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电影中运动员形象塑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04:08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电影中运动员形象塑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运动员是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达体育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运动项目发展和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电影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是表现体育现状,传达体育精神,塑造运动员形象的重要媒介形式。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为主要方法,以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大陆)制作、公映的涉及运动员形象的77部体育电影为研究对象,从职业形象、社会角色形象、个性特征形象、社交形象、性别形象五个方面对中国体育电影中的运动员形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电影中的运动员形象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方针紧密关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阶段性。1978-1989年间,中国体育电影塑造了一个目标(体育目标)、两个动机(为国争光;热爱体育)的“超人”运动员形象;1990-2000年间,中国体育电影塑造了“勇士”的运动员形象;2001-2014年间,中国体育电影塑造了体育参与欲望强烈、意志品质坚强的“圆梦者”的运动员形象。其间,中国体育电影中的运动员形象塑造也有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运动员职业形象从单一到多元;社会角色形象单一化;个性特征形象突出化;社交形象有所提升;性别形象趋于常态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电影在运动员形象塑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利用训练场面和竞技场面塑造运动员形象不充分;缺乏运动员在职业和社会角色中性格的表现;个性特征不够突出;运动员形象的真实和典型性不够;运动员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表现失衡。
【关键词】:中国体育电影 运动员形象 形象塑造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8.18;J9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1
  • 1.1 选题的依据10-11
  • 1.2 目的和意义11
  • 2 文献综述11-18
  • 2.1 关于中国体育电影的研究11-14
  • 2.2 关于形象塑造的研究14-18
  • 2.2.1 形象塑造研究概况14-15
  • 2.2.2 运动员形象塑造研究概况15-17
  • 2.2.3 电影的形象塑造研究概况17-18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8-19
  • 3.1 研究对象18
  • 3.2 研究方法18-19
  • 3.2.1 文献资料法18
  • 3.2.2 归纳法18
  • 3.2.3 内容分析法18-19
  • 4 结果与分析19-51
  • 4.1 概念界定19-23
  • 4.1.1 中国体育电影的概念界定及其发展概况19-21
  • 4.1.2 运动员形象塑造的概念界定21-23
  • 4.1.2.1 关于运动员21-22
  • 4.1.2.2 关于形象塑造22
  • 4.1.2.3 关于运动员形象塑造22-23
  • 4.2 中国体育电影运动员形象塑造的三个阶段23-48
  • 4.2.1 1978~1989年中国体育电影中运动员的“超人”形象塑造24-32
  • 4.2.2 1990~2000年中国体育电影中运动员的“勇士”形象塑造32-40
  • 4.2.3 2001~2014年中国体育电影中运动员的“圆梦者”形象塑造40-48
  • 4.3 中国体育电影运动员形象塑造的变迁及问题48-51
  • 4.3.1 中国体育电影运动员形象塑造的变迁48-50
  • 4.3.2 中国体育电影运动员形象塑造的问题50-51
  • 5 结论与建议51-53
  • 5.1 结论51-52
  • 5.2 建议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56-59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附录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新坡;詹建国;;我国体育电影萧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肖沛雄;万文双;;中美体育电影中体育精神的和而不同[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张祝平;;我国体育电影的特征及其发展路径探索[J];搏击(武术科学);2012年05期

4 李恩琦;;我国体育电影文化主题的流变与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08期

5 尚志强;黄斐跃;;中美体育电影对比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11期

6 李嫣;苗锦;;美国体育电影《天赋》中的隐喻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7 胡光霞;顾克鹏;;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特色及策略对体育事业的影响[J];作家;2013年22期

8 张利生;;中国体育电影中的体育精神及文化嬗变[J];芒种;2014年02期

9 顾育豹;;盼体育影视也创辉煌[J];新天地;2008年10期

10 戴雨露;;中美体育电影的人文内涵比较研究[J];体育博览;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明明;;体育电影类型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王庆福;;论中国体育电影的国家形象修辞[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3 冯伟;;民国体育电影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姜贺;;体育电影——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隗瑞艳;北京1500个社区展映体育电影[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李蕾;体育电影:如何让我更爱你[N];光明日报;2008年

3 顾虹 白瀛;专家称:体育电影不单要“励志”[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郭青剑;体育电影:跳出励志主题向更深层面开拓[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窦雨佳;体育电影想说爱你,可你在哪?[N];中国体育报;2011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吴华;体育电影的真正魅力在哪里?[N];中国艺术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李霆钧 汪景然;以国际化视野拍摄体育电影[N];中国电影报;2012年

8 姬颂 赵莹莹;中国体育电影期待突破[N];安徽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姚志峰;关注奥运 关注中国体育电影[N];中华新闻报;2006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何晓诗;体育电影:借奥运东风 创全新天地[N];中国电影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薇;美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主题倾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 曾泽楠;新中国体育电影发展历程、困境及其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健;中美体育电影价值内涵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熹梦;北京奥运前后中国体育电影价值观演变的影像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5 陶思静;20世纪中国大陆体育电影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廖志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电影中运动员形象塑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7 李磊;体育电影对体育本质的表达及其社会功能的靶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屈雯U,

本文编号:428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428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0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