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全球化经济的大发展下,国家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经济上可以为我国带来巨大创收,在传播我国民族文化,提升我国软实力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虽然在科技、军事、工业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是在我们物质需求获得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建设却稍显不足,同其他资本主义强国比较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今世界市场上主流的文化意识仍然被“西方模式”,确切地说是“美国模式”所充斥,造成了对我国文化一定程度上的侵略与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冲击。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作为产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在传递文化意识形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题目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分析,从我国影视产业目前的产业结构、进出口数量以及在国际中的影响力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通过分析研究初步得出结论为:影视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型产业,但是我国影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世界影视强国相比仍有差距。本文将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其他影视强国的竞争力优势,运用计量方法对影响我国影视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论文第一章对于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分析,首先定义了影视产业的概念与特点,其次阐述了产业竞争战略理论与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的内涵。本文对于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基于对钻石模型所提出的六大要素的分析。论文第二章阐述了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产业竞争力进行整体地把握。论文第三章阐述了其他有代表性的影视产业强国的发展状况,并指出各国影视产业产生竞争力优势的主要原因,以此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提升我国影视产业竞争力得出启示。本篇文章主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利用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各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并以此得出影响我国影视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论文第四章即为基于钻石模型的指标体系建立。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上,基于钻石模型提出的影响产业竞争力六大要素,选取了对产业有影响力的产品出口规模、创新能力、票房收入等11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并整理得到这11个指标2004年至2013年的具体数据。论文第五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首先依据贸易竞争力指数对竞争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我国产业竞争力较弱的结论,其次采取灰色关联度法,用上一章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影响影视产业竞争力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排序。通过定性对比其他国家影视产业发展状况可知,目前我国影视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原因主要有:我国影视产业相关的政策制度不完善,生产要素发展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等。论文最后一章通过对前文定性与定量全面分析结果的考虑,从完善政策制度并推进影视产业战略体制改革、强调技术创新与加强影视产业集团化改革三个方面,提出提升我国影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对策。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与比较研究方法对我国影视产业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之前学者对于我国影视产业竞争力研究多为定性的比较分析,对于推动影视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最主要因素缺乏具体认识,从而无法针对我国国情提出有效对策,而本篇应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将影响中国影视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采取了近十年的数据分析得出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于影响我国影视产业竞争力各主要因素进行了准确把握,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影视产业 国际竞争力 提升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4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0 绪论13-22
- 0.1 研究背景13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5
- 0.2.1 研究目的14
- 0.2.2 研究意义14-15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0.3.1 国内影视产业研究现状15-17
- 0.3.2 国外影视产业研究现状17-18
- 0.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8-21
- 0.4.1 研究内容与框架18-21
- 0.4.2 研究方法21
- 0.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21-22
- 1 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22-27
- 1.1 影视产业的内涵与特点22-23
- 1.1.1 影视产业内涵22
- 1.1.2 影视产业的特点22-23
