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父亲的手机》叙事结构特点分析
本文关键词:微电影《父亲的手机》叙事结构特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电影,刚一面世就得到大众的青睐。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更为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因为其便捷性迎合了移动化浪潮。观影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即刻观看完毕。如今的微电影已成为一种新潮元素,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影片《父亲的手机》时长20分钟,是一部以叙事为主的微电影,选取亲情题材为创作灵感,以手机为载体,影片通过描述父子间关系的微妙变化,来表现出亲情的弥足珍贵。本文首先对《父亲的手机》的创作背景进行阐述,在当今社会,父爱缺失现象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因此,对父爱缺失的关注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再者,对剧本主题和灵感来源做了概述,并简单阐述了影片的风格和音乐风格。随后,对微电影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阐述,从角色的分析、剧本的创作、场景与人物的选择上进行了多方面准备。同时,还附上了分镜头脚本设计,拍摄日程的安排。最后,针对微电影在现场拍摄过程中和后期制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明。微电影《父亲的手机》是按照标准影片制作流程进行构思和创作。通过拍摄这部微电影,也使作者本人对整个电影制作的过程和制作有了更直接和清晰的认知。在创作剧本期间,融入了很多自身的情感,希望借由本片能够传达给所有观影人,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他们永远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关键词】:微电影 叙事结构 制作过程 音乐设计 故事片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2
- 1.1 微电影《父亲的手机》的创作背景8
- 1.2 导演阐述8-10
- 1.2.1 影片主题8-9
- 1.2.2 灵感来源9
- 1.2.3 剧情简介9
- 1.2.4 影像风格9-10
- 1.2.5 音乐风格10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0-11
- 1.4 论文组织结构11-12
- 第2章 微电影《父亲的手机》的前期准备12-46
- 2.1 人物分析12
- 2.1.1 小柴12
- 2.1.2 父亲12
- 2.1.3 其他人物12
- 2.2 剧本创作12-26
- 2.2.1 故事片简述13
- 2.2.2 影片叙事结构13-19
- 2.2.3 影片剧本19-26
- 2.3 演员及场地的选定26-28
- 2.3.1 演员的选定26-27
- 2.3.2 场景的选定27-28
- 2.4 分镜头设计28-45
- 2.4.1 分镜头脚本概述28-29
- 2.4.2 分镜头脚本29-45
- 2.5 拍摄安排45
- 2.6 本章小结45-46
- 第3章 微电影《父亲的手机》的拍摄及后期制作46-50
- 3.1 影片的拍摄46-48
- 3.1.1 设备器材46
- 3.1.2 拍摄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46-48
- 3.2 后期阶段48-49
- 3.2.1 剪辑48
- 3.2.2 调色48
- 3.2.3 声音48-49
- 3.3 本章小结49-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54-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宁;“它”还是“我”?——解读《时时刻刻》的双重叙事结构[J];写作;2004年13期
2 高万雄;潘华;;对电影块状式叙事结构的几点思考[J];电影文学;2008年05期
3 夏宏;;电视剧《老牛家的“战争”》叙事结构分析[J];当代电视;2010年04期
4 万彬彬;;中外科学纪录片叙事结构探析[J];现代视听;2012年06期
5 李沐阳;张兰月;;环亦非环——环形叙事结构电影特点初探[J];现代交际;2012年10期
6 赵锐;;“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蔓萝花》的叙事结构研究[J];电影文学;2013年11期
7 高瑜;王明昕;;科学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3年16期
8 威廉·米勒;邹韶军;;影视叙事结构(续一)[J];电影文学;2000年03期
9 夏环举,翟辉 ,蹇波;《红高梁》叙事结构解读[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李扬;《暴雨将至》的叙事结构论析[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婵;;小学生不同年级段书面叙事结构差异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C];2014年
2 孟祥荣;;石碣、太尉及其它——漫议《水浒传》的叙事结构与主旨[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琢紫;《亲爱》:围绕母爱的多重元素叙事结构[N];中国电影报;2013年
2 运城日报社 孙勇;透视交织对应式叙事结构的新闻写作手法[N];发展导报;2014年
3 宗合;当下影视剧遭遇的瓶颈[N];文汇报;2008年
4 记者 徐佳 实习生 崔润芳;印度电影,不分娱乐性与政治性[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赵葆华;让英雄主义更有穿透力[N];人民日报;2009年
6 商报记者 周晓;让每个作品都抖出包袱[N];北京商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岳晓英;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婷;《苏菲的选择》中的嵌入式叙事结构[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洪洁;中西方儿童故事叙事结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博;微电影《父亲的手机》叙事结构特点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4 徐林;故事本事的非线性叙事结构[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安敏;《史记》的叙事结构系统[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昕欣;晚明至清初传奇叙事结构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露莹;基于新媒体平台电视二人转的叙事结构和表现形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丹;《孔姬葩姬》型故事的叙事结构及民族特色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9 刘阳春;[D];湖南大学;2002年
10 冯兴华;民间水浒传说叙事结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微电影《父亲的手机》叙事结构特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99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