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纪录片解说技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8 17:53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华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五千年的中国拥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然而我们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尤其显得滞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发展阶段,人们将重点放在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上,传统文化如同一支风中摇曳的小船,生存环境恶劣。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媒体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的传播,更上升到文化的传承。纪录片以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画面、音乐配以解说的演绎方式进入大众视线。同时随着近几年来制作方式的转变与革命,新的制作形式、新的文化叙述方式以及符合纪录片风格的解说逐渐被受众所喜爱,成为记录历史、传播文化的新平台。我国的纪录片市场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纷纷建立纪录片频道,海内外市场空前扩大。特别是《舌尖上的中国》成功播出,引起了欧美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一、纪录片概述
(一)纪录片概念的界定
(二)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发展
二、历史文化纪录片解说的创作准备
(一)解说员的文化底蕴
(二)解说员的声音风格
(三)解说的文本准备
(四)解说的心理调适
(五)解说的器材选择与使用
三、历史文化纪录片解说技巧
(一)明确创作目的
(二)把握画面气氛与情绪
(三)照应镜头场景
(四)切中画面位置和段落
(五)协调音乐节奏和情绪
(六)配合同期声和音响效果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视听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学的教学改革目标与路径[J]. 张金桐,景义新,李剑欣. 中国大学教学. 2017(04)
[2]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J]. 毕琦琦. 今传媒. 2017(01)
[3]纪录片解说配音的时代性解读[J]. 钱淑芳. 中国电视(纪录). 2013(09)
[4]从几部热播纪录片看配音解说的魅力[J]. 汪清燕,李应宏.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05)
[5]交融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诉求——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 刘永昶. 声屏世界. 2012(10)
[6]国家软实力竞争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J]. 王淑芳. 山东社会科学. 2012(02)
[7]电视纪录片配音解说谈[J]. 孙占山. 当代电视. 2011(04)
[8]声音在纪录片中的作用[J]. 傅国春,赵然. 新闻爱好者. 2010(16)
[9]电视纪录片的文化记忆功能[J]. 王伟平. 新闻战线. 2010(06)
[10]用影像传达历史——纪录片《敦煌》对影视史学理论的创新实践[J]. 薛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5)
硕士论文
[1]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D]. 胡采.云南艺术学院 2014
[2]金铁木历史文化纪录片研究[D]. 周璇.西北大学 2013
[3]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社会责任研究[D]. 徐伟.重庆大学 2012
[4]对当代中国纪录片在市场化热潮中发展的冷思考[D]. 夏鹏.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80143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一、纪录片概述
(一)纪录片概念的界定
(二)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发展
二、历史文化纪录片解说的创作准备
(一)解说员的文化底蕴
(二)解说员的声音风格
(三)解说的文本准备
(四)解说的心理调适
(五)解说的器材选择与使用
三、历史文化纪录片解说技巧
(一)明确创作目的
(二)把握画面气氛与情绪
(三)照应镜头场景
(四)切中画面位置和段落
(五)协调音乐节奏和情绪
(六)配合同期声和音响效果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视听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学的教学改革目标与路径[J]. 张金桐,景义新,李剑欣. 中国大学教学. 2017(04)
[2]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J]. 毕琦琦. 今传媒. 2017(01)
[3]纪录片解说配音的时代性解读[J]. 钱淑芳. 中国电视(纪录). 2013(09)
[4]从几部热播纪录片看配音解说的魅力[J]. 汪清燕,李应宏.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05)
[5]交融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诉求——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 刘永昶. 声屏世界. 2012(10)
[6]国家软实力竞争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J]. 王淑芳. 山东社会科学. 2012(02)
[7]电视纪录片配音解说谈[J]. 孙占山. 当代电视. 2011(04)
[8]声音在纪录片中的作用[J]. 傅国春,赵然. 新闻爱好者. 2010(16)
[9]电视纪录片的文化记忆功能[J]. 王伟平. 新闻战线. 2010(06)
[10]用影像传达历史——纪录片《敦煌》对影视史学理论的创新实践[J]. 薛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5)
硕士论文
[1]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D]. 胡采.云南艺术学院 2014
[2]金铁木历史文化纪录片研究[D]. 周璇.西北大学 2013
[3]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社会责任研究[D]. 徐伟.重庆大学 2012
[4]对当代中国纪录片在市场化热潮中发展的冷思考[D]. 夏鹏.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80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680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