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苔山煤矿废弃矿区遗址旅游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北苔山煤矿废弃矿区遗址旅游开发研究 出处:《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矿山废弃地 矿山公园 景观设计 生态恢复 资源开发
【摘要】: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基础即为采矿业,但同时伴随着系列性的社会及环境性问题,但矿产资源的不断减少,导致矿山废地持续增加,而该部分土地是在人为因素下的干扰行为出现的具备特殊性的景观类型,结合景观设计、生态恢复等多样化方式,实现了该部分地区的生态经济、文化艺术等价值重新产生,促使区域生态系统向更为健康的发展,而地方经济具备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具备重要基础含义。作为早期矿产资源使用国家,目前中国包含了大量极为珍贵的采矿遗址,同时很多区域的开发未达到要求甚至只是简易地处置。不过随着近段时间的发展,存在极大的进步,如地区矿山公园的建设,让矿业城市发展迎来了挑战与新的机遇,使得苔山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行为会出现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文章结合系统性视角,有效地控制国内现有矿山废弃地景观的整合优质案例,基于其设计特征、方式及观念进行分析,以获取现代景观设计理论知识,基于地质学、生态恢复及艺术美学等内容实现分析,从景观层次出发构建合适的整合方式,通过建议及策略研究矿山公园实际建设的原因,针对当前呈现的建设状况得出有关问题,并研究出对应的解决方法。本文将以河北省苔山煤矿废弃区遗址为例,综合分析国内外对类似区域的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状况,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可靠意见。本文将依据苔山煤矿废弃区遗址情况做两方面准备:理论上,本文将提供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恢复理论三大理论,并提出旅游发展规划设计,旨在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实例上,本文将选取国内外同类型情况下优秀开发案例做以比较分析,国外选择西雅图不久前的创新,国内从河北和辽宁两个例子入手提供现实依据。综合分析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际案例,不难发现:要想得到更好效果的煤矿开采遗址旅游化发展,需要做到态度和模式两个方面的双重转化。要将矿区旅游与当代绿色生态相结合,只有扭转了这样的思想观念才能探索出新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作出新型发展规划。文章重点放在对河北苔山煤矿废弃区遗址旅游发展的策略性意见及分析上。首先,笔者将从地区概况、开发状况、旅游潜质入手,对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分析优势、不足、机遇和挑战,为其后的策略研发奠定基础。当然,重点还要放在对景区内的矿产资源内容进行评估、分析,预估价值,计算如何保存管理和利用。文章为苔山煤矿废弃区遗址旅游化发展提出的策略建议就是重点打造特色品牌文化,辅助以现代流行元素和完备的服务设施。具体来讲,就是主要打造煤矿旅游景区主题,打造煤矿主题休闲区,建造煤矿文化博物馆,并利用当地特有资源进行红色革命精神教育;辅助以当代流行的体育运动和娱乐项目吸引游客,完善交通和农家乐服务来增强顾客消费体验。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发展时所需的营销策略,建议考虑4P营销模式,从产品、渠道、价格和促销四个方面进行营销,并注意营销理念既要与时俱进,又要符合特殊实情。论文从下述六大方面进行有关研究: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当前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有关的背景,针对其构成、发展及当前河北省内土地资源现状及有关发展进行简单描述。从中得出本次研究课题的研究含义及目的。第二部分,针对性描述了与矿业废弃地有关的概念,得出废弃地具备的基础也真,针对其景观设计行为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实施研究。第三部分,基于当前国际上存在且与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案例达到分析目标,得出能够帮助河北省废地利用的良好经验。第四部分,针对当前山西省的现状调查情况,实现了该地区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发展现状的调研工作,并有针对性地整合及收集了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重要发展经验。第五部分,基于河北煤矿废弃地景观研究结果,得出对应的景观设计方式及设计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对策。第六部分,根据前文提出的策略进行营销策略和营销理念设计,已达成更好的广告效果。
[Abstract]:Based on the systematic perspective , the paper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 In this paper , the paper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ning wasteland in the area of mining wasteland ,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customer ' s consumption experience .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8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华;;“马里查—东”煤矿[J];世界知识;1959年10期
2 李娜;;帝国主义对北京门头沟地区煤矿的掠夺研究[J];学海;2011年02期
3 薛世孝;;王尽美、邓恩铭与淄博煤矿早期工人运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孙友田;;汽车开进煤矿区(组诗)[J];诗刊;1961年06期
5 余明侠;;徐州煤矿史概述[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6 左光;三访德国矿城——乌那市[J];当代矿工;1996年09期
7 祁守华;北京历史上的两桩煤窑公案[J];当代矿工;200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世界十大煤矿区[A];2005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C];2005年
2 王华东;;基于质量标准化煤矿企业区队建设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3 ;四川省盐源县干塘沟煤矿区南段地质勘查[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4 史兴民;;环境感知对煤矿区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陕西省韩城矿区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王健;;煤矿精细化管理标准区队建设的探索[A];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吴永贵;戴敬儒;;四川省盐源县干塘煤矿区煤变质成因探讨[A];四川省煤田地质局论文集[C];2010年
7 成江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隐伏煤矿区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8 张凤武;;危困煤矿区状况及成因分析[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盛初;徐会军;;煤矿区煤层气资源条件及开发前景分析[A];瓦斯地质新进展[C];2001年
10 姜升;方军;马和平;;煤矿区用地特点与规律分析[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静辉;3年内至少提交3个亿吨煤矿区[N];中国矿业报;2012年
2 孙佳岩;黑龙江非煤矿区资源整合迈出坚实一步[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曹永龙;新田湾矿棚改启动216户职工盼安居[N];中国煤炭报;2009年
4 叶心;监测煤矿区 寻找致污源[N];中国水利报;2009年
5 胡小渝;重庆沙坪坝区关闭非煤矿山[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李美娟;江西发现储量2亿吨煤矿[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张德江;弘扬先进 爱岗敬业 全面加强煤矿班组安全建设[N];中国煤炭报;2011年
8 王作华;煤矿区队安全生产管理之我见[N];经理日报;2009年
9 记者 谭志文;三十四个督查组进驻重点产煤矿区和乡镇[N];郴州日报;2009年
10 马永福;再表政府整治小煤矿决心[N];中卫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渠俊峰;煤矿区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王志芳;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陈国良;煤矿区“一张图”建设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康_g;煤矿区中砷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陈涛;神府煤矿区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6 张慧;压煤矿区和谐发展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婧;陕北煤矿区环境影响回顾调查及生态修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董丽丽;区域生态环境背景下煤矿区水土资源协调利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吴则鑫;废弃矿区环境再设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炳意;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评价与动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郭文英;鄂尔多斯煤矿区污染治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6 褚涵;徐州煤矿区村庄内生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郭春明;煤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8 罗柏言;我国非法煤矿治理对策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华;坊子煤矿区建筑保护、改造与再利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10 赵紫鹏;煤矿企业班队长素质能力模型及提升路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21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421995.html