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傣族题材电影中的傣族民俗影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02:29

  本文关键词:傣族题材电影中的傣族民俗影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傣族题材电影 傣族民俗影像 民俗影像呈现 民俗影像价值


【摘要】:傣族题材电影是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数量最多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傣族题材电影经历了发轫探索期(1958-1960)、稳定发展期(1982-1989)、沉寂期(1991-1997)后,近两年来终于有复苏的迹象。傣族题材电影主要反映傣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表现傣族人民的喜怒哀乐,因此傣族民俗影像是傣族题材电影中的重要内容。傣族题材电影也以丰富多彩的傣族民俗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研究傣族题材电影中的傣族民俗影像对于傣族民俗、傣族人民的生活和傣族文化、探索傣族题材电影的创作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傣族题材电影中的民俗影像主要包括物质民俗影像、社会民俗影像、精神民俗影像、语言民俗影像四大类。从其具体的呈现频率来看,傣族服饰、建筑、交通等方面的民俗影像呈现频率最高,所有的傣族题材电影都有这些方面的民俗影像出现,其原因是服饰是人物角色塑造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建筑和交通是电影叙事不可或缺的场景;其次,傣族音乐、舞蹈、婚姻礼仪、原始宗教信仰等民俗影像的呈现频率也比较高,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音乐、舞蹈、婚姻仪礼、原始宗教等民俗影像是傣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傣族的文化特色之一。从民俗学意义上来说,傣族民俗影像具有记录民俗和传播民俗的价值,呈现方式主要有:再现式、表现式和扭曲式;从电影学意义上来说,傣族民俗影像具有叙事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呈现方式主要有:贯穿式、参与式和独立式。目前,傣族题材电影中的傣族民俗影像存在固化、重复化、表面化、刻意化呈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电影创作者要注意在今后的电影创作过程中要立体呈现民族形象、多彩展示民俗影像、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寻找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平衡点。
【关键词】:傣族题材电影 傣族民俗影像 民俗影像呈现 民俗影像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11-12
  • 1.1.1 研究缘起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关键概念界定12-14
  • 1.2.1 傣族题材电影12-13
  • 1.2.2 民俗13
  • 1.2.3 民俗影像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3.1 “傣族民俗”研究综述14-15
  • 1.3.2 “影视民俗”研究综述15-16
  • 1.3.3 小结16-17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7
  • 1.5 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17-19
  • 1.5.1 创新点17-18
  • 1.5.2 论文的不足18-19
  • 第二章 傣族题材电影发展简述19-27
  • 2.1 发轫探索期(1958-1960)20-21
  • 2.1.1 电影主题有一定局限性20-21
  • 2.1.2 艺术样式刻板单一21
  • 2.2 稳定发展期(1982-1989)21-23
  • 2.2.1 影片主题创新程度高22
  • 2.2.2 娱乐元素的有意识运用22-23
  • 2.2.3 内容贴近傣族日常生活23
  • 2.3 沉寂期(1991-1997)23-25
  • 2.3.1 多样化的主题24
  • 2.3.2 长期处于市场和商业化的边缘24-25
  • 2.4 复苏期(2013至今)25-27
  • 第三章 傣族题材电影中的民俗影像种类27-71
  • 3.1 物质民俗影像27-43
  • 3.1.1 服饰28-32
  • 3.1.2 建筑32-35
  • 3.1.3 饮食35-39
  • 3.1.4 交通39-40
  • 3.1.5 物质生产40-43
  • 3.2 社会民俗影像43-54
  • 3.2.1 社会组织44-47
  • 3.2.2 婚姻仪礼47-52
  • 3.2.3 丧葬仪礼52-54
  • 3.2.4 岁时节日54
  • 3.3 精神民俗影像54-64
  • 3.3.1 原始宗教信仰55-58
  • 3.3.2 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58-60
  • 3.3.3 民间音乐60-62
  • 3.3.4 民间舞蹈62-64
  • 3.4 语言民俗影像64-67
  • 3.4.1 母语65-66
  • 3.4.2 俗语66-67
  • 3.4.3 章哈67
  • 小结67-71
  • 第四章 傣族题材电影中民俗影像的呈现价值及方式71-87
  • 4.1 民俗学意义上傣族民俗影像的价值71-74
  • 4.1.1 记录价值71-73
  • 4.1.2 传播价值73-74
  • 4.2 民俗学意义上的傣族民俗影像呈现的方式74-79
  • 4.2.1 再现式呈现74-75
  • 4.2.2 表现式呈现75-76
  • 4.2.3 扭曲式呈现76-79
  • 4.3 电影学意义上傣族民俗影像呈现的价值79-82
  • 4.3.1 叙事价值79-80
  • 4.3.2 审美价值80-81
  • 4.3.3 文化价值81-82
  • 4.4 电影学意义上傣族民俗影像呈现的方式82-87
  • 4.4.1 贯穿式呈现82-84
  • 4.4.2 参与式呈现84-85
  • 4.4.3 独立式呈现85-87
  • 第五章 傣族题材电影中民俗影像呈现的问题及改进策略87-97
  • 5.1 傣族题材电影中民俗影像呈现存在的问题87-91
  • 5.1.1 傣族民俗影像固化呈现87-88
  • 5.1.2 傣族民俗影像重复化呈现88-89
  • 5.1.3 傣族民俗影像表面化呈现89-90
  • 5.1.4 傣族民俗影像刻意化呈现90-91
  • 5.2 傣族题材电影中民俗影像呈现的改进策略91-97
  • 5.2.1 遵循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立体呈现民族形象91-92
  • 5.2.2 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多彩呈现民俗影像92-93
  • 5.2.3 深入民族文化核心,挖掘民俗文化内涵93-94
  • 5.2.4 端正创作态度,做到真实与艺术的平衡94-97
  • 结语97-99
  • 致谢99-101
  • 参考文献101-107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107-109
  • 附录B 傣族题材电影列表109-111
  • 附录C 调研记录111-1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咏;网络时代的电影与电影中的网络[J];电影艺术;2001年02期

