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罗杰·伊伯特华语电影影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15:01
  本文以美国“影评第一人”罗杰·伊伯特对华语电影的影评为研究文本,考辨探究域外视角下的华语电影发展状况和罗杰·伊伯特华语电影影评的特点,在全球化语境中探讨华语电影的传播。本文以罗杰·伊伯特所著《生活本身》《在黑暗中醒来》《伟大的电影》和罗杰·伊伯特华语电影影评英文原文为基础研究资料,以“日内瓦学派”的“批评意识”为主要理论依据。本文从以下思路进行写作和探究:第一,基于罗杰·伊伯特华语电影影评的文本统计进行定量研究,即基础统计与分析,运用到了穷举法和NLTK处理工具;第二,基于罗杰·伊伯特华语电影影评内容进行定性研究,即内容挖掘与研究。第三,基于“日内瓦学派”批评意识探讨罗杰·伊伯特的批评意识、批评角度和方法以及批评语言的风格和技巧。由此,分别回答了罗杰·伊伯特对于华语电影“关注了什么?评价了什么?”和“怎么进行评价的?从哪些维度进行评价的?”以及“运用了哪些评论方法?有什么评论特色?”的问题。绪论部分,笔者对关于罗杰·伊伯特及其影评的研究现状予以说明,并且划定了63部华语电影影片和影评原文为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一章,对63部华语电影影评原文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从关注度、评分及关键词等...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罗杰·伊伯特华语电影影评研究


第一节穷举法对伊伯特华语电影影评若干指标的分析

动作元素,喜剧,少林,足球


图 4 图 5 图 6再以《少林足球》为例,喜剧和动作元素在片中比重相当,罗杰·伊伯特在影评文本中称之为 a goofy Hong Kong action comedyμ[2](一部滑稽的香港动作喜剧),文中以较多的篇幅描述了动作戏造成的喜剧效果。通览罗杰·伊伯特全部华语电影影评,“周星驰”、“成龙”和《卧虎藏龙》等动作演员、动作片成为此类电影中的重点关注对象,亦可将《少林足球》划分到“动作片”范畴内。基于明确地认识到电影类型概念之间重合、交叠、有限和模糊的特性,通过对前言所提及的罗杰·伊伯特所评全部华语电影片目的细腻观摩和归纳总结,以影片最突出的类型特征以及最明显突出的语义和句法特征为划分标准,以罗杰·伊伯特评论视点为参照条件,为了便于展开研究,可以将其针对华语电影展开影评的影片(类型)大致分类如下:序号 1 2 3 4 5 6 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圈内直言——在社交媒体时代,批评或会失察于电影本身[J]. 尼克·平克顿,姜波.  世界电影. 2017(02)
[2]入迷与闭塞——关于宝琳·凯尔排外主义的札记[J]. 米哈乌·奥莱什奇克,曹轶.  世界电影. 2016(05)
[3]好莱坞电影产业对古希腊神话的开发[J]. 吴冰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1)
[4]华语电影概念探微[J]. 鲁晓鹏.  电影新作. 2014(05)
[5]走向文化-叙事伦理批评——华语电影批评策略浅论[J]. 陈树超.  齐鲁艺苑. 2013(02)
[6]“华语电影”与“华语大片”:命名、工业、叙事与文化表意[J]. 陈旭光.  艺术百家. 2012(04)
[7]跨区(国)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J]. 陈犀禾,刘宇清.  文艺研究. 2007(01)
[8]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J]. 骆思典,刘宇清.  当代电影. 2006(01)
[9]美国语境中的功夫片读解:从李小龙到成龙[J]. 袁书,徐建生.  世界电影. 2005(01)
[10]《搜索者》——一个美国的困境[J]. 布里恩·汉德森,戴锦华.  当代电影. 1987(04)

博士论文
[1]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D]. 谭笑晗.东北师范大学 2015
[2]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 虞昕.上海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成功之道,在于互动[D]. 林瑶.广东财经大学 2017
[2]中国网络影评探究[D]. 高冰轮.吉林大学 2014
[3]美国影评人视野中的中国电影[D]. 赵菲.上海交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70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570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1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