影的结构特征
3.2 非线性叙事结构分析
3.2.1 结构的“碎片化”特征
3.2.2 结构的“章节式”特征
3.3 结构背后的个人书写
3.3.1 非线性结构的“陌生化”审美
3.3.2 非线性结构的意义衍生
3.4 非线性结构的平衡与失衡
第四章 形而上主题的深刻挖掘
4.1 时空交错中的人物“宿命”
4.1.1 人物“宿命”的设计
4.1.2 “宿命”情绪的营造
4.2 命运偶然性的探讨
4.2.1 偶然性意义的阐释
4.2.2 偶然性的作用方式
4.3 人性的多维度挖掘
4.3.1 情感与理智的纠葛
4.3.2 人性背后的时代与民族
4.4 作者电影的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固定镜头在程耳电影中的表现力[J]. 余克东,姜滨.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9)
[2]从叙事技巧简析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史诗气质[J]. 吴迪. 四川戏剧. 2017(09)
[3]当代电影银幕话语权利的反转——程耳电影中女性对男性的救赎[J]. 黄凯琳. 艺苑. 2017(04)
[4]“类型中的作者”:消费主义语境下的艺术表达策略——以曹保平、刁亦男、程耳的近期创作为例[J]. 穆俊. 电影评介. 2017(15)
[5]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消逝的浪漫时光[J]. 周娟. 四川戏剧. 2017(06)
[6]从《罗曼蒂克消亡史》看程耳的叙事风格[J]. 王玉玲. 当代电视. 2017(06)
[7]格雷马斯符号矩阵下的《罗曼蒂克消亡史》[J]. 白红丽,高力. 电影评介. 2017(10)
[8]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罗曼蒂克消亡史》[J]. 王瑞冰.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04)
[9]《罗曼蒂克消亡史》:在虚构的消亡中进行美学建构[J]. 程波. 电影新作. 2017(02)
[10]《罗曼蒂克消亡史》:复杂叙事、时代画卷与类型对话——程耳访谈[J]. 程耳,郝建. 电影艺术. 2017(02)
硕士论文
[1]程耳电影主题研究[D]. 文丽君.贵州师范大学 2018
[2]程耳电影作品叙事研究[D]. 岳慧敏.塔里木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70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57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