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论民间文学资源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6-12-03 11:47

  本文关键词:论民间文学资源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文化遗产 2011 年第 3 期

论民间文学资源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价值
黄永林 徐金龙

[ 摘

要] 当下国产动漫既失忆,又失语,背弃了民间文学传统,丧失了话语权力,陷入发展困境。国产

动漫应以民族化为根本立足点 ,注重发掘创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 , 才能在产业化发展道路上逐

步 实现国际化、现代化。而民间文学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特有的文化、 教育、 娱乐等多 重功能和价值,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开发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 [ 关键词] 民间文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K890 国产动漫艺术 价值 〔文章编号〕 1674 - 0890 ( 2011 ) 03 - 078 - 06 〔文献标识码〕 A

当下, 国产动漫艺术在美、 日等动漫强国的 ,丧 冲击下,患上了严重 “失忆症” 和 “失语症” 失了话语 权 力, 陷 入 发 展 困 境, 不 断 遭 人 诟 病。 造成这种现状的关键性因素是国产动漫艺术偏离 了民族化的发展方向, 在内容创意方面背弃了民 俗传统,对现成的丰饶的民间文学传统文化资源 开掘创新不够。 美国著名动画大师华特 · 迪斯尼 : 说过 “将世界伟大的童话故事、 令人心动的传

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丰厚独特的资源宝库, 具有文化、 经济、 娱乐等多重功能和价值, 对于 动漫艺术创新和产业开发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和 应用价值。 一、作为文化资源彰显动漫的民族身份 : “在世界上, 只要有国家, 就会 季羡林曾说
② ” 民 有民间。只要有民间,几乎就都有民间文学。

说、动人 的 民 间 神 话 变 成 栩 栩 如 生 的 戏 剧 表 演 , 并且能获得世界各地的观众的热烈响应, 对我来 说,已成 为 一 种 超 越 一 切 价 值 的 体 验 和 人 生 满
① ” 足。 他的话一针见血,振聋发聩,指出了包含童

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学, 具有浓郁的日常生活属性。 它本身是民俗生活的 一种存在方式, 是民俗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 记 录和展演了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 具有鲜明的民 。“与其说它是文学的, 不如说它是 族性和地方性 生活的; 与 其 说 它 是 审 美 的, 不 如 说 它 是 文 化
③ ” 的。

话故事、 传说、 民间神话在内的民间文学所独具 的魅力和活力及其对动漫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 民间文 学 是 一 种 口 耳 相 传 的 民 族 文 化 传 统, 本质上是一种活态的、 与时俱进的、 始终保持鲜 活生命力的生活文化。 它作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 化资源,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

( 一) 传达文化史信息 1. 神话是人类早期历史的活化石, 是人类原

[ 作者简介] 黄永林 ( 1958 - ) ,男,湖北仙桃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华中师范大学 副校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金龙 ( 1979 - ) ,男,湖北罗田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学博士研究生 , 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七级职员 。( 湖北 武汉,430079 ) : 《经典动漫理念 ( 迪斯尼名句摘选 ) 》 , http: / / blog. sina. com. cn / s / blog_ 4ab99e91010008qh. html. ① 铁剑仙 [ 2007 - 05 - 12] . :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相得益彰 》 ,载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② 季羡林 第 168 页。 : 《民间文学引论》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41 页。 ③ 万建中

