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韩国青春偶像剧风靡中国二十年的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14:34

  本文关键词:韩国青春偶像剧风靡中国二十年的成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韩流 青春偶像剧 类型剧 日常消费文化 文化体制


【摘要】:韩国电视剧自上世纪90年代初被我国引进播出后,在我国风靡了二十年。期间发展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模仿日剧主打青春偶像的试水期,到2000-2005年以家庭剧和古装剧为代表的风靡期,再到2006年-2010年的“韩剧三宝”(车祸、失忆、癌症)让人生厌的低迷期,最后再跨度到了从2011年至今的韩剧开创“新三宝”(长腿、养眼、土豪style)的回潮期。韩剧在中国乃至亚洲影响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为当世所罕见,堪称当代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典范。而青春偶像剧作为韩剧中代表性的类型剧,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在保持着固有程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观众的喜爱。韩国青春偶像剧虽然是主打“青春”和“偶像”,主要以中青年人为剧中的主体,但欣赏它的观众却囊括了少年、中青年和中老年观众在内,不仅限于中青年群体。而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对于韩国青春偶像剧的消费方式也不尽相同。本论文试以韩国青春偶像剧在中国风靡二十年中的经典剧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以文化研究为分析框架,结合类型剧、电视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全球化、现代性等相关理论,重点从类型、受众和文化这三个维度来切入分析韩国青春偶像剧文本的生产和消费以及流行的文化语境,试图揭示韩国青春偶像剧能够风靡中国二十年的具体成因。本文认为韩国青春偶像剧正是通过运用流动的现代文化元素来不断包装传统的纯爱内核,即在青春偶像剧固有程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通过“新瓶装旧酒”的方式,让中国一代又一代的韩剧迷对其一直保持着好奇心和收视期待,从而形成了长久的吸引力。本文运用了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整理和收集了较丰富而详实的研究材料,这为以后开展类型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类型剧的视角来分析了韩国青春偶像剧文本的生产,又通过消费文化的视角来分析了中国中青年韩剧迷对韩国青春偶像剧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动机,同时还通过中韩两国社会文化体制对比的视角来佐证了为什么是韩剧风靡中国,这些都为研究韩剧风靡中国二十年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此外,本文也希望通过从不同视角分析韩剧流行的成因,以期对中国电视剧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韩流 青春偶像剧 类型剧 日常消费文化 文化体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6
  • 第一节 “卷土重来”的新韩剧11-12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12-19
  • 一、研究问题12-14
  • 二、研究对象:“现象级”韩国青春偶像剧14-19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9-24
  • 第四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24-26
  • 第二章 类型:“现象级”韩国青春偶像剧的程式与创新26-42
  • 第一节 作为类型剧的青春偶像剧26-28
  • 第二节 “现象级”韩国青春偶像剧的程式28-33
  • 一、儒家传统文化下的“纯爱”核心28-30
  • 二、“灰姑娘”的叙事母题30-32
  • 三、“双生双旦”的人物设置32-33
  • 四、唯美浪漫的视觉表现33
  • 第三节 “现象级”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创新33-41
  • 一、题材:从日常化到陌生化34-35
  • 二、女性形象:从淑女化到身体化35-37
  • 三、男性形象:从男性化到女性化37-39
  • 四、服饰:从个性化到奇观化39-41
  • 第四节 小结41-42
  • 第三章 受众消费:日常生活的娱乐化、符号化和审美化42-60
  • 第一节 消费文化研究42-46
  • 一、日常生活消费——消费商品、符号及象征意义43-44
  • 二、后现代消费——消费梦想、欲望与愉悦44-46
  • 第二节 中国中青年受众消费韩国青春偶像剧的特征46-59
  • 一、中青年受众群体对韩剧的接触状况和喜好分析46-50
  • 二、中青年受众群体对韩剧的消费动机分析50-56
  • 1、韩剧消费的符号化50-52
  • 2、韩剧消费的类型化52-53
  • 3、韩剧消费的娱乐化53-54
  • 4、韩剧消费的审美化54-56
  • 三、中青年受众群体对韩剧的消费行为分析56-59
  • 第三节 小结59-60
  • 第四章 文化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韩文化体制比较分析60-73
  • 第一节 中韩文化产制比较分析60-67
  • 一、制播流程:韩“边写、边拍、边播”——中“先写、后拍、再播”60-62
  • 二、管理体制:韩“制播合一”——中“制播分离”62-63
  • 三、编剧体制:韩“编剧中心制”——中“编剧边缘化”63-65
  • 四、产业政策:韩“多元支持”——中“审查限制”65-67
  • 第二节 中韩社会文化比较分析67-71
  • 一、韩国:“拌饭文化”下的亚洲想象67-69
  • 二、中国:断代文化下的现代性想象69-71
  • 第三节 小结71-73
  • 结语73-75
  • 参考文献75-80
  • 附录(一) 韩国青春偶像剧受众研究的调查问卷80-84
  • 附录(二) 韩国青春偶像剧受众访谈大纲84-86
  • 附录(三) 访谈对象基本资料86-87
  • 后记87-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莉;;从《冬日恋歌》看韩国青春偶像剧[J];电影新作;2004年02期

2 顾春花;国产青春偶像剧摭谈[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周星;对青春偶像剧的认识[J];电影艺术;2004年03期

4 张智华;中国青春偶像剧现状思考[J];电影艺术;2004年03期

5 张燕;浅谈内地青春偶像剧[J];电影艺术;2004年03期

6 刘涛;中国青春偶像剧发展的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丁莉丽;对当前“青春偶像剧”的危机性透视[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曾胜;;愉悦的焦虑——对青春偶像剧的文化心理分析[J];艺术广角;2005年01期

9 赵航;;从韩国青春偶像剧的超现实性看其叙事策略[J];艺术广角;2006年02期

10 栾薇;;硬伤青春——中韩青春偶像剧比较[J];艺术广角;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晓红;;豪华背后的空洞[A];中国演员(2012年第6期总第30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陈友军;青春偶像剧中的“人”与“城”[N];中国艺术报;2013年

2 刘英 徐书婕;青春偶像剧:韩国升级,中国取经[N];中国文化报;2013年

3 姜雪艳;奢华的“小时代”,克隆的青春偶像剧[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4 李燕;青春是不容忽视的存在[N];中国文化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臻青;青春偶像剧你拿什么吸引观众眼球[N];辽宁日报;2003年

6 马拉松;青春偶像剧,少灌点“迷魂汤”[N];四川日报;2003年

7 路海波;关于青春偶像剧[N];文艺报;2001年

8 倪学礼 张璀;尴尬的中国青春偶像剧[N];文艺报;2001年

9 沈光虎;国产青春偶像剧的困境与出路[N];文艺报;2003年

10 北青;国产青春偶像剧谁解其中味[N];西藏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莉丽;共谋与斗争:“视觉文化”时代的影视风景[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见闻;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李芳;青春偶像剧的狂欢与迷茫[D];南昌大学;2006年

3 丁丹丹;青春偶像剧的本土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陈丹雯;青春偶像剧的叙事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齐薇;青春偶像剧的类型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赵柏慧;国产青春偶像剧的创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凤;红色青春偶像剧高校热播现象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夏艳婷;中国红色青春偶像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冰;新世纪我国青春偶像剧热播的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张莎莎;韩国青春偶像剧[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50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50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a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