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武侠动画创作中的非语言符号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2 18:05

  本文关键词:武侠动画创作中的非语言符号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国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战略的逐步落地,文化产业,已成为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的第四产业,而大众文化乃是其核心所在。武侠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大众文化,因其不羁洒脱的侠的观念、广阔深远的江湖体系、丰富生动的武术象征系统,生根、发育、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是民族精神在国际社会中的全面表达,也是动画人找到的创作突破口。武侠动画,将快意恩仇的东方武侠世界“趣味化”、“夸张化”、“娱乐化”。中华民族的审美特性、地域文化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武侠动画片的内涵表达和文化传承,这就要求武侠动画,要自觉承担起跨文化传播和艺术传承的重任。立足于大众传播符号学视阈下,非语言符号,是指在表意传情的传播过程中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其在武侠动画创作过程中的合理应用,既可以有力彰显武侠尚武文化中出神入化的打斗场景和精彩绝伦的格斗技击,使武侠动画在虚拟的时空构造和任意的参照体系下,能轻易表达出人类对于任何武术动作凌驾于现实极限上的想象;同时也使武侠动画在跨文化传播中能突破语境屏障和文化差异的壁垒,传递出浩瀚精深的民族文化内蕴和社会价值观。本文依托于中国武侠文化大背景,运用符号学等理论,针对近十年以来国产武侠动画作品和部分以武侠叙事为题材的国外动画作品中成功案例,对其非语言符号应用规律进行总结研究。本文研究切入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立足于国际大环境,“全球化”日益成为当下归避不了的现实语境。包括武侠文化在内的任何一种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纳入到全球化语境中去观察与思考。武侠动画也需树立新形象来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第二,反观武侠动画的母体武侠文化,武侠动画要让观者在角色塑造和情节跌宕中品味和解读,东方武侠世界中不畏强权、惩恶扬善等丰富的人文内涵。第三,着眼于武侠动画创作中非语言符号的应用,从符号学角度对武侠动画创作中的视觉非语言符号和听觉非语言符号进行规律性总结,以期对未来武侠动画创作有所裨益。结合上述内容,本文通过对武侠动画创作中非语言符号的应用规律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武侠动画的良性发展道路。首先,要在武侠动画创作中融入全球化创作视角,加强娱乐精神,增强可看性。其次,要着眼于国内动漫产业“泛娱乐化”的业界新态势,着力挖掘武侠动画“IP”,建立武侠动画品牌。最后,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将武侠文化这一“中国名片”递向世界。
【关键词】:武侠动画 武侠文化 非语言符号 文化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5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4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1.1 课题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课题研究现状11-12
  • 1.3 课题研究方法12-13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3-14
  • 2 缘起——时代语境下的武侠动画14-28
  • 2.1 武侠动画的文化母体——武侠文化14-17
  • 2.1.1 乱世江湖下武侠文化之“侠义”14-15
  • 2.1.2 风云争霸中武侠文化之“忠勇”15-16
  • 2.1.3 刀光剑影中武侠文化之“仁信”16-17
  • 2.2 武侠动画的江湖背景17-22
  • 2.2.1 武侠小说——门派中的一代宗师17-18
  • 2.2.2 传统真人武侠电影——江湖中的强大对手18-20
  • 2.2.3 武侠类网络游戏——同门中的结义兄弟20-21
  • 2.2.4 国外动画制作机构——来自异域的武功秘籍21-22
  • 2.3 遁隐的江湖世界中武侠动画的非语言符号22-27
  • 2.3.1 非语言符号之概念廓清23-24
  • 2.3.2 非语言符号之分类24-26
  • 2.3.3 武侠动画中非语言符号传播与应用之意义26-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3 侠影——武侠动画中视觉性非语言符号28-50
  • 3.1 动态视觉性非语言符号28-41
  • 3.1.1 仗剑孤行意觉寒——精心的体语设定28-35
  • 3.1.2 身似猿猱走轻灵——变奏的运动画面35-36
  • 3.1.3 乱世儿女乱世情——微妙的人际距离36-38
  • 3.1.4 经典案例分析——《风云决》38-41
  • 3.2 静态视觉性非语言符号41-49
  • 3.2.1 静若处子站若松——无声的静止体态41-43
  • 3.2.2 笔画太极绽寒星——特殊的象征符号43-45
  • 3.2.3 劲弩银枪策白马——鲜明的实义符号45
  • 3.2.4 经典案例分析——《秦时明月》45-49
  • 3.3 本章小结49-50
  • 4 武乐——武侠动画中听觉性非语言符号50-58
  • 4.1 类语言50-54
  • 4.1.1 弹剑狂歌临绝塞——辅助语言50-53
  • 4.1.2 银瓶乍破水浆迸——功能性发声53-54
  • 4.2 铁骑突出刀枪鸣——其他声音符号54
  • 4.3 经典案例分析——《兔侠传奇》54-57
  • 4.4 本章小结57-58
  • 5 争锋——中国武侠动画的发展启示58-64
  • 5.1 东方美学意蕴下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融合58-59
  • 5.2 中式意境融合西式风格的全球化创作视角59-60
  • 5.3 暴力美学与“娱乐化”精神的强化60-61
  • 5.4 成就武侠动画“IP”,打造武侠动画品牌61-62
  • 5.5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迈向世界的特色片种62-63
  • 5.6 本章小结63-64
  • 6 结语与展望64-66
  • 6.1 研究内容总结64-65
  • 6.2 研究展望65-66
  • 致谢66-68
  • 参考文献68-70
  • 附录A:近十年国产武侠电视动画作品汇总表70-74
  • 附录B:近十年武侠动画电影作品汇总表74-76
  • 附录C:近十年国产武侠动画作品获奖情况统计表76-80
  • 附录D:近十年国产武侠动画年度产量统计图80-82
  • 附录E:国产武侠动画题材来源与作品衍生汇总82-8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4-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三强;;动画创作的“表演”问题[J];电影艺术;2009年01期