78

始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文化史的第一页, 是传统、 历史、民间、 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 对于了解认 识和研究史前人类的社会形式、 生产、 生活、 艺 术、信仰及其他情况都有重要价值, 它建构了人 类文化史上最早的哲学观念, 对人类文化史上的 各种文化现象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现实层面, 神 话的文化史价值体现为对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 塑造和维护,它在许多民族中发挥了 “根 ” 的作 用,有力 促 进 了 该 民 族 的 和 谐 统 一 和 发 展 进 步 。 如纳西族神话 《祭天古歌 》 通过祭天这一特定的 宗教祭祀活动的铺陈叙述, 以黄栗树代表天神地 祗,柏树代 表 天 舅 许 神, 石 头 代 表 阳 神 和 阴 神, 从中可以窥见纳西先民关于宇宙起源、 天地结构、 人类繁衍、 民族形成的种种认识和构想, 隐含了 纳西族远古宗教祭仪及相关古俗, 表现了纳西族 远古信仰体系集自然崇拜、 祖先崇拜和木石崇拜 为一体的整体民族特征, 积淀着丰富深厚的文化 内涵。 2. 民间传说作为民众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充满乡土气息,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如在我 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东北和山东有一则流传甚广的 “秃尾巴老李 ” 的 传 说, 在 清 代 乾 嘉 时 期 的 袁 枚 《子不语》 卷八 《秃尾龙》 中就有记载,该书卷十 七 《龙母》 还记载 了 龙 母 产 秃 尾 巴 孽 龙 的 故 事。 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的 《秃尾巴老李的传 说》 一书选入了相关作品 100 多篇, 成为一个地 方色彩 鲜 明 的 传 说 群。 在 这 个 民 间 传 说 文 本 中, 感生信仰、 龙崇拜、 天地崇拜、 祈雨和合葬习俗 。 “有关半人半龙的秃尾 等民俗文化内容显而易见 巴老李的神奇故事, 不仅是华夏民族龙图腾崇拜 传统民俗心理的表现, 也是 ‘山东农民为生存移 民关东的历史写照, 和辛勤劳作的山东大汉的智
① 。 ” 慧与力量的象征’

发的表现形式; 是人民的知心朋友, 人民向它倾 吐悲欢苦乐的情怀; 也是人民的科学、 宗教和天
② 其植根于民族土壤之中, 内 。 文知识的备忘录 ”

容包罗万象, 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文化、 历史、 民 俗、宗教、 哲学等各个领域, 是一部浩大的人类 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 具有多重文化的复合形态。 如 “老人是个宝 ” 这一世界性的故事类型, 以欧 洲故事为中心的 《民间故事类型 》 一书 ( 1961 年 。 问世) 将其归纳为 981 型 “隐藏老人智救王国 ” 作者指出, 该类型故事在爱尔兰、 西班牙、 意大 利、土耳其、 斯洛文尼亚、 俄罗斯、 印度和中国
③ 美籍华人丁乃通借用 AT 分类 等地有异文流传。

法,在其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 中列述了中 国本土的异文 27 篇, 分列为 922 * “熟练的手艺 人或学者防止了战争的危机” 和 981* “隐藏老人
④ 该类型故事在我国盛行 , 在汉、 朝 。 智救王国”

鲜、锡伯、 鄂伦春、 蒙 古、 维 吾 尔、 哈 萨 克、 柯 尔克孜、塔塔尔、 土家、 佤、 壮等民族中广泛流 传。仅邻国日本, 其异文达到二十九篇之多。 该 类型故事基本情节以遗弃老人的风俗开始, 以叙 述老人的作用为中心, 以废除恶俗、 孝敬老人为 结尾,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老人问题这一 社会 现 象, 讲 述 了 人 类 早 期 如 何 从 “弃 老 ” 到 “敬老” 这一特殊习俗的演变过程, 具有鲜明的道 德色彩、 深厚的民俗意味和珍贵的文化价值。 翻 ,“弃老” 风俗确实在人类早期 开人类社会风俗史 时代存在过。 刘守华在其 《中国 < 斗鼠记 > 与日 、 《从 “弃老 ” 到 “敬老 ” — — — 本的 < 弃老山 >》 评一组关于老人的习俗传说兼谈传说和故事的转 》 、 《 “寄死窑” 探源》 等多篇文章中对此做过 化 详细论述和科学考证, 指出该故事类型 “反映了 , “是对一场社 在丧葬习俗方面的一场重要变革” 会习俗大变革的真实反映, 也是人类文明进一步 。 《湖北日报 》 2001 年 6 向前发展的生动写照 ”⑤

