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审美热潮时代文化氛围分析
本文关键词: 动漫 心理积淀 视听化 消费化 享乐化 出处:《前沿》2010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前世界范围内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动漫消费的飞速增长和动漫应用范围的全面扩张,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动漫审美热潮。本文认为,这种繁荣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由于以受众生命需求发展为内在驱动的动漫审美文化场域的发展所导致。与大多数研究者选取的动漫制作技术水平演进的角度不同,本文从审美生态环境的角度,展开视听化、消费化、享乐化三维,力图对动漫审美热潮愈演愈烈的原因进行本体性分析。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worldwide, the rapid growth of animation consump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expansion of animation application scope, the aesthetic boom of animation has become irresistible.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is prosperity is not accidental. But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ime aesthetic culture field, which is driven by the life demand of the audience,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angle of the evolution of animation technology level chosen by most researchers,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angle of aesthet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eason why the aesthetic craze of anime and animat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the author develops three-dimensional audiovisual, consumptive and hedonic.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基金】:“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与网络新生代流行文化传播”项目(项目编号:2009BXW003)
【分类号】: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傅守祥;应小敏;;大众文化的勃兴:泛审美中的“生产快乐”原则[J];探索;2006年04期
2 周宪;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视觉文化[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3 段运冬;动画文化的品格探讨[J];装饰;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孟彦文;语言从存在论向伦理学的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赵光旭;;诠释学与华滋华斯的“化身”诗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赵卫国;;海德格尔视野中现代性的时间根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华;;儒学与现代人的精神家园[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2 任建东;;网络游戏的道德资源性分析[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三)[C];2007年
3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童恒萍;;环境伦理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军;;意识形态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乐黛云;;王国维——汇通古今中西文化的先驱[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10 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次调整与现代文明的演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胡云平;农村新社区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安燕;“新世俗神话”与“泛审美”[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朱首献,叶晓艳;当代大众文化的人文批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王柯平;西方审美文化的绵延[J];浙江学刊;1998年02期
4 傅守祥;;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之维刍议[J];哲学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思成;;论中职动漫课程中关于角色设计的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6期
2 焦瑾瑾;王鹏;;浅析动漫中场景的创作和设计[J];华章;2011年22期
3 刘叶;;中国古典舞的主要特征——形神并俱[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4 赵洪福;;紫砂壶鉴赏之浅见[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04期
5 吕美萍;;谈谈对紫砂壶镶金包玉的看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04期
6 夏超群;邹琦;;基于“工作流程”的动漫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8期
7 曹瀛;;审美的发现:从花大姑到苏二娥——孙智宏戏剧人物赏析[J];剧影月报;2011年04期
8 王进忠;;美日韩动漫产业模式对辽宁省动漫产业链发展的启示[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9 许存福;王燕;孙家启;徐舒Z,
本文编号:1549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54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