2 鲍·瓦特逊,徐建生,李鸿祥;品位无可争辩:图利电影与电影理论的局限[J];世界电影;2001年02期

3 龙熙芳;电影诞生历险记[J];桌面出版与设计;2001年03期

4 王达成;数字电影[J];影像技术;2002年01期

5 陆孝修;非洲电影概况[J];当代电影;2003年04期

6 白木 ,子荫;电影史话:第一次活动照相[J];影视技术;2003年06期

7 崔斌箴;整体电影史观的兴起与评价[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陈栩翔;为什么我们需要数字电影[J];现代电视技术;2003年11期

9 崔斌箴;整体电影史观的兴起与评价[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陈栩翔;为什么我们需要数字电影[J];现代显示;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圣达;;电影在东南亚:发展、问题和前景[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丁亚平;;电影史的视界:方法与范式——兼谈人物志电影研究[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祁林;;景观电影之“景观”魅力探源[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海日寒;;新时期蒙古族电影的文化与艺术问题[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王准;;数字时代的电影特效创作[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7 施梅轻;陈冠平;李淑英;;农村16毫米电影中间片国产化研究[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8 孙绍谊;;新媒体与早期电影[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任庭义;;论电影与青年文化消费[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10 王婷;;论数字时代电影版权侵犯的内生救济——〈阿凡达〉带给电影产业的“潘多拉”[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褚慧 黄婉琪 本报记者 李湘萍;电影,原来也可以阅读[N];广西日报;2004年

2 赵军;聪明和不聪明的电影[N];中国电影报;2014年

3 谢其章;70年前曾有过的“电影杂志年”[N];光明日报;2004年

4 本报驻瑞典记者 刘仲华;瑞典 让电影发扬光大民族文化[N];人民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东;电影图书的“华丽转身”[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谢迪南;电影票房在上涨,电影图书呢[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7 钰添 编译;美电影图书的选题角度[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8 戴锦华;“学电影的孩子 告别讲义时代”[N];文汇报;2003年

9 记者 陈扬渲;浙江省电影有限公司挂牌成立[N];浙江日报;2005年

10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 童刚;继承百年电影传统 谱写新的电影篇章[N];中国电影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芳;中国主旋律影视剧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岩;试论电影空间叙事的构成[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3 段运冬;电影,作为隐喻的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李静;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_";基于认知符号架构下电影深层体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微;战争电影与国家认同[D];复旦大学;2009年

7 康尔;电影表述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8 孟岩;泰中动作电影比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9 王者凌;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抒;电影中的电影:元电影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佳育;电影的商业性对电影美术造型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静雯;心理分析视域下的电影观照[D];河北大学;2009年

4 谢丽佳;图片电影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燕燕;电影生产力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晓东;生态电影的人文思考[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年

7 洪启龙;“生活的发现”:从现实走向“极简”的银幕哲思[D];西南大学;2015年

8 邓延庆;李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罗婧婷;中国内地小妞电影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袁凌轩;中国续集电影创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14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914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c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