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色彩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20:04

  本文关键词:动画电影《千与千寻》色彩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色彩 动画色彩 彩色分镜稿 运动性


【摘要】:动画要想呈现出非同凡响的视觉效果,那么色彩的成功运用与否,就是动画影片成败的关键之所在。色彩对影片的主题烘托、场面表现、情节的渲染都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它同动画的题材、角色、场景、镜头画面紧密联系在一起,色彩对动画作品达到了最直观的视觉效果。想要搞懂色彩是如何在动画之中表现,就必先对色彩的基本知识有所认知。中国动画还在发展中,虽然有一些影片获得了观众的好评,但艺术水准始终超越不了60年代和80年代的动画作品。究其原因,除了剧本创作、表现手法、画面的精细度、人物造型的设计、故事情节的安排等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外,还有就是色彩应用的欠缺。文章中主要以色彩如何在动画电影中应用为切入点进行剖析。众所周知,动画色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其他艺术门类色彩表现形式并不相同。动画是“动”的艺术形态,包含人物的运动、场景的运动、镜头的运动、蒙太奇的运用等等,与电影非常相似,但又非电影。而“画”又与画面有关,画面需要色彩设定,画面是观众了解影片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都决定了动画的审美价值。那么我们可以说,运动性和时间性就成为了动画色彩的必备属性。论文先从色彩的基本概述展开,然后以宫崎骏动画《千与千寻》为例深入分析色彩在动画中的具体应用及重要性,最后通过对《千与千寻》的详细分析得出结论。我们最终想要得到的论述结果是通过对宫崎骏动画电影色彩如何成功运用的分析,将之用于我国动画制作的方方面面,以提升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准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色彩 动画色彩 彩色分镜稿 运动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5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引言7-8
  • 第一章 动画色彩研究相关理论概述8-17
  • 1.1 色彩应用概述8-13
  • 1.1.1 动画色彩的属性8-9
  • 1.1.2 动画色彩的对比与调和9-12
  • 1.1.3 动画色彩的联想与象征12-13
  • 1.2 动画色彩的特征13-15
  • 1.2.1 动画色彩的主观创作性14
  • 1.2.2 动画色彩的运动和时间性14-15
  • 1.3 动画色彩的构成15-17
  • 第二章 宫崎骏动画《千与千寻》的色彩分析17-37
  • 2.1 彩色分镜稿的应用18-20
  • 2.1.1 故事版分镜稿19
  • 2.1.2 具有草稿性质的彩色分镜稿(手稿)19-20
  • 2.2 色彩的选择搭配对人物个性的塑造20-23
  • 2.3 色彩变化(匹配)对故事场景的渲染作用23-28
  • 2.3.1 动画色彩的补色对比24-25
  • 2.3.2 动画色彩的明暗对比25
  • 2.3.3 动画色彩冷暖对比25-27
  • 2.3.4 动画色彩的纯度对比27-28
  • 2.4 色彩应用对动画情节的推动作用28-33
  • 2.4.1 色彩变化的运动性28-29
  • 2.4.2 色彩变化的时间性29-32
  • 2.4.3 色彩表现蒙太奇32-33
  • 2.5 色彩应用对受众观感的影响作用33-35
  • 2.6 色彩应用对作者情感的表达作用35
  • 2.7 色彩应用对动画作品的提升作用35-37
  • 第三章 动画色彩应用对我国动画设计的启示37-41
  • 3.1 我国动画作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7
  • 3.2 善于挖掘民族色彩为本土动画服务37-38
  • 3.3 根据作品整体风格与表现形式加强色彩应用38-39
  • 3.4 加强动画作品中色彩应用的对策39-40
  • 3.5 赋予色彩选择更多的象征意义,提升动画作品的内涵40-41
  • 结束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曦;;“新混血儿”现象:中美动画电影文化对话之路[J];艺术评论;2010年08期

2 唐忠会;;拓展·重构·守望——数字语境下动画电影的“真实性”思考[J];艺术百家;2010年S1期

3 赵家英;;浅析音乐在动画电影中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0年11期

4 刘婷;;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反思与展望[J];才智;2010年33期

5 王国丽;;香港动画电影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董雪静;;认同与异化:美国动画电影对青少年的文化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7 李春阳;李永生;;美学观照下的中国动画电影[J];电影文学;2010年20期

8 唐忠会;;中国动画电影的“危”与“机”[J];电影文学;2010年01期

9 闵薇;;浅谈动画电影创作中的语言艺术[J];电影文学;2010年02期

10 侯朝宇;;动画电影与儿童的道德教育[J];电影文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丽莎;;巧安排、兴波澜——动画电影中的悬念设计与运用[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2 刘跃军;;立体动画电影发展空间研究[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3 周来;;动画电影《魁拔之十万火急》的中国元素[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4 江娟;;从传统“美猴王”到Q版“孙小猴”——从文化产品的商业属性看国产动画电影中“美猴王”传统形象的变迁[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5 公冶祥洪;王鹏;;关于加快山东省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巍;关于动画电影的两个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牛兴侦;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突现井喷[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商报记者 卢扬;国产动画电影抢滩寒假档期[N];北京商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窦新颖;“三低模式”打造国产动画电影[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阳;国产动画电影是潜力股[N];人民日报;2013年

6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张斌宁;价值观应渗入动画电影创作[N];光明日报;2014年

7 同济大学 聂欣如;动画电影悄然走来[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王磊;国产动画电影坐失市场?[N];文汇报;2005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薛丹;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动画电影?[N];中国电影报;2006年

10 记者 吴幼祥;小制作动画电影欲闯大市场[N];杭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晨;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吴限;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3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路;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探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亚玲;日本动画电影的传播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毅萍;论音乐合成技法在当代动画电影中的运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3 马晓腾;基于流行音乐元素的动画电影娱乐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4 逯一胜;中国动画电影创意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马祥;新世纪以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6 张婧;跨文化视角:美国动画电影在中国的传播[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7 余惠婷;台湾动画电影题材创新策略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少林;中国动画电影民族风格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9 荣韬;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观念演变[D];安徽工程大学;2012年

10 赵青;论动画电影的生态叙事策略[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50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950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f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