2 张刚;;建筑漫游动画创作运用新探索——以上海世博会漫游动画为例[J];装饰;2010年07期

3 李雪;;浅议动画创作[J];中国产业;2010年08期

4 于小博;;动画创作的起点[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肖川;;动画创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美术观察;2012年08期

6 芦明明;;浅析动画创作中幽默的表达及其影响[J];戏剧之家;2014年08期

7 杨松崧;;谈动画创作与黑龙江“三少民族”文化保护的联姻[J];大家;2011年07期

8 魏光庆;;重要的是观念 论动画创作的观念问题[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包梦罡;;浅谈动画创作的主题与思想[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楠;;民族文化——中国动画创作的基石[J];电影文学;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旭;;动画创作中的数字资源管理[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祁凤霞;;中国戏曲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3 王潇慧;;高校三维动画创作的整合与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李云豪;;存在·身体欲望之百态意象动画创作论述[A];设计中求设计2008国际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林一;王伟;;惠安女的地方性色彩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韩业庭 李蕾;动画创作要打破“技术崇拜”[N];光明日报;2012年

2 周思明;动画创作:切莫为粗俗和暴力放行[N];文艺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苗蓓 本报通讯员 陈霞;动画创作应尊重孩子的感受[N];南通日报;2013年

4 袁芳霞;动画创作漫谈[N];甘肃日报;2007年

5 记者 王婷;我省影视动画创作注重品牌竞争[N];浙江日报;2005年

6 林超;我国影视动画创作生产的差距与不足[N];文艺报;2008年

7 贾否;伪原创 唯技术 乏使命:国产动画创作三误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记者 余潇;我省影视动画创作“三突破”[N];福建日报;2009年

9 ;动画创作为何热衷神话改编[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贾克梅蒂·夏维埃 整理:高雅;欧洲动画产业与市场[N];牡丹江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蕊源;无声动画创作实践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5年

2 周s,

本文编号:444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444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7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