3. 民间故事 “是人们灵魂的忠实、 率真和自

① ② ③

: 《中国民间故事史》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69 - 170 页。 刘守华 : 《拉法格文论集》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9 页。 拉法格 “隐藏老人智救王国” : 在饥荒时代,一位年轻的国王下令将所有的老人处死 ,一个人不忍心这么做, 就将年迈的

父亲藏了起来,不久年轻的国王碰到亡国亡家的疑难问题无法解答 ,另一位年轻人的父亲用他的智慧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的 难题,拯救了国家。见 Antti Aarne,Stith Tonpson. The Type of the Tolktale. Helsinki. 1973 : 345.
④ ⑤

: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 ,郑建成等译,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87 、321 页。 丁乃通 : 《比较故事学论考》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58 - 166 页。 刘守华

79

月 9 日刊登了一则新闻报道 《武当山发现民俗遗 》 为此提供了佐证材料,介绍了刘守 址 “寄死窑” 华在湖北武当山实地考察弃老故事和 “寄死窑 ” 遗迹的情形, 随后又报道了在鄂西北其他地方也 存在此类民俗文化遗迹的消息, 进一步有力印证 了我国民间丧葬习俗的历史演变过程 。 ( 二) 融于礼俗文化 在人生礼仪过程中, 尤其是婚丧嫁娶, 伴有 大量的 礼 俗 歌。 如 在 结 婚 庆 典 仪 式 上 唱 《撒 帐 ,这种文化现象在民间很普遍, 通过这一仪式 歌》 传达了人们对新婚夫妇美好的祝福, 表现了民众 求子祈吉的文化心理。 这种伴生于人生不同礼俗 中的民间文学内容遍及人生过程、 各种劳动生产 和社会生活。 在向民间文学资源吸取文化养料方面, 剪纸 动画片 《老鼠嫁女》 文化意蕴丰富, 极具代表性。 它改编自中国民间老鼠嫁女的习俗传说 ①。剪纸本 身就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国产 动漫借鉴利用这一形式, 展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和民族风格。而 “老鼠嫁女 ” 风俗在我国几乎是 传统岁时节日中例行其事、 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 内容。老鼠嫁女的婚期全国各地不一, 集中于农 历腊月二十三祭灶至二月初二龙抬头之间。 在民 间信仰中, 一说鼠为仓神, 嫁鼠的意思是祈求仓 神保佑粮食满仓。 又一说鼠多产, 敬祭鼠神是为 了祈求子孙满堂, 早生贵子。 马昌仪搜集了我国 22 个省市、111 个县市地区的俗例, 认为 “鼠婚 俗信主要在汉族农业地区广泛流传, 同时在壮族、 土家族、 仡 佬 族 中 的 农 业 地 区 也 可 找 到 其 踪 迹。 尤其以鼠患严重的华北、 东南及陕西一带较为普 遍。鼠婚俗信是一种以祭鼠、 敬鼠、 媚鼠为手段, 以禳鼠、 驱鼠、 灭鼠与祈福避鼠患为目的的民俗
② 这是很有见地的 。 这一传说在明代的佛 。 活动”

、 俗习惯留存下来: 供祭 ( 在鼠出没处放 “鼠粮 ” 焚香、小儿 鞋 一 只 等 ) 、 禁 忌 ( 禁 喧 哗、 不 言 鼠 事、不动针线、不开衣箱、不点灯等 ) 、祛灾 ( 贴 剪纸) 等。 二、作为教育资源传扬动漫的民族精神 民间文 学 寓 教 于 乐, 蕴 含 哲 理, 引 人 入 胜, 发人深思, 是千百年来老百姓传承下来的生活智 慧的结晶, 是民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最方便、 最形 象、最普及、 最常用的口头教科书。 正如俄国普 : “我听民间故事, 我想借此来矫正我受 希金所言
③ 民间文学的教育价值直 ” 的该死的教育的缺陷。