- 1.2 产业竞争战略理论23-24
- 1.3 钻石理论模型24-27
- 1.3.1 钻石模型概述24-25
- 1.3.2 钻石模型组成要素25-27
- 2 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概述27-31
- 2.1 中国影视产业发展历程27
- 2.2 中国影视产业现状27-31
- 2.2.1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27-29
- 2.2.2 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现状29-31
- 3 世界影视强国影视产业竞争力优势分析31-43
- 3.1 美国影视产业的竞争优势分析31-34
- 3.1.1 技术和资本要素的推动32-33
- 3.1.2 美国好莱坞模式的拉动33-34
- 3.2 欧盟影视产业的竞争优势分析34-38
- 3.2.1 欧盟视听统一市场对影视产业的推动34-36
- 3.2.2 欧洲“公共资助”政策的扶持36-38
- 3.3 印度影视产业的竞争优势分析38-40
- 3.4 日本、韩国影视产业的竞争优势分析40-43
- 3.4.1 日本动画产业的推动作用40-41
- 3.4.2 政府对于影视产业的大力扶持41-43
- 4 基于钻石模型的影视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43-51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影视产业竞争力要素构成43-44
- 4.2 生产要素的指标体系44-45
- 4.2.1 生产要素的二级要素解析44
- 4.2.2 影视产业生产要素的量化数据44-45
- 4.3 需求条件的指标体系45-47
- 4.3.1 需求条件的二级要素解析45-46
- 4.3.2 影视产业需求条件的量化数据46-47
- 4.4 企业战略的指标体系47-48
- 4.4.1 企业战略的二级要素解析47
- 4.4.2 影视产业企业战略的量化数据47-48
- 4.5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指标体系48-49
- 4.5.1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二级要素解析48-49
- 4.5.2 影视产业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量化数据49
- 4.6 政府因素的指标体系49-51
- 4.6.1 政府因素的二级要素解析49-50
- 4.6.2 影视产业政府因素的量化数据50-51
- 5 中国影视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51-61
- 5.1 中国影视产业竞争力统计分析51-53
- 5.1.1 中国影视产品贸易总量分析51
- 5.1.2 我国影视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51-53
- 5.2 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53-57
- 5.2.1 竞争力评价模型的选取53-54
- 5.2.2 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54-57
- 5.3 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分析57-61
- 5.3.1 计量模型结果的测度57-58
- 5.3.2 中国影视产业竞争力评价58-61
- 6 提升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61-67
- 6.1 推进我国影视产业战略体制改革61-63
- 6.1.1 构建影视产业新体系建设61-62
- 6.1.2 深化影视体制改革的对策62-63
- 6.2 加强我国影视产业创新能力63-65
- 6.2.1 加大政府对于创新的政策支持63-64
- 6.2.2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64
- 6.2.3 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64-65
- 6.3 推进影视产业集团化改革65-67
- 6.3.1 积极培育大型影视产业集团65
- 6.3.2 形成科学高效管理机制65-66
- 6.3.3 寻求发展新途径66-67
- 结论67-69
- 参考文献69-73
- 致谢73-75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五大方向[J];中国乡镇企业;2004年04期
2 陈梁;;浅析韩国影视产业的发展[J];电影文学;2008年15期
3 邓理峰;;新加坡、韩国和香港的影视产业政策比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06期
4 胡璐;;韩国影视产业振兴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9年08期
5 朱卫江;金晶瑜;;浙江应加快发展壮大影视产业[J];今日浙江;2010年11期
6 谭成才;刘彦臣;;吉林省影视产业发展的战略探析[J];中国电影市场;2012年05期
7 ;新华网:浙江影视产业发展会议在杭州召开[J];杭州(周刊);2012年05期
8 王超英;;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成立 浙江影视产业获建行浙江省分行100亿授信[J];视听纵横;2013年03期
9 周格洋;;韩国影视产业发展原因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12期
10 芊;从数字看韩国影视产业的发展[J];世界电影;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丽君;;中国影视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赵富斌;赵莉;史龙龙;王甫;;中国武术影视产业发展路径研究[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聂伟;;后“经典”时代的影视产业与文化生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董濮瑜;吴嘉伟;;北京影视产业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分析[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7辑)[C];2013年
5 张苗苗;;广播影视产业创新的风险及其监管路径选择[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志君;;面向世界,平和崛起——中外广播影视产业之比较及对发展本土广播影视产业的几点建议[A];中国传媒经济(第一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促进青海影视产业发展繁荣问答(2)[N];青海日报;2013年
2 ;促进青海影视产业发展繁荣问答(3)[N];青海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杜思梦;数据推动影视产业发展[N];中国电影报;2013年
4 彭昊阳;地方发展影视产业莫为政绩攀比[N];中国文化报;2013年
5 时报记者 王淞 李h齢,
本文编号:372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72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