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的虚构”:2000年后第二代电影中的阿根廷近代史叙述
发布时间:2017-09-04 13:47
本文关键词:“标志的虚构”:2000年后第二代电影中的阿根廷近代史叙述
更多相关文章: 第二代 儿童 青少年 后独裁 象似性 虚构类电影
【摘要】:本文考察了近期阿根廷有关后独裁时期的电影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倾向:由第二代电影人2000年后创作的虚构类电影回到了儿童或青少年视点和90年代以前的"过时的"形式。通过对一部能展现这一近来趋向的政治惊悚片——加斯东·比拉文的《禁锢》的关注,这些电影(笔者称其为"标志的虚构")不应该被读解为当下第二代叙述的常规案例。相反,笔者认为他们恰恰证实了对近代史的表现上存在代内矛盾(尤其是关于20世纪70年代政治活动的表现)。在这些电影中,虚构(及儿童或青少年视角)的使用多考虑象似性(iconicity)而超过指称性(indexicality)——这一象似性的主导地位牵涉到对当代阿根廷来说很关键的意识形态内涵,而且也需要再次审视通过儿童或青少年的镜头来描绘历史这一做法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堪萨斯大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第二代 儿童 青少年 后独裁 象似性 虚构类电影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在仔细看完家庭合影之后,穿着父亲衣服的卡拉·克雷斯波脑海中不断再现父亲的各种死亡情景。现年三十多岁的她得出了一个在今天的阿根廷常常听到的反直觉的结论:她现在已经比她的父亲更年长。这个令人不安的结论标志着《我之后的生活》(Mi vida después/My Life After,阿里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力力;宋瑾;;新大陆——南美之旅——内蒙古杂技团阿根廷、秘鲁、巴西三国巡演[J];杂技与魔术;2008年06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行之 编译;阿根廷:找寻自我之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黄轶锋;京城舞台走来《探戈女郎》[N];中国艺术报;2003年
,本文编号:791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79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