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新京报“动新闻”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21:41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更迭,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的阅读习惯逐渐碎片化,短视频应运而生。短视频融合文字、声音、图片、视频为一体,将内容以更直观、更立体的形式展现给受众。尤其在近几年,移动端短视频发展迅猛,与手机尺寸相同的“竖屏短视频”给受众带来了更多的沉浸感。目前来看,短视频的娱乐性过强,即使新闻界正不断向短视频行业进军,但新闻资讯类短视频产生的影响力依然较小,无法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电视出现以来,便出现了视频新闻,但在网络短视频的冲击下,电视新闻的弊端逐渐暴露,如播出时间受限、内容不够灵活、周期较长、渠道单一等等。更重要的是新闻具有突发性,无论是电视新闻还是短视频新闻,捕捉现场画面的难度是极高的,因此新闻生产也从PGC向UGC发展,但用户毕竟缺乏新闻专业知识,拍摄的视频画面使用率依然不高。在这样的状况下,动新闻成为了解决新闻沉浸感差、现场感差的方式之一。2014年,《新京报》开始了动新闻的尝试,并凭借《如何成为广场舞绝顶高手》而知名。新京报“动新闻”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移动端动画新闻生产者,经过近5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实现了该目标。2015年,新华社开始了“新华动新闻”的尝试...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京报“动新闻”发展策略研究


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画面,新闻


维动画的形式还原了海归金融硕士倪某造假火车票的始末以及其被发现的过程,其中使用了特别有趣的画面展现其月进5万元,即大把钞票从天而降堆积在倪某周围(见图2)。再如针对热点话题英国“死亡列车”,新京报“动新闻”2019年10月26日发布报道《英国“死亡列车”中或至少6人来自越南》,视频中使用3D动画还原了“死亡列车”及其内部情况(见图3),类似这种现场画面不宜展示也无法获得的新闻,受众反而会对现场情况更加好奇,此时通过3D动画对现场进行还原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也突出了动新闻的特色,打响了知名度。图2-1月进5万元画面图2-2还原“死亡列车”画面2.1.2选题科普性较强,有传播知识的成分通过对新京报手机客户端上“动新闻”栏目内容的分析,发现“动新闻”栏目的选题科普性较强,通常在观看视频后能学到一些知识,尤其是法律知识。在短视频时代,受众的确更倾向于通过短视频获取一些实用类的内容,因此一些必须科普的内容通过动新闻这样的形式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新京报“动新闻”采用了“新闻+教育”或者说是“传媒+教育”的新形式,传媒行业与教育行业同属于大文化产业,彼此互融互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此外,许多学者在研究大众传播的功能时都提到了教育功能,比如赖特就曾提出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社会化过程既是在家庭、学校中进行的,也是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新京报“动新闻”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

列车,画面,新闻


海归金融硕士倪某造假火车票的始末以及其被发现的过程,其中使用了特别有趣的画面展现其月进5万元,即大把钞票从天而降堆积在倪某周围(见图2)。再如针对热点话题英国“死亡列车”,新京报“动新闻”2019年10月26日发布报道《英国“死亡列车”中或至少6人来自越南》,视频中使用3D动画还原了“死亡列车”及其内部情况(见图3),类似这种现场画面不宜展示也无法获得的新闻,受众反而会对现场情况更加好奇,此时通过3D动画对现场进行还原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也突出了动新闻的特色,打响了知名度。图2-1月进5万元画面图2-2还原“死亡列车”画面2.1.2选题科普性较强,有传播知识的成分通过对新京报手机客户端上“动新闻”栏目内容的分析,发现“动新闻”栏目的选题科普性较强,通常在观看视频后能学到一些知识,尤其是法律知识。在短视频时代,受众的确更倾向于通过短视频获取一些实用类的内容,因此一些必须科普的内容通过动新闻这样的形式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新京报“动新闻”采用了“新闻+教育”或者说是“传媒+教育”的新形式,传媒行业与教育行业同属于大文化产业,彼此互融互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此外,许多学者在研究大众传播的功能时都提到了教育功能,比如赖特就曾提出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社会化过程既是在家庭、学校中进行的,也是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新京报“动新闻”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纸媒发展动画新闻的瓶颈及突围之道——以《新京报》动新闻为例[J]. 曾艳艳.  新闻世界. 2018(12)
[2]《新京报》媒介融合的路径分析——以“新京报动新闻”为例[J]. 杨梦玥.  新媒体研究. 2018(18)
[3]传统媒体探寻新闻短视频的专业化之路——以新京报新闻短视频生产为例[J]. 梁慕仪,郭秀婷.  新闻研究导刊. 2018(07)
[4]动画新闻创作的新特色——以“一带一路”新闻为例[J]. 韩文利.  出版广角. 2017(17)
[5]用“文字+视频”创新新闻生产模式——新京报的深度融合报道实践[J]. 胡杰,林斐然.  青年记者. 2017(22)
[6]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J]. 闫世军.  新媒体研究. 2016(23)
[7]从“新京报动新闻”看新媒体视频新闻[J]. 李琦,曹宁.  青年记者. 2016(33)
[8]融媒时代“动新闻”的三种模式[J]. 李彪.  新闻记者. 2016(01)
[9]浅谈纸质媒体的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以《苹果日报》“动新闻”为例[J]. 邵薇.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06)
[10]台湾“动新闻事件”引发的伦理思考[J]. 刘曦璟.  文学教育(上). 2013(03)

硕士论文
[1]视频化转向:媒介融合背景下《新京报》的转型研究[D]. 周瑞.中央民族大学 2019
[2]移动短视频对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变革[D]. 李福琦.山东师范大学 2018
[3]新京报“动新闻”报道特色研究[D]. 贾晓玲.河北大学 2018
[4]《新京报》全媒体转型研究[D]. 温雅.华中师范大学 2018
[5]《新京报·动新闻》动画可视化新闻生产研究[D]. 胡曌.湖南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28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3328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c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