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
[Abstract]:Recently, Japan's territorial disputes with Russia, South Korea and China have led to constant friction and the historical burden of aggression, and Japan's image as a country in Northeast Asia is relatively negative. After World War II, Japan promoted public diplomacy through media, economic diplomacy, animation diplomacy, aid diplomacy and so on, and created a more positive national image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outside Asia. Since the 1950s, the Japanese economy has taken off to lay the economic and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its national image, and to constantly create a rich and democratic image internationally. In 1964, Tokyo successfully hosted the Olympic Games, becoming the first in Asia to hold the Olympic Games.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察哈尔学会;
【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第46批)“中国对日公共外交与国家领导人形象塑造策略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13年度学术理论研究项目“中国影视公共外交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编号:2013ZGXH035)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D8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宗权;;日本与德国的国家形象建设比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1期
2 吴咏梅;;浅谈日本的文化外交[J];日本学刊;2008年05期
3 姚奇志;胡文涛;;日本文化外交的观念变革与实践创新——以国际形象的建构为中心[J];日本学刊;2009年05期
4 廉德瑰;;日本公共外交的特点[J];日本学刊;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翠玉;;发达国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经验与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2 李思屈;;中国形象战略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内涵[J];当代传播;2012年03期
3 陈宗权;;日本与德国的国家形象建设比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1期
4 任一鸣;;国际文化交流:理念创新与实践的战略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12期
5 苏明骜;崔海港;;近年来我国动漫研究视角述评[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6 张冉;;试析大众传媒对中日民众认知的影响[J];世纪桥;2013年05期
7 黄忠;唐小松;;日本软实力外交探析[J];日本研究;2011年01期
8 姚奇志;胡文涛;;日本文化外交的观念变革与实践创新——以国际形象的建构为中心[J];日本学刊;2009年05期
9 胡文涛;林坚;;简论日本文化产业的缘起与发展特征——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分析视角[J];日本学刊;2011年01期
10 贾付强;;公共外交研究:理论、实践及不足[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任佳;;文化外交能否提升日本软实力——以“动漫外交”为例[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2 刘杨;;浅议网络时代耽美文化的传播——同人女的小众亚文化[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崔建立;冷战时期富布莱特项目与美国文化外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毅达;冷战时期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泰关系[D];云南大学;2012年
4 陈世阳;国家形象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蔡亚南;日本动画产业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露;日本流行文化软权力化的条件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靖;中国在发达国家的国家形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吴婕;日本动漫海外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傅泳菡;新世纪日本文化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1年
5 朴宰范;韩国与日本的文化外交及其政策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建华;日本入常外交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陈贵玲;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中的军事因素[D];青岛大学;2011年
8 曹琪;日本动漫产业营销策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孙蕾;从小泉内阁看21世纪初期日本文化外交[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刘明霞;试论战后日本文化外交[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骥;;统一后德国的政治文化与对外政策的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6期
2 张骥;姚辉;;论统一后德国的欧洲认同与欧洲一体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1期
3 孙恪勤;德国发展援助新政策及其对亚洲的影响[J];当代亚太;1998年06期
4 窦小文;;德国重塑国家形象的经验与启示[J];对外传播;2008年12期
5 李卫兵;;从NHK海外频道看日本对外传播的新动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08期
6 管文虎;;关于研究中国国际形象问题的几点思考[J];国际论坛;2007年05期
7 倪海宁;常潇;;冷战后德国的海外维和行动[J];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03期
8 甘爱兰;;日本的联合国外交及“国际贡献”[J];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10期
9 扈明丽;;德国和日本对二战的不同历史态度评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李战胜;傅安洲;阮一帆;;二战后联邦德国政治文化转型研究[J];理论月刊;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淑民;;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教学与研究;2008年01期
2 崔天凯;;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公关;2011年04期
3 ;赵启正院长出席“品牌国家——新时期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构建新探索”论坛[J];国际新闻界;2011年06期
4 刘少华;蔡索拉;;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机理分析——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例[J];求索;2011年03期
5 赵英;;国家形象与中国外交[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黄卫星;;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研讨会综述[J];新闻记者;2011年05期
7 赵雪波;张键;;对当前阶段中国公共外交的再认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8 许华;;俄罗斯的软实力外交与国际形象[J];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9 林洋帆;李鹏飞;;世博:国家形象新窗口 公共外交新机遇[J];发展研究;2010年03期
10 蒋楠;;全球化视野下,全民公共外交意识普及刻不容缓[J];经济师;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桂珍;桑维军;;对外宣传向公共外交的转型——从奥运会到世博[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桂珍;;公共外交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形象[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万明;;论现今伊朗公共外交的运用与效果[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王义桅;;公共外交与中国软权力的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5 万晓红;;奥运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胡道明;;论中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兼析“和谐世界”外交理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7 于朝晖;;美国公共外交中的跨文化因素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倪建平;;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国对非洲政策:和谐文化传播的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9 陈世瑞;;危机情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以汶川大地震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为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10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叶慧珏 本报记者 李关云;提升国家形象:中国政府力推公共外交[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推进公共外交 传播国家形象[N];联合时报;2010年
3 记者徐庆超;传播国家形象公共外交成核心话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工作委员会委员 孙萍;让“民间大使”走出国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加强公共外交 提升国家形象[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记者 周宁;加强公共外交 提升国家形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包松娅;推进公共外交 塑造国家形象[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陈华;每个人都是形象大使[N];中国社会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汪俞佳;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南方日报评论员;公共外交应有效利用“李娜效应”[N];南方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小勇;重大事件中的国家形象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袁王珏;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中的国家领导人品牌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曾琳智;音乐在公共外交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阿雷(Alireza Khoshrou);冷战后中美新公共外交政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中意;国际化视野中的城市公共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6 李德芳;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D];山东大学;2009年
7 廖宏斌;文化、利益与美国公共外交[D];外交学院;2005年
8 陈世阳;国家形象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陈丽;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我们的应对[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10 母耕源;外交沟通理论与实践初探[D];外交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邦;试析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建构之间的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2 杨静;论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笛;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付玲玲;《人民日报》镜像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赵英;21世纪初中国国家形象的优化战略[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杨婷;议程建构理论下国家形象的塑造[D];重庆大学;2009年
7 刘琨;中国电影中国家形象建构的问题与策略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彦;试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金瑾;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10 董坤;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的国家形象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17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31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