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娱乐化倾向研究 ——兼论个人作品《探秘临沣寨》

发布时间:2022-01-05 16:27
  纪录片自诞生起到今天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变革息息相关。在市场占主导的消费社会中,纪录片若想生存,必然要从小众精英文化转变为大众消费文化,纪录片娱乐化倾向的现象已成为普遍状态。人文历史类是纪录片类型中的第一大题材,也是娱乐化手段运用的“试验田”、“先行军”。笔者以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作为切入点对纪录片的娱乐化倾向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纪录片相关文献,结合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观摩,重点探究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娱乐化倾向的原因、传播效果、实现方式及其影响。本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了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娱乐化倾向研究这一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目前此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总述;第二部分分别对人文历史纪录片和纪录片娱乐化现象进行界定,概述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在我国的发展以及纪录片娱乐化现象的形成;第三部分从历史、市场、受众三方面详细分析了娱乐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对人文历史纪录片娱乐化倾向的作品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其传播效果;第四部分具体阐述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娱乐化的实现方式,这一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从叙事、技术、传播平台三个方面并结合大量实例以及笔者的毕业作品,总结了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娱乐化的创作手法;...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娱乐化倾向研究 ——兼论个人作品《探秘临沣寨》


《探索·发现》的成功以及《故宫》、《敦煌》这类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广受好评,也带动着各大省市纷纷成立纪录片频道(见表2-2),人文历史纪录片是

楚国,二维动画,央视,纪录片


30图 3-2央视的人文历史纪录片《楚国八百年》运用实景拍摄和二维动画结合的手段,系统性的讲述楚国八百年的历史,从兴盛繁荣到衰败没落,启发观众从中找到历史的玄机,以史为鉴。片子开篇便运用二维动画来配合解说讲述楚人的迁徙(见图 3-3/4):三千六百多年前,商朝军队驱逐楚人离开中原使得其不得不向南迁

人文历史,纪录片,动画技术,西游记


31图 3-42、三维虚拟随着动画产业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手绘二维动画,出现了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三维动画也就是 3D 动画技术。出现了许多三维建模软件,如 3DMAX、MAYA等等,通过这些软件可以渲染生成透视感、立体感更强的虚拟场景和虚拟人物,比传统的 2D 动画技术更加逼真形象,对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来说,与实景拍摄的配合也更加方便灵活。如人文历史类系列纪录片《大唐西游记》是从中国神话故事《西游记》来讲起,从玄奘一生西游的传奇经历,来描述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景象,为了重现西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商业化发展[J]. 张霖.  青年记者. 2017(15)
[2]2016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透视[J]. 何苏六,韩飞.  电视研究. 2017(03)
[3]从《历史的拐点》看历史人文纪录片宏大叙事的创新[J]. 韩岳.  电视研究. 2017(02)
[4]影像足迹:追寻南宋百年历史——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南宋》[J]. 薛成成,王青.  中国电视. 2016(11)
[5]戏剧化的得与失——再谈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J].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  中国电视. 2016(06)
[6]从历史中探寻真正的价值——谈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构思[J].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  中国电视. 2015(12)
[7]历史人文纪录片的现代化表达——兼谈《楚国八百年》的叙事策略[J]. 黄慧,伍涛.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5(05)
[8]浅论纪录片的娱乐化走势——以央视《探索·发现》为例[J]. 熊禄中.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01)
[9]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探索——甘肃电视台《沙漠化的省思》创作后记[J]. 常金生.  当代电视. 2012(11)
[10]断裂与传承:中国纪录片娱乐化创作倾向溯源[J]. 张梓轩.  电视研究. 2008(07)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D]. 赵艳明.复旦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中国纪录片娱乐性凸显的历史探究及反思[D]. 李菡.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2]消费文化时代下人文纪录片创作研究[D]. 李春朋.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21世纪台湾院线体育运动纪录片娱乐化倾向研究[D]. 王润姿.华东师范大学 2014
[4]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娱乐元素研究[D]. 万琳.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中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奇观元素比较研究[D]. 林川.上海交通大学 2013
[6]大众文化背景下纪录片娱乐化倾向研究[D]. 李洁.南京师范大学 2012
[7]电视纪录片的娱乐化研究[D]. 李旎.重庆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70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570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4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