接体现为传授各种知识包括社会知识、 历史知识、 文化知识、 生产知识、 生活知识等。 间接价值主 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儿童启蒙教育, 二是对社 会成员的习俗养成和道德塑造, 尤其是民族精神 的培育。 在民间,特别是在农耕社会, 民族精神的培 育塑造主要就是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得以实施的, 教育过程也就是民间文学的传播过程。 作为最古 老的文学, 民 间 文 学 最 具 创 新 活 力、 与 时 俱 进, 在表现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更直接 、更突出。 ( 一) 颂扬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 民族团结 的精神纽带、 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 它以一种深 沉的忧国忧民意识和社会历史责任感贯穿历史始 终,赋予了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赋 予了中 华 民 族 强 大 的 凝 聚 力、 向 心 力 和 战 斗 力。 爱国主义或许因为历史时代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 阶级内容, 但作为一种民族精神, 它已经超越了 阶级的局限。 民间流传着大量的爱国英雄的神话 传说故事, 他 们 忠 君 爱 国, 为 维 护 本 民 族 利 益, 为反抗或解除外来民族压迫而英勇抗争, 具有坚

山年画中就已经出现, 至今在当地仍然有相应风

,由土家族农民黄光曙讲述 , 大体情节如下: 鼠王选定了腊月二十 ① 湖北西部建始县土家族故事 《老鼠子嫁姑娘 》 四嫁姑娘。办婚事那天,人们也忙着办年货,家家推磨舂碓,惊扰了鼠婚。鼠王大怒,立下规矩: 今年人们扰我一天, 明 年我要闹他们一年。这下子人们吃亏了。从那时起,每年腊月二十四就成了鼠婚日 ,这一天人们禁忌推磨舂碓 , 该风俗相 沿至今。 : 《鼠咬天开》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95 - 298 页。转引自刘守华 《中国民间故事类 马昌仪 》 , : 型研究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72 页。 : 《普希金与民间传说》 ,刘锡诚译,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 《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 》 ,北 ③ M ·阿扎多夫斯基


京作家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129 页。

80

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以民间传说 《屈 原的传说》 最为典型。 ( 二) 强调集体主义 民间文学具有鲜明的集体性特征, 它往往由 集体创作完成, 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加工、 修 改或再创作。 作为一种动态的文化现象, 民间文 学始终是与人民群众的集体活动分不开的。 这种 集体性特点, 使得民间文学在作品内容上呈现出 浓重的集体意识, 即强调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力 量,倡导重视整体利益, 把国家的利益、 民族的 繁盛、社会 的 进 步、 人 民 的 幸 福 放 在 个 人 利 益、 个人享受之上,最有代表性的如十兄弟各施所长、 齐心协力推倒长城的 《水推长城》 故事。 ( 三) 崇尚勤奋劳动 我国劳动人民历来倡导勤劳, 赞扬劳动, 热 爱劳动, 视勤劳为传家宝。 在艰苦的自然条件和 严酷的社会斗争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吃苦耐 劳、艰苦奋斗、勤劳俭朴的不屈不挠的坚韧精神。 在民间文学中, 注重表现劳动态度和生产经验的 篇章不计其数, 歌颂勤劳成为永恒的主题。 老百 姓不管生存条件多么艰苦, 都能以顽强不屈、 自 , “日出则作, 日落而 强不息的坚忍精神辛勤劳作 ,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绚丽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 息” 神文明。动画电影 《小鲤鱼跳龙门 》 借用古老传 ,结合了我国的水利建设, 既教 说 “鲤鱼跳龙门” 育人们要不怕困难, 力争上游, 又从侧面展现了 国家的新风貌。 ( 四) 注重道德品行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 民众在处理 人际关系、 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 中,形成了中华传统美德, 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道德根基、 精神支柱和精 神动力, 其 核 心 价 值 理 念 和 基 本 要 求 主 要 是 忠、 孝、仁、义、 礼、 智、 信 等 基 本 伦 理 道 德 规 范 。 民间文学往往在 潜 移 默 化 中 陶 铸 人 的 道 德 性 情 , 在文本中蕴含深刻的教育训诫意义, 如强调孝道 , 强调仁 的仫佬族民间故事 《记得把猪笼拿回来 》 爱信义的毛南族民间传说 《找幸福 》 等。 在开启 民智、提高民众素质和文化教养上, 民间文学具
① ②

