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现象电影”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4:42
本文关键词:国产“现象电影”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现象电影 生成语境 文本构建 银幕哲学 瑕瑜互见 未来走向
【摘要】:2011年,投资仅为890万元却获得了3.5亿元票房的《失恋33天》引发各方关注,成为中国“现象电影”崛起的滥觞。从广义上看,“现象电影”是指低投入、高收益,获得观众追捧,获取了高额票房收入的电影。从狭义上来说,“现象电影”是指在新媒体语境下,通过大数据分析,整合受众的兴趣和喜好,以受众为中心,将当下社会热点现象或敏感话题转化为影像,在处理与加工之后,相对于其他电影形态来说,更贴近普通人现实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电影作品,其电影语言简单化且易于理解和接受,通常采用轻喜剧式的表现手法,因题材的热门性和表现手法的贴近性而引发了大规模能社会轰动效应,打造了新的时尚潮流,并获得了高额的票房收入。“现象电影”主要包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系列、《圃》系列等影片。狭义溉念的“现象电影”更具研究价值。“现象电影”对社会的描摹以一种柔和、软性的形式进行书写,持一种中立的态度,个中滋味交由观众去评判、讨论和体会,作为导演,只是讲述一个故事。“现象电影”是商业与艺术共谋的产物.具有“接地气”的特点,其回归普通人的制作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对国产电影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现象电影”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憾,瑕不掩瑜,但其形式上的创新和文本上的打磨,以及票房上的成功,是当代电影所需思考的。“现象电影”是时代的产物,也表现着时代。
【关键词】:现象电影 生成语境 文本构建 银幕哲学 瑕瑜互见 未来走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2
- 第一章 电影之春——“现象电影”的生成语境12-22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产业的“水涨”引发“现象电影”的“船高”12-16
- 第二节 新媒体驱动“现象电影”的形成与确立16-18
- 第三节 拥有影院消费习惯的观众18-22
- 第二章 “能指”与“所指”的相行——“现象电影”的文本构建22-29
- 第一节 “像场空气”的营造:标识性的场景与地景23-25
- 第二节 极尽抚慰之能事:“软性”、单纯的叙事特色25-26
- 第三节 与观众同构的人物塑造26-29
- 第三章 “还我普通人”——“现象电影”的银幕哲学29-35
- 第一节 “镜中我”:“他者”影响下的“改变”哲学29-31
- 第二节 对梦想的抒发与追寻的人生哲学31-33
- 第三节 灵魂得救:一场有关普世情感的洗礼33-35
- 第四章 “完整电影神话”的再延伸——“现象电影”的意义、缺失及未来走向35-44
- 第一节 “现象电影”的意义35-38
- 第二节 “现象电影”的缺失38-41
- 第三节 “现象电影”的未来走向41-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51
- 附录51-52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52-53
- 后记53-54
本文编号:766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76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