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电影歌曲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左翼电影歌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左翼电影歌曲 产生背景 传播媒介 艺术特征 意义
【摘要】:中国左翼电影歌曲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是左翼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左翼文化运动前进的一股文艺力量。它依赖于电影而产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独立存在。左翼电影歌曲在创作之初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使命,主题明确、曲调风格鲜明。它处在电影与音乐的交织点上,既担负了服务于战斗的革命任务,又开创了当下的流行文化现象。本文以1932年至1937年间具有代表性的36首左翼电影歌曲为研究对象,对它的产生背景、题材特征、体裁特征以及传播与影响做出研究分析,从文化史学的角度对1930年代的文学、电影做出梳理,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它的宣传方式做出简要概括,并探讨了它对抗战音乐带来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文学运动、电影运动及音乐运动的角度对左翼电影歌曲的产生背景做出表述,并简要叙述了电影与电影歌曲的创作情况。第二章,对左翼电影歌曲的题材进行分类,分为城市生活写实和农村生活映象,通过歌曲的题材内容体现当下社会大众的内心诉求。第三章,将左翼电影歌曲分为群众歌曲和独唱歌曲,通过对代表作品的本体分析,总结提炼其音乐特征。第四章,以传播学的角度梳理电影歌曲的传播媒介,分析左翼电影歌曲的宣传和推广形式,继而归纳左翼电影歌曲的艺术特征,以及它所独具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左翼电影歌曲的具体分析,总结它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经验及艺术特征。在整个中国音乐历史长河中,左翼电影歌曲仅延续了短短几年,但它凭借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传唱至今,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本文力求做到完整、全面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左翼电影歌曲 产生背景 传播媒介 艺术特征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7.6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3
- 一、选题意义9
- 二、研究现状9-11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1-13
- 第一章 左翼电影歌曲的产生背景13-26
- 第一节 左翼文学、电影与音乐之概览13-18
- 一、左翼文化运动13-14
- 二、左翼电影与电影运动14-17
- 三、左翼音乐运动17-18
- 第二节 电影与歌曲的创作18-26
- 一、左翼电影之创作机缘19-21
- 二、词与曲的巧妙结合21-22
- 三、歌曲之创作群体22-26
- 第二章 左翼电影歌曲的题材分类26-46
- 第一节 城市生活写实26-40
- 一、城市工人形象26-29
- 二、知识分子形象29-32
- 三、城市女性形象32-36
- 四、革命者形象36-38
- 五、城市风光景象38-40
- 第二节 农村生活映象40-46
- 一、抗日农民形象41-43
- 二、农村生活景象43-46
- 第三章 左翼电影歌曲的音乐特征46-63
- 第一节 群众歌曲46-56
- 一、进行曲风格的运用46-52
- 二、劳动号子的运用52-54
- 三、船歌节奏的运用54-56
- 第二节 独唱歌曲56-63
- 一、创作型歌曲56-59
- 二、民歌改编曲59-63
- 第四章 左翼电影歌曲的传播与价值63-74
- 第一节 传播媒介63-70
- 一、左翼电影与影业公司63-65
- 二、左翼音乐人与百代唱片公司65-67
- 三、报纸与杂志67-70
- 第二节 左翼电影歌曲的艺术特征与时代意义70-74
- 一、艺术特征70-72
- 二、时代意义72-74
- 结语74-76
- 附录 左翼电影歌曲曲目表76-79
- 参考文献79-84
- 致谢84-85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5-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庆丰;;1936年:有声片《新旧上海》读解——中国左翼电影转型、分流后现存唯一的新市民电影[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张茜;鲍燕蓉;;左翼电影的市场化取向[J];东南传播;2009年01期
3 杨菊;;左翼电影与它的话语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杨菊;;政治文化视阈下的左翼电影意识论[J];四川戏剧;2009年02期
5 韩琛;马春花;;新女性、左翼电影与历史的幽灵[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王洪泉;欧孟宏;;论左翼电影对上海都市的批判[J];电影文学;2011年13期
7 房默;;民粹主义与左翼电影的文化策略[J];文艺争鸣;2012年11期
8 佳明;;奋斩荆棘 勇涉泥泞的战士——记左翼电影评论家王尘无[J];电影艺术;1984年01期
9 徐江;新左翼电影[J];开放潮;2002年12期
10 赵小青;左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当代电影;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茜;;左翼电影的市场化取向(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徐馨;回溯左翼电影的财富[N];人民日报;2005年
2 演讲人 袁庆丰;寓小我于大我之中[N];人民政协报;2012年
3 陈播;左翼电影是如何重视进入电影市场的[N];文艺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娇;意义生成与传播策略—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歌词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2 宋小婉;中国左翼电影歌曲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6年
3 梁庆;左翼电影:意识形态与商业策略的双重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峰;左翼电影:革命文艺在商业文化中的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伟;左翼电影歌曲的歌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谢群;左翼电影歌曲的美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丽丽;1930年代左翼电影文学女性形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8 袁雪美;试论左翼电影中的知识分子形象[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9 白云瑞;探究中国共产党早期电影文化建设-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文化运动[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10 陆怡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左翼电影的美学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0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3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