有重大的社会作用。 不过,国产动漫过于注重道德教育, 过于追 求思想意义, 导致说教味太浓、 低幼化严重, 因 而裹足不前, 深受诟病。 但民间文学往往寓教于 乐,可以带动提升国产动漫艺术的思想内涵 。 三、作为娱乐资源提升动漫艺术喜剧品格 民间文学寓教于乐, 寓庄于谐, 是民众最熟 悉最喜爱的文艺形式, 是最方便最普及的娱乐工 具。 ( 一) 自身独具的表演性带有观赏性、娱乐性 美国理查德·鲍曼 ( Richard Bauman) 的表演 理论认为, 所有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播, 都是一 个表演 ( Performance ) 的过程。 其理论核心就是 把民间叙事当作一个特定语境中的表演的动态的 过程,是一个实际的交流的过程。 和传统的理论 相比,表演理论更侧重于把民间叙事作为交流的 事件,以表演为中心而不是以文本为中心, 更注 重考察民间叙事的口头性、 现场性、 即时性和创 造性,更注重于个人性而不是集体性①。美国米尔 曼· 帕里 ( Milman Parry ) 和艾伯特 · 洛德 ( Albert Lord) 提 出 的 “口 头 程 式 理 论 ” 同 样 说 道, “口传艺术与其说是记忆的复现, 不如说是艺人在
② 口传 。 同参与的听众一起进行表演的一个过程 ”

的内容、 形式、 特定的时空, 口传活动的参与者 包括讲者和听者, 研究者与社会文化背景, 共同 构成一个特定的演说情境。 民间文学的每一次演 说讲唱,如说故事、 讲笑话、 猜谜语、 唱山歌等, 就是一次在特定情境下的表演过程, 表演者在或 讲或唱之中伴随夸张滑稽的形体动作、 机智调侃 的口头语言、 惟妙惟肖的面部表情等, 加上与现 场欣赏者的逗乐互动, 这些表演性因素本身给人 带来精神满足和身心愉悦, 让人开怀畅笑, 甚至 引发哄堂大笑。 恩格 斯 在 其 《德 国 民 间 故 事 书 》 : “当他辛苦地做完一天的工作, 晚上回来 也指出 疲惫不堪的时候, 娱乐他, 恢复他的精神, 使他 忘掉沉重的劳动, 把他那贫瘠沙砾的田地变成芬

: 《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 ,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理查德·鲍曼 : 《文化与文本》 ,北京: 中央编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53 页。 叶舒宪

81

芳的花园。 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手工者的 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 诗的世界和一个黄金的宫殿, 而把他矫健的情人
① 他指明了广义上的民间故 ” 形容成美丽的公主。

智人物故事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 是中国机智 人物故事足以抓住听众、 读者, 征服听众、 读者,
④ ” 具有巨大吸引力的一个主要的因素 。

童话也是民间故事一大门类, 亦称幻想故事、 魔法故事、 神奇故事, 它借助丰富的想象虚构出 一个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寄寓人类理想愿望的奇 幻世界。它约占全部流传的民间故事的一半有余。 德国瓦尔特 · 本雅明 ( Walter Benjamin ) 在 《讲 : “民间故事和童话因为曾经 故事的人》 一文中说 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 所以直至今日依旧是孩子 们的第一位导师。 无论何时, 民间故事和童话总 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忠告; 无论在何种情况, 民间
⑤ ” 故事和童话的忠告都是极有助益的 。

