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与再现——台湾纪录片中的身份再现与认同
本文关键词:纪录与再现——台湾纪录片中的身份再现与认同
更多相关文章: 台湾光复 移民社会 文化手段 台湾社会 执政当局 台湾人民 胡台丽 国族 乡土叙事 剧情片
【摘要】:正身份认同问题在台湾一直是个喋喋不休且充满争议的议题。一方面由于台湾是个多元的移民社会,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期先后来到这片土地上,为了个人的生存也为了维护群体的利益,而形成了今日台湾社会中四大族群想象(Ethnic Imagination)的样貌~[1];另一方面,由于政权的频繁更替,每一个执政当局无不透过教育、语言等政策或文化手段以形塑人民成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2](Imagined
【关键词】: 台湾光复;移民社会;文化手段;台湾社会;执政当局;台湾人民;胡台丽;国族;乡土叙事;剧情片;
【基金】: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台湾电影的身份认同建构及其对南台湾大学生国族意识的影响”(项目批准号:15YJC760052)
【分类号】:J952
【正文快照】: 身份认同问题在台湾一直是个喋喋不休且充满争议的议题。一方面由于台湾是个多元的移民社会,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期先后来到这片土地上,为了个人的生存也为了维护群体的利益,而形成了今日台湾社会中四大族群想象(Ethnic Imagination)的样貌[1];另一方面,由于政权的频繁更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仲元,陈仕平,龙心刚;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抗日与台湾光复[J];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02期
2 郑坚;寻访台湾抗日义勇队故迹[J];台声;2001年06期
3 王生怀;抗战时期台湾同胞对收复台湾的贡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章慕荣;台湾光复后日俘处理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5 乔宇;台湾光复纪事[J];北京观察;2005年08期
6 ;台湾光复始末[J];台声;2005年11期
7 古琳晖;;台湾光复纪略[J];百年潮;2005年06期
8 史式;;“往事惊心泪欲潸”——日本侵扰台湾四百余年史实[J];同舟共进;2005年09期
9 曾重郎;;我所亲历的台湾“二·二八”起义[J];世纪行;2007年02期
10 ;《台湾光复暨光复后五年省情》即将出版[J];民国档案;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静涛;;台湾革命同盟会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玉国;;厦门大学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高陵;;“二·二八”事件后的台湾知识分子[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4 褚静涛;;台籍志士与台湾复省[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5 陈孔立;;台湾史研究的史观问题[A];台湾历史研究(第一辑)[C];2013年
6 臧运祜;;十年共铸一剑 青史赓续台湾——《台湾史稿》读后[A];台湾历史研究(第一辑)[C];2013年
7 王茹;;台湾光复初期的政治参与——以“省参议会”为例[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林仁川;;闽台同心 抗击日寇 建设台湾[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小冲;;1943~1945年台湾光复前后史事述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林剑华;;从国内报刊的相关报道看光复后台湾的接收[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孟山);纪念台湾光复 重温历史荣耀[N];华夏时报;2005年
2 潘清;台湾光复亲历者说: “就在这一天,台湾人终于‘出头天’”[N];团结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平 孙立极;全台湾没有一座抗战纪念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4 朱佳木;纪念台湾光复 促进祖国统一[N];光明日报;2005年
5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六十周年[N];人民日报;2005年
6 记者 陈键兴;台湾光复一甲子 岛内各界举行形式多样纪念活动[N];人民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颜军 包国俊;台湾光复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光荣[N];中国国防报;2005年
8 记者 李欣;纪念台湾光复65周年[N];青海日报;2010年
9 戚厚杰;百折不回的台湾光复路[N];中国艺术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陈晓星;浴血抗日 台湾没有缺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凯;台湾威权体制下的知识分子[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秘;中间权力网络与台湾的民主进程[D];复旦大学;2010年
3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余依婷;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程代勒;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巴殿君;冷战后日本对台湾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邓文;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D];武汉大学;2010年
8 周典恩;清代台湾拓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马丽玲;教育政策与台湾1950-6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丕宁;论台湾的台湾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小霞;抗战时期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管苗雨;“台湾意识”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文正;新加坡与台湾关系(1965-2007)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徐克飞;台湾政治认同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李清顺;台湾陈姓的影响及其族源探析[D];郑州大学;2004年
7 朱伟;从“依侍主义”到“新合作主义”:台湾地方派系的嬗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元;抗日与复台—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研究(1940-1945)[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9 毛彬彬;台湾民主化发展历程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虞乐仲;知识分子与台湾的政治民主化[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4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9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