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嬗变研究
本文关键词:蒙太奇嬗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蒙太奇 剪辑 爱森斯坦 巴赞 后蒙太奇 嬗变
【摘要】:蒙太奇是电影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多义且复杂。翻开任何一本电影美学著作,蒙太奇通常都作为重要章节被加以分析和评述。横向上看,蒙太奇发展嬗变的过程几乎贯穿了整个电影艺术发展史;纵向上,这一概念也贯穿了理论和实践,并在二者之间互相作用。本文依循时间的顺序——从电影发展之初直至当下的数字时代,选取若干个对蒙太奇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理论家和电影创作者,力求理清蒙太奇的发展历程。当然,就蒙太奇表达自己的看法的理论家远比文中所提到的多得多。第一章,通过比较三部有代表性的电影理论辞书中对蒙太奇概念阐释的异同展开对蒙太奇多维度概念的解读。并辅以早期电影创作实践对剪辑的探索,找到蒙太奇在上升到美学层面之前在具体电影文本中最初的影子。第二章主要论述苏联蒙太奇学派的蒙太奇电影美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其中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是必须提及的。本章重点梳理了各理论家的理论形成过程并比较了他们各自的差异,他们同对一个议题感兴趣却又在理论上自成体系。这一阶段也是对蒙太奇探索最集中,也最激烈的时期。第三章为蒙太奇的两次转向。这一章主要讨论安德烈·巴赞和克里斯蒂安·麦茨的蒙太奇观。巴赞与苏联蒙太奇一派的观点看似相左实则互为辨证。而麦茨则将结构主义语言学引入电影研究,并赋予了蒙太奇语义学上的意义。第四章则讨论了在数字技术应用于电影艺术之后,学界对蒙太奇的认识。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的结合不仅使电影进入了“后时代”,蒙太奇也变成了“后蒙太奇”。而“后蒙太奇”究竟较于它的前身产生了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又是否真的具有将蒙太奇颠覆的能力,这些都是该章节所要讨论的。结语部分则是对以上梳理的系统总结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蒙太奇 剪辑 爱森斯坦 巴赞 后蒙太奇 嬗变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第1章 理解蒙太奇12-18
- 1.1 多维度的蒙太奇12-14
- 1.2 蒙太奇在电影实践中的发生14-18
- 第2章 苏联的蒙太奇观念18-28
- 2.1 丰富的储备18-21
- 2.2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美学思想21-25
- 2.3 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美学思想25-28
- 第3章“电影语言”视野中的蒙太奇28-38
- 3.1 几项重要的技术转变28-30
- 3.2 蒙太奇在巴赞电影语言演进观中的转变30-34
- 3.3 麦茨的电影语言系统与蒙太奇34-38
- 第4章 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与“后蒙太奇”38-43
- 4.1 电影艺术在数字时代38-40
- 4.2“后蒙太奇”析疑40-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8
- 注释48-53
- 附录53-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心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电影报刊质量——全国电影报刊工作会议在大连召开[J];电影新作;1991年05期
2 滕国强;德国新客观派电影(下)[J];当代电影;1996年03期
3 胡忠青;;博客电影:在“玩”与创新中行走[J];电影评介;2006年18期
4 宋江波;;电影的随想[J];电影文学;2007年02期
5 王春平;郭莹;;流年影像 影海沉浮——电影流派探微[J];电影文学;2007年20期
6 贾长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刘永宁;;论电影的目的及其动态性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年03期
8 王海龙;;品味电影的画面色彩与构图[J];电影文学;2009年11期
9 曹恺;;异形八部:2006年以降的中国先锋电影[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0年07期
10 郑薇;;回归的俄罗斯电影业[J];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斯坦芬尼·德波尔;;跨区域空间的探寻与整合:三池崇史电影中的性别、类型观念与亚洲[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慧丽;博客电影能走多远[N];市场报;2006年
2 梅冰;城市电影高烧族[N];中国环境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姚志峰;八部新作品展示拉美电影潮流[N];中华新闻报;2006年
4 金晓非;《电影的本性》: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镜与灯[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冯堤;精神长白和电影摇篮的凤凰于飞[N];协商新报;2012年
6 何世平 峨眉电影集团董事长;提升电影品牌 重塑峨影形象[N];中国电影报;2010年
7 饶曙光;新中国经典电影的历史价值与当下意义[N];人民日报;2011年
8 贾磊磊;电影与时间:从流派与类型的角度看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冯堤;长白山文化视角的电影历程[N];吉林日报;2012年
10 严敏;进入电影魔幻世界的文学作品[N];文汇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燕;电影的观念:从现代到后现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穆重怀;新俄罗斯电影(1991-2008)的时代转型[D];辽宁大学;2011年
3 盘剑;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和文学[D];浙江大学;2004年
4 张芳馨;中国电影的对比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杨晓林;叛逆与困惑[D];苏州大学;2005年
6 石秋仙;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D];山东大学;2005年
7 韩琛;漂流的中国青春[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唐建军;眼动·视网膜·知觉影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9 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碧t,
本文编号:923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923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