事 ( 包含神话、传说在内 ) 是民众娱乐生活的方 式,起到了审美娱乐、 情感宣泄和精神补偿的作 用。 ( 二) 文本内容尽显狂欢化、喜剧性的特色 作为民间故事四大门类之一的笑话, 将喜剧 性和狂欢化发挥到了极致。 笑话是一种形制短小 精悍、人物典型单一、 情节精简集中、 结构奇特 巧妙、语言活泼凝练、 特别是结尾的高潮句往往 出人意料而引人发笑、 具有强烈喜剧艺术效果的 民间口头散文叙事作品, 洋溢着智性和谐趣, 充 , “是民间文学当 盈着强烈的喜剧精神和幽默特质 中一种饱含喜剧精神和富于讽刺锋芒、 极具生机
② 它通 ” 活力的文学样式, 是喜剧艺术的轻骑兵。

民间童话充满超自然的想象, 幻想色彩十分 浓厚,涉及到各种变形、 魔法、 宝物、 咒语等超 自然的神奇力量, 编织了一个无所不能、 无奇不 有的光 怪 陆 离 的 浪 漫 艺 术 世 界。 这 些 新 奇 大 胆、 天马行空的幻想, 往往使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奇 异灵幻,,利于激发和培养民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也最适合改编为动漫艺术作品。 童话 “以自身特 有的童年精神气质拯救并保存了人类进入理性时 代后逐渐失去的它童年时代的纯真、 欢乐、 浪漫
⑥,不仅是儿童爱不释手 , 就连成年人也 和遐想”

过喜剧性的笑来揭示一切不合理的假恶丑现象的 本质,表达民众的爱憎情感、 是非观念和审美理 想,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 机智人物故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的关 于某个机智人物 ( 正面人物 ) 的长篇笑话, 同笑 话一样具有强烈的喜剧性色彩。 美籍华人丁乃通 ( Nai - tung Ting ) 根据 《民间故事类型 》 编码, 以国际通行的 AT 分类法,编纂而成 《中国民间故 事类型索引 》 一书, 就将多数机智人物故事包括 巧女故事、 呆女婿故事、 傻子故事归在第三大类
③ 祁连休在纵观中国机智人物故事 — — —笑话之中。

是百听不厌。 很多动画片实际上就是民间童话的翻版, 如 2010 年出品的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 改编自英国 作家路易斯 · 卡洛尔同名童话, 在世界动漫史上 声名显赫的迪斯尼动画 《白雪公主 》 就是改编自 。 格林童话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三 ) “大团圆 ” 的结构模式张扬民间喜剧精 神 民间文学的喜剧性还在于其喜剧结构形式即 “大团圆 ” 模 式, 始 离 终 合、 始 悲 终 喜, 复 仇 雪 冤、惩恶扬善。 其末尾通常有一条光彩夺目、 振

: “中国机智人物故事, 无论哪一个民 后曾总结道 族、哪一个地区的作品, 大都具有比较浓郁的幽 默情趣, 以 善 于 营 造 诙 谐 风 趣 的 喜 剧 氛 围 见 长。 每当人们接触我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故事时, 就能 够自然而然地领略到其中的幽默情趣, 得到艺术 享受的愉悦。 可以肯定地说, 幽默情趣是中国机

: 《德国的民间故事书 》 ,《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 第 4 卷,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 401 页。 恩格斯 : 《雅谑与狂欢的话语盛宴 — — —明清文人辑录笑话与当代民间口传笑话之比较 》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 徐金龙 中师范大学 2005 年,第 1 页。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230 - 346 页。 丁乃通 : 《 》 ,《琼州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1997 年第 2 期。 祁连休 试论中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故事的幽默情趣 : 《本雅明文选》 ,陈永国、马海良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09 页。 瓦尔特·本雅明 : 《论童话及其当代价值 》 ,《文学评论》 1998 年第 3 期。 方卫平

