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
发布时间:2024-12-23 23:18
电影的跨国流动,是中国社会转型历史中一支小小的流脉,它所折射出的是民族主体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艰难和困惑。从历史时期上看,80年代之前,有关跨国流动的讨论,更多地是注重西方电影传统对本土民族电影的影响,8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主要强调一个外向的“走出去”的过程。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1年,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启动,电影的跨国流动在政府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助推下,进一步走向繁荣。然而,近年来,随着这一工程的推进,电影“走出去”所面临的困境也逐渐彰显出来。如何进一步扩大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成为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认为,艺术电影在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跨国流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民族电影的框架里,为世界提供了关于中国的种种文化想象,参与建构了中国当代民族身份认同。我们应该对其跨国流动的历史经验进行有效地梳理和总结,为突破当下的困境提供借鉴和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章,分别对应这三十年来,艺术电影跨国流动的不同历史时期。第一章主要讨论1979——1984年艺术电影跨国的具体情况。文章认为文革结束之后的“思想解放”和艺术表现主题从“阶级性”到“人性”...
【文章页数】:2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跨国流动:中国电影发展之一维
二、艺术电影之于跨国流动
第一章 前奏(1979——1984):“思想解放”和跨国流动
第一节 艺术表现主题的转换和新的跨国观念
一、从“阶级性”到“人性”
二、新的跨国观念
第二节 崭露头角的艺术电影
一、概况
二、反馈和反思:《城南旧事》等几部影片
第二章 繁荣(1985——1994年):“现代化”和跨国流动
第一节 概况
一、纷繁复杂的历史语境
二、艺术电影的辉煌
第二节 第一阶段:1985——1988
一、从“边缘”到“中心”
二、“乡土中国”范式初建:《黄土地》、《红高粱》
第三节 第二阶段:1989——1991
一、从“喧嚣”到“沉寂”
二、“乡土中国”模式的成熟:《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
三、“都市底层”叙事的兴起:《本命年》、《妈妈》
第四节 第三阶段:1992——1994
一、“南巡”春风和“中国电影年”
二、“乡土中国”范式的高潮和衰落:《霸王别姬》、《五魁》
三、“平民和底层”叙事的发展:《找乐》、《北京杂种》
第三章 转型(1995——2010年):“全球化”和跨国流动
第一节 概况
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来袭
二、艺术电影跨国的转型
第二节 第一阶段:1995——1999
一、“主旋律”和“商业性”夹缝中的艺术电影
二、“乡土中国”范式的余绪和转型:《一个都不能少》、《洗澡》、《那山那人那狗》
三、“平民底层叙事”的成熟:《巫山云雨》、《小武》
第三节 第二阶段:2000——2010
一、中心的旁落:“全球化”、“产业化”和“走出去”工程中的艺术电影
二、跨国、回流和反哺:《世界》、《三峡好人》
结语 文化自觉和回流反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致谢
本文编号:4019949
【文章页数】:2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跨国流动:中国电影发展之一维
二、艺术电影之于跨国流动
第一章 前奏(1979——1984):“思想解放”和跨国流动
第一节 艺术表现主题的转换和新的跨国观念
一、从“阶级性”到“人性”
二、新的跨国观念
第二节 崭露头角的艺术电影
一、概况
二、反馈和反思:《城南旧事》等几部影片
第二章 繁荣(1985——1994年):“现代化”和跨国流动
第一节 概况
一、纷繁复杂的历史语境
二、艺术电影的辉煌
第二节 第一阶段:1985——1988
一、从“边缘”到“中心”
二、“乡土中国”范式初建:《黄土地》、《红高粱》
第三节 第二阶段:1989——1991
一、从“喧嚣”到“沉寂”
二、“乡土中国”模式的成熟:《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
三、“都市底层”叙事的兴起:《本命年》、《妈妈》
第四节 第三阶段:1992——1994
一、“南巡”春风和“中国电影年”
二、“乡土中国”范式的高潮和衰落:《霸王别姬》、《五魁》
三、“平民和底层”叙事的发展:《找乐》、《北京杂种》
第三章 转型(1995——2010年):“全球化”和跨国流动
第一节 概况
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来袭
二、艺术电影跨国的转型
第二节 第一阶段:1995——1999
一、“主旋律”和“商业性”夹缝中的艺术电影
二、“乡土中国”范式的余绪和转型:《一个都不能少》、《洗澡》、《那山那人那狗》
三、“平民底层叙事”的成熟:《巫山云雨》、《小武》
第三节 第二阶段:2000——2010
一、中心的旁落:“全球化”、“产业化”和“走出去”工程中的艺术电影
二、跨国、回流和反哺:《世界》、《三峡好人》
结语 文化自觉和回流反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致谢
本文编号:4019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4019949.html
上一篇:《全金属外壳》下个人意识的异化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