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对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2 01:27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对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环境 中国纪录片创作 创作理念 创作模式 纪录片频道
【摘要】:新媒体带来的全新传播环境,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普通的信息传播与接收过程中。因为,这样一种新媒介、新载体的出现,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是联动的、是互相影响互相依托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更新换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也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变换着自己的外貌与形态。 在这个文化多元融合的时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寻找、对人性本身的思考以及对人文情怀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也使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注重意识形态的传播,总是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宣传教育的姿态。 如今,由于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影响,中国纪录片在它的创作过程中,也开始有意识的融入了对社会生活和历史过往的独特思考,并开始借助影片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在创作时,伴随大众文化元素的不断融入,导演也开始更关注“人”作为独立个体的思考。这些创作理念的变化,使中国纪录片的视角开始倾向于关注对人类自我的思考和对人文情怀的关注。跟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中国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凭借自身优秀的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心,以及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令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也在逐渐改变着自己的脚步与方向。这正是中国纪录片创作顺应时代潮流的展现,也推动了中国纪录片更为有效的传播。 因为人们对纪录片的创作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政治、社会等政治意味较浓的题材,而开始出现多样化的选择,所以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中国纪录片在制作理念、模式等方面也展现出现了不同的效果,展示出一种类型片的特点。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类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以重大的节庆日、纪念日、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等为拍摄主题的宣传型纪录片;2、以追求艺术创造、探索审美表达、并勇敢进行美学新尝试的审美型纪录片;3、不仅承担着宣传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还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消费型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的制作模式也开始日渐趋于工业化。这种工业化的特征表现在人们开始普遍接受一种行业标准的建立。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诞生,它在中国纪录片制作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制作组拥有严格的分工和细化的工作流程。他们创作的每部纪录片都采用工业化的制作模式,预设了很多的规定动作。 新媒体时代信息内容的快速更新,令我们的审美价值体系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新媒体的环境中,人们更加提倡对作品中个人化价值观的重视,更尊重个体的独立性,这正好为内容小众化、个性化的独立纪录片提供了生长的沃土。传播渠道的开放性与内容把关的近乎零门槛,为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创作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 尤其是伴随着各种视频网站的建立,博客、微博、播客等极具便捷性和自由性的个人视频媒体的流行,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及其广阔与便利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诞生的纪录片专业频道,虽然因为各自的背景实力、频道定位以及资源平台不同,而导致在节目的选择与播出安排上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最为本质也最共同的一点就是对纪录片的关注与传播,他们的关注与传播是推动中国纪录片不断创作与提高的动力。近年来,纪录片频道也在逐渐的探索与拓展思路,他们开拓了纪录片的收视市场,顺应了新媒体传播环境的改变,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浪潮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理由与方向,是今后纪录片电视播出方式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样的选择,是一种对生活的认知。中国纪录片作为主流思想的重要承载,在面对如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仍需要我们能够用一颗冷静的理性心理去对待。我们需要深刻的认识到,尽管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改革与创新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和叙述技巧,但是,纪实性仍然是纪录片最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这也是纪录片永恒的主题,更是我们给受众带来收获的创作原动力。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中国纪录片创作 创作理念 创作模式 纪录片频道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9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5
- 一、研究背景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一) 理论意义11
- (二) 现实意义11-12
- 三、研究现状12-13
- 四、研究方法13-15
- 第一章 新媒体的概述与特征15-21
- 一、新媒体的界定15-16
- 二、新媒体形态的传播特征16-21
- (一) 多元化16-17
- (二) 碎片化17-18
- (三) 分众化18-21
- 第二章 纪录片概述与发展变迁21-27
- 一、纪录片定义21-22
- 二、纪录片的发展变迁22-27
- (一) 政治哲学的淡化与民族意识的弘扬(1979—1990)22-23
- (二) 多种题材的尝试与大众传播的觉醒(1991—2000)23-24
- (三)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精品创作意识的凸显(2002—2011)24-27
- 第三章 新媒体形态对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冲击与影响27-35
- 一、纪录片主题选择的新变化27-30
- (一) 文化内涵扩大,关注人性的思考27-28
- (二) 在内容选择过程中开始趋向于分众化28-30
- 二、纪录片创作内容逐渐趋向于类型化30-32
- (一) 宣传型纪录片30-31
- (二) 审美型纪录片31
- (三) 消费型纪录片31-32
- 三、创作手法更加注重美学特征32-35
- (一) 戏剧美学元素与现代视听语言的融合32-33
- (二) 强化技术美学突出影片效果33-35
- 第四章 新媒体形态催生出纪录片创作新模式35-41
- 一、新时期纪录片制作日渐趋向工业化和产业化35-37
- (一) 工业化的创作流程日渐成熟35-36
- (二) 产业化的生产制作初露端倪36-37
- 二、新技术催化了独立纪录片的制作与发展37-38
- (一) 独立纪录片的诞生背景37
- (二) 新媒体时期独立纪录片的发展37-38
- 三、纪录片频道的出现推动了纪录片市场发展38-41
- (一) 纪录片频道的诞生38-39
- (二) 地方纪录片频道的发展39-41
- 结语41-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阳;;新媒体与传播分众化[J];编辑之友;2008年01期
2 郝君;;浅析微博传播的“烟花效应”[J];今传媒;2012年07期
3 王艳玲;石同欣;;纪录片“真实再现”之理性辨析[J];当代传播;2009年01期
4 郭艳梅;陈家平;;浅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过程中的视角变化[J];当代电视;2009年10期
5 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05期
6 傅国春;赵然;;DV对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影响[J];中国电视(纪录);2012年02期
7 罗艳;;网络时代的多元化公共领域[J];青年记者;2007年10期
8 冷冶夫;刘新传;;思维·形态·路径——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50年轨迹变迁的三重维度[J];声屏世界;2008年09期
9 周毅;大众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时间 ,吕新雨;纪录片: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抉择[J];天涯;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898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9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