82

, 老百姓用还魂、 复活、 奋人心的 “光明的尾巴 ” 圆 梦、 复 仇、 冥 判、 敕 赐、 仙 化 等 形 式, 实 现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的果报结局或 “有情人终 成眷属” 的 团 圆 理 想。 从 文 化 特 质 的 角 度 来 看, “中正平和”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强调 多元的和谐、 异质的协调与对立的消解, 追求至 真至善至美的中和 圆 融, 这 可 以 说 是 “大 团 圆 ” 模式深层次的文化根源。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而 言,民间文学具有的娱乐功能、 快乐原则正好满 足了老百姓本性固有的趋乐避苦的思想感情倾向, 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 审美期待和文化心理。 如 、 《牛郎织 脍炙人口的中国四大传说 《孟姜女》 》 、《梁祝 》 、《白蛇传》 都是以 “大团圆” 结局 女 的。 民间文学是一门笑的喜剧艺术, 具有活灵活 现的表演特质、 强烈的诙谐色彩、 欢快活泼的艺 术风格、 独具特色的大团圆叙事模式, 可以增强 动漫艺术的喜剧性, 充实愉悦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让人们体验生命的乐趣, 自由、 快乐地发挥生命

创造力,为生活增加喜剧性色彩直至将生活艺术 化。木偶动画系列片 《阿凡提的故事 》 是一个成 功的尝试。 四、结语 动漫艺术的发展要以深厚的民俗传统文化资 源为土壤和根基, 这既是动漫艺术发展的必由之 路,也是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迫切需要。 代表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传统的 中国民间文学资源, 作为国产动漫艺术的源头活 水和智力资本, 其多重功能和价值亟待动漫艺术 去做应有的、 足够的开发利用, 真正创造激发出 经济效益和产业效能, 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 责任编辑] 蒋明智

83

construct a discipline of Chinese folk legend.

Folk Literature Resources’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Animation Huang Yonglin,Xu Jinlong 78 Being both amnesiac and aphasiac,current domestic animation abandons folk literature tradition,and loses its discourse power,thus falling into a predicament of development. Domestic animation should base on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fundamentally,focusing on exploration of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so as to realiz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progressively on the wa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olk literature resource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por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arrying political,cultural,economic,educational,artistic, recreational and other multiple functions and values. These functions and values possess application value for domestic animation’ s innovation and for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dong Qixi Festival Zhao Kuifu 84 The legend Cowherd and Weaver originates in Northwest China,and Qixi ( 七 夕 ) folklore firstly formed in North China. A lot of nobles of extinct Xijin Dynasty moved with Dongjin imperial and then there were several large - scale southward migrations of nobles from family to South China, Zhongyuan region and Yangtze River. These migrations meanwhile brought present Guangdong the legend of Cowherd and Weaver as well as the Qixi culture. Therefore,Qixi folklore of Guangdong is mainly popular in where Hakka people reside. It retains the ancient folklore of Zhongyuan and of Northwestern China,and on the other hand,keep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Qiqiao activities of ancient literati families. It also possesses some local specialties caus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ocal folklore.

The Construction and Performance of Ritual. — — —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Public Sacrificing Ceremonies and Family Rituals to Ancestors in Qufu During the Qingming - Festival Wang Xiaobing 108 Assuming that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is legitimate,this paper studies several official and family rituals invented and held during the Qingming - Festival in the year of 2011 in Qufu. From the viewpoint of ritualism,these public ceremonies obviously carry a secular character and somewhat lack expressiveness and attractive effects. In contrast,the family rituals to ancestors give a more authentic,original and traditional impression. In spite of different political and social backthe public ceremonies can probably be improved through applying conceptual ideas of famgrounds , ily rituals so as to make the performance more sophisticated and appealing to the public.
158



  本文关键词:论民间文学资源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03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c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