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六代”电影纪实美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23:12

  本文关键词: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六代”电影纪实美学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电影诞生以来,纪实一直是电影创作的重要元素,纪实美学在台湾新电影运动中有了显著的进步,同时期的大陆第五代导演从纪实美学风格走向了以造型为主的影像美学风格,直到大陆第六代导演的横空出世纪实美学才重新在华语电影中找到一席之地。本文聚焦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六代”电影的比较分析,重点梳理大陆第六代电影和台湾新电影各自发展的历程,选取不同导演的代表作,着眼于电影语言的解读和分析,从概观、影视语言和审美倾向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其中概观对比研究包括社会意识和文化形态两方面。影视语言比较研究则从题材、风格、镜头语言、画面声音等方面进行。通过对比分析,本文认为台湾新电影所具有的美学特征相对成熟,情感表达模式更为固定,理念与认识深沉内敛,体现了中国传统古典美学以及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倾向。相较之下大陆第六代电影过于着重实验和个人主义,风格多变,具有明显的反叛精神和审丑倾向,但两者都是中国电影对纪实性电影美学风格的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台湾新电影 第六代电影 纪实美学 影视语言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1 绪论7-13
  •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8-13
  • 1.2.1 中国大陆对台湾电影的研究现状8
  • 1.2.2 对中国大陆“第六代”导演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8-10
  • 1.2.3 电影纪实美学研究现状10-13
  • 2 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六代”电影概观13-17
  • 2.1 台湾新电影的生成13-14
  • 2.2 大陆电影的“第六代”14-15
  • 2.3 转型期的突围:“新电影”和“第六代“的生成语境15-17
  • 3 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六代”电影纪实风格比较17-28
  • 3.1 大陆第六代电影对台湾新电影风格的接受17-24
  • 3.1.1 带有明显个人印记的现实敏感题材17-18
  • 3.1.2 纪实性的电影语言18-24
  • 3.2 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六代电影美学风格的差异24-28
  • 3.2.1 主题的本土倾向和世界倾向24-25
  • 3.2.2 第六代电影模仿纪录片的拍摄风格25-28
  • 4 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六代”电影审美倾向比较28-35
  • 4.1 “新电影”的审美倾向28-32
  • 4.1.1 两岸情结29-31
  • 4.1.2“哀而不伤”的旁观视角31-32
  • 4.2 “第六代”电影的审美倾向32-35
  • 4.2.1 以混杂和拼贴表现主观情绪的真实33-34
  • 4.2.2 审丑和反理性34-35
  • 结语35-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磊磊;;时代影像的历史地平线——关于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历史演进的主体报告[J];当代电影;2006年05期

2 岳淼 ,陈飞宝;台湾新生代电影导演[J];电影艺术;2004年04期

3 杨玮;;论第六代导演的真实美学艺术[J];电影评介;2012年22期

4 周振华;由“健康写实电影”的形成看台湾1960年代的电影价值标准[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顾瑜;;中国新生代电影的纪实美学成因探究[J];名作欣赏;2013年11期


  本文关键词: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六代”电影纪实